在奇色花福利幼兒(er) 園“奇趣童真——親(qin) 子嘉年華”活動中,孩子在家長的陪伴下,一起選擇在園活動的照片,製作成長相冊(ce) ,回顧幼兒(er) 園點滴生活。孫鋼軍(jun) 攝
“一個(ge) 都不能少”,這是今年河南省學前融合教育宣傳(chuan) 周的主題,也是河南省對特殊需要兒(er) 童接受學前融合教育的莊嚴(yan) 承諾。
“最美的相遇”,這是特殊需要兒(er) 童家長和普通幼兒(er) 家長發自肺腑的表達,也是河南省學前融合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心聲。
在全國各地努力破解“入園難、入園貴”難題時,河南省學前融合教育試點園卻紛紛為(wei) 特殊需要兒(er) 童預留學位,同時省級還給予生均經費保障;在不少省份及一線城市剛剛開始學前融合教育嚐試之際,河南省學前融合教育試點園已遍布全省158個(ge) 縣(市、區)。
河南省學前融合教育何以取得如此大的進展?帶著疑問,記者進行了探訪。
從(cong) 特教部到隨班就讀
——學前融合教育在摸索中前行
“如果說融合教育是魚,那麽(me) 魚兒(er) 賴以生存的水就是好的普通教育。有了魚兒(er) ,水也變得更有生趣。”
提到河南省學前融合教育,不得不提到常說這句話的人——鄭州市管城區奇色花福利幼兒(er) 園創辦人蔡蕾。
1989年,18歲的蔡蕾還是一名幼師。那年7月,一個(ge) 被幼兒(er) 園拒絕的特殊需要兒(er) 童在門口哭喊的聲音,一下子撞疼了她的心。她那時便想:以後自己要辦一所幼兒(er) 園,對所有特殊需要兒(er) 童說“來我們(men) 這兒(er) 上學吧”。
1991年,鄭州市民政局下屬企業(ye) 紙袋廠打算辦一所福利幼兒(er) 園,蔡蕾被任命為(wei) 園長。1996年,福利幼兒(er) 園辦得已是風生水起。就在那一年,蔡蕾做出一個(ge) 重要決(jue) 定:對外招收8個(ge) 特殊需要兒(er) 童,並改園名為(wei) 奇色花福利幼兒(er) 園。
當時,這個(ge) 決(jue) 定遭到了不少家長的反對,他們(men) 害怕自己的孩子會(hui) 跟著“學呆”“變傻”。短短半年時間,幼兒(er) 園的孩子由118個(ge) 變成了31個(ge) 。
“當時沒有接觸過融合教育的理念,我們(men) 隻是在幼兒(er) 園設立了特教部,讓所有特殊需要兒(er) 童在這裏學習(xi) 。”蔡蕾說。
在家長們(men) 都認為(wei) 孩子走進特教部就會(hui) 一直待在那間教室裏的時候,蔡蕾和她的團隊在遊戲活動中,卻悄悄把這些孩子帶到普通孩子中間,在家長來接孩子之前又悄悄帶回特教部。
送完孩子,蔡蕾和團隊就湊在一起研究一天的觀察記錄,為(wei) 這些孩子製訂支持方案。那時,他們(men) 並不知道這個(ge) 支持方案叫“個(ge) 別化教育計劃”,也沒意識到他們(men) 已經算得上是該領域的“先驅者”了。
2009年,在國內(nei) 外專(zhuan) 家團隊的支持下,奇色花福利幼兒(er) 園的融合教育已經相對成熟,團隊成員總結多年學前融合教育的實踐經驗,於(yu) 2012年出版了《學前融合教育理論與(yu) 實務》和《學前兒(er) 童教育發展評量手冊(ce) 》兩(liang) 本專(zhuan) 業(ye) 書(shu) 籍。2013年10月,中國融合教育良好實踐研討會(hui) 在鄭州召開,該園的做法得到了國內(nei) 外融合教育專(zhuan) 家的一致肯定。
奇色花福利幼兒(er) 園融合教育專(zhuan) 業(ye) 水平提高以後,更多的特殊需要兒(er) 童家長也慕名而來,蔡蕾和她的團隊知道,隻有一所“奇色花”是不夠的。
2009年,該園內(nei) 部組建了一支巡回輔導團隊,對其他接收特殊需要兒(er) 童的幼兒(er) 園和機構進行實地輔導。從(cong) 2009年到2015年,巡回輔導團成員的足跡遍布全國9省18市。
初期的探索和嚐試為(wei) 奇色花福利幼兒(er) 園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也形成了河南省學前融合教育發展的最初樣本。
從(cong) 1到182
——學前融合教育所有縣域全覆蓋
實踐經驗的推廣,離不開前瞻性政策的支持。在奇色花福利幼兒(er) 園探索的同時,學前融合教育也已經引起河南省政府的高度重視。
河南是全國人口大省,截至2017年12月,河南省0—6歲兒(er) 童的總數為(wei) 989.9萬(wan) ,0—6歲殘障兒(er) 童至少約18萬(wan) ,與(yu) 此同時,自閉症兒(er) 童的比例也不斷攀升。伴隨著特殊需要兒(er) 童數量的不斷增加,融合教育的需要日益凸顯。
2014年12月,河南省政府印發《河南省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在全國率先將融合教育理念向前端延伸,前置到學前教育階段。《計劃》提出“啟動實施融合教育發展支持項目”,依托鄭州幼兒(er) 師範高等專(zhuan) 科學校,整合各方資源,成立河南省學前融合教育發展支持中心,在試點的基礎上推動學前融合教育發展。
