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設置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這是推動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發展的第一個(ge) 專(zhuan) 項文件,將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實質性往前推進了一大步。作為(wei) 高等教育和職業(ye) 教育交叉領域的政策文件,《辦法》的頒布既為(wei) 規範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探索發展提供了依據,又為(wei) 調整優(you) 化高等教育結構提供了助力。為(wei) 幫助職業(ye) 院校更好地了解文件出台的意義(yi) 和貫徹落實文件精神,本報特此刊發3位職教專(zhuan) 家的文章和6所本科職教試點學校負責人的聲音。
現代職教體(ti) 係建設的重大突破
徐國慶
《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設置管理辦法(試行)》對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設置條件、要求、程序等做了具體(ti) 規定。教育部正式啟動職業(ye) 院校設置本科專(zhuan) 業(ye) 工作,標誌著經過多年論證,職業(ye) 本科教育終於(yu) 從(cong) 研究轉向了全麵實踐,未來我國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將由三級學製構成,即職業(ye) 中等教育、職業(ye) 專(zhuan) 科教育和職業(ye) 本科教育。這是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建設的重大突破,將對職業(ye) 教育發展產(chan) 生極為(wei) 深遠的影響,使職業(ye) 教育在2035現代化目標實現中發揮更大的支撐作用。職業(ye) 本科教育的舉(ju) 辦也豐(feng) 富了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ang) 結構,是我國高等教育對世界的重要貢獻。
什麽(me) 是職業(ye) 本科教育
職業(ye) 本科教育在學術意義(yi) 上是否成立?這是人們(men) 對於(yu) 職業(ye) 本科教育的最大疑問所在。
這一問題產(chan) 生的根源是職業(ye) 本科教育和技術應用本科教育之間存在邊界模糊問題。事實上,二者的區分是明顯的。
技術應用本科教育雖冠以“技術”二字,但從(cong) 辦學內(nei) 涵看,還是應該歸屬到工程本科教育,它是工程教育分化為(wei) 工程科學教育、工程規劃教育和工程應用教育的結果。技術應用本科教育實為(wei) 工程應用本科教育。而職業(ye) 本科教育是從(cong) 職業(ye) 教育內(nei) 部延伸出來的教育,是完全按照職業(ye) 教育人才培養(yang) 規律舉(ju) 辦的本科教育。
技術應用本科教育本質上還是理論性的,其人才培養(yang) 的邏輯起點是理論知識,隻是在人才培養(yang) 模式上更為(wei) 突出應用性、實踐性,強調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職業(ye) 本科教育則本質上是實踐性的、職業(ye) 性的,是深深紮根於(yu) 職業(ye) 實踐進行人才培養(yang) 的教育,其人才培養(yang) 的邏輯起點是各行各業(ye) 的職業(ye) 能力要求。
是否需要職業(ye) 本科教育
把職業(ye) 教育推進到本科層次,是20世紀後期以來世界職業(ye) 教育的發展趨勢。發展職業(ye) 本科教育,使我國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建設及時地跟上了世界步伐,處於(yu) 世界先進水平。
德國的雙元製大學、日本的專(zhuan) 門職業(ye) 大學、英國的科技大學,均是職業(ye) 本科教育的辦學機構。有些國家的教育體(ti) 係中雖然沒有專(zhuan) 門的職業(ye) 本科教育實體(ti) ,但專(zhuan) 業(ye) 形式的職業(ye) 本科教育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如澳大利亞(ya) TAFE學院中的許多專(zhuan) 業(ye) 均有本科層次。美國職業(ye) 本科教育存在於(yu) 大學,有的甚至是辦學水平很高的大學,如普渡大學。普渡大學設有兩(liang) 個(ge) 學院,即工程學院與(yu) 技術學院。由於(yu) 社會(hui) 對工程技術人才的需求分化,單純依靠工程學院無法完全滿足社會(hui) 對工程技術人才的需求,該校1964年成立了技術學院。法國的大學和大學校也實施職業(ye) 本科教育,其大學的職業(ye) 本科教育稱為(wei) “本科層次的技術教育”,頒發的是大學技術文憑。
從(cong) 它們(men) 普遍使用的概念可以看到,這些國家職業(ye) 