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誌願填報馬上就要開始了。近期,陸續有考生和家長反映,社會(hui) 上有機構或個(ge) 人通過互聯網、電話、麵詢等方式,向考生和家長開展高校誌願填報指導活動並收取高額服務費,存在政策不準、信息不實、誤導甚至詐騙等問題。根據“2021高考護航行動”安排,教育部已協調相關(guan) 互聯網平台聯合開展“點亮權威考試招生機構官網標識”專(zhuan) 項行動,將對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和屬地高校注冊(ce) 的官方網站、微博、微信公眾(zhong) 號、百家號等在互聯網上進行統一權威標識,以便於(yu) 廣大考生和家長識別,獲取權威的招生政策和服務信息。同時,各地教育部門正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持續開展清理整治,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wei) 的機構和個(ge) 人,將予以嚴(yan) 厲打擊。
教育部鄭重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目前沒有任何招生考試機構、高校與(yu) 社會(hui) 機構或個(ge) 人開展高考誌願填報指導的合作,切勿輕信所謂的“天價(jia) ”誌願填報指導服務。各地教育部門、考試機構和高校將組織開展“加強考生誌願填報指導服務”專(zhuan) 項行動,為(wei) 廣大考生提供形式多樣的指導服務。一是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及高校會(hui) 向考生提供近年來各高校在本地錄取情況的參考材料,供考生誌願填報時參考。二是各地教育部門普遍對基層招生考試機構和中學教師進行了培訓,可以結合考生實際,提供免費的誌願填報指導服務。三是各招生高校也會(hui) 對擬報考本校的考生給予誌願填報的指導和建議。6月22日-28日,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台還將舉(ju) 辦“2021年高考網上谘詢周”活動,各招生高校將通過文字問答、視頻直播兩(liang) 種方式為(wei) 廣大考生提供免費的誌願填報谘詢服務。請考生按照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和高校提供的信息,結合本人實際情況,合理填報。
這裏,教育部還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梳理匯總了近年來一些虛假詐騙案例,將其形式特點公布於(yu) 眾(zhong) ,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謹防上當受騙。
——謊稱有內(nei) 部信息,誇大虛假宣傳(chuan) 。某網站自稱掌握內(nei) 部大數據,能夠“精準定位院校”“一分不浪費”等等。事實上,每年高考工作中,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都會(hui) 發布高考成績統計情況和近年來各高校錄取分數情況。市麵上的機構或個(ge) 人並不掌握任何特殊的內(nei) 部信息,誇大宣傳(chuan) 是這類網站和人員一貫招攬客戶的手段。
——謊稱有內(nei) 部人士,假冒專(zhuan) 家身份。某谘詢機構打出廣告,稱“與(yu) C9、985、211院校成功牽手”“著名部屬高校權威誌願填報專(zhuan) 家組成團隊”。事實上,有關(guan) 部門從(cong) 未發放過“高考誌願規劃師”等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該機構一些所謂“誌願規劃師”都是臨(lin) 時招募的社會(hui) 人員,隻經過幾天培訓就匆匆上崗,還有一部分“誌願填報專(zhuan) 家”並沒上過大學,按照總部培訓過的“台詞”給考生和家長輔導。家長購買(mai) 這些機構的服務不僅(jin) 花了冤枉錢,更是對孩子前途的不負責任。
——謊稱能精準指導,實則實施詐騙。有的“誌願填報輔導”APP和網站假借為(wei) 考生“一對一”服務的名義(yi) ,收取高額費用後,溜之大吉;有的偽(wei) 造錄取通知書(shu) ,要求考生提前交學費;有的要求考生填寫(xie) 許多不必要的個(ge) 人信息,或者發送帶有木馬的鏈接,造成個(ge) 人隱私信息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