2015年,河南省學前融合教育試點工作正式啟動,包括奇色花福利幼兒(er) 園在內(nei) 的45所園成為(wei) 首批試點園。張利英園長所帶領的林州市第二實驗幼兒(er) 園,就是其中之一。
事實上,從(cong) 2007年接收第一個(ge) 特別的生命,林州二幼便已經開始了融合教育的初步探索。但在初期,由於(yu) 缺乏係統的專(zhuan) 業(ye) 支持,老師們(men) 都是憑著愛心接納這些特殊需要兒(er) 童,教育實踐中往往是“心有餘(yu) 而力不足”。
試點政策的出台和落實,讓張利英對融合教育充滿了信心。從(cong) 那以後,kaiyun体育登入口組織的研修培訓,張利英和她的團隊期期不落。來自省學前融合教育發展支持中心等機構的專(zhuan) 家團隊入園實地指導,更是解開了老師們(men) 的很多困惑,提升了他們(men) 的專(zhuan) 業(ye) 能力。
2016年28所,2017年19所,2018年34所……截至2019年年底,河南省共遴選出5批182所學前融合教育試點園,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在全省每個(ge) 縣(市、區)都有1—2所學前融合教育幼兒(er) 園的目標。
為(wei) 確保試點項目順利實施,河南省按照每所試點園10萬(wan) 元的標準撥付資源教室建設經費,並在教師培訓等方麵給予重點支持,同時自2017年起,提高非義(yi) 務教育階段殘疾學生生均財政撥款標準,學前教育按照生均1萬(wan) 元的標準執行(含民辦園)。
5年多來,河南省級財政累計投入1820萬(wan) 元專(zhuan) 項經費,支持各試點園建設資源教室,每年投入100多萬(wan) 元用於(yu) 集中培訓、巡回輔導和理論與(yu) 實踐研究,700餘(yu) 名特殊需要兒(er) 童及其家庭得到支持與(yu) 服務。河南省也成為(wei) 全國第一個(ge) 建立財政為(wei) 主、社會(hui) 支持、全麵覆蓋、通暢便利的學前融合教育服務體(ti) 係的省份。
從(cong) 城市到農(nong) 村
——力爭(zheng) 實現特殊兒(er) 童入園“一個(ge) 都不能少”
然而,在社會(hui) 公眾(zhong) 對河南省推進學前融合教育試點工作的一片“點讚”聲裏,該省並沒有“沾沾自喜”,反而更多了一絲(si) 冷靜的思考。
5批182所試點園,其中農(nong) 村園僅(jin) 有20所,共接收特殊需要兒(er) 童40餘(yu) 名。根據河南省3—6歲特殊需要兒(er) 童占普通兒(er) 童的比例估算,農(nong) 村地區至少還有700名特殊需要兒(er) 童“遊離”於(yu) 融合教育之外。
於(yu) 是,一個(ge) 精準支持農(nong) 村幼兒(er) 園開展融合教育的想法由此萌芽。
2018年,河南省爭(zheng) 取到某基金會(hui) 資助的“河南省農(nong) 村地區學前融合教育試點項目”。項目從(cong) 2018年開始實施,計劃用3年時間,對河南省內(nei) 8所接收特殊需要兒(er) 童的農(nong) 村融合教育試點園進行精準扶貧,重點開展教師培訓、個(ge) 案支持、家長賦能、支持體(ti) 係建立等係列活動。
“城市也好,農(nong) 村也好,每個(ge) 孩子都應該享有同樣的教育權利。期待通過我們(men) 的不懈努力,力爭(zheng) 以最快的速度實現適齡特殊需要兒(er) 童入園‘一個(ge) 都不能少’的目標。”kaiyun体育登入口基礎教育處副處長李鬆原表示,學前融合教育是新課題,接下來河南省將在專(zhuan) 業(ye) 研究上狠下功夫,不斷提高支持的力度。
奇色花福利幼兒(er) 園普通幼兒(er) 家長李書(shu) 娟,大寶二寶先後在該園就讀,她說:“孩子在幼兒(er) 園不但收獲了能力之樹,也收獲了人格之樹。我很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那真的是人生中最美的相遇。”
“河南省學前融合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前列。這種‘前’,不僅(jin) 在於(yu) 理念的超前,還在於(yu) 政府部門的政策及實質的資源和經費支持,更在於(yu) 學前融合教育人的專(zhuan) 業(ye) 和用心,珍惜並尊重每一個(ge) 個(ge) 體(ti) 的獨特性。”美國俄勒岡(gang) 大學教育學院早期幹預部訪問學者、華東(dong) 師範大學副教授蘇雪雲(yun) 如是評價(jia) 道。(教育時報記者 張利軍(jun) 通訊員 靳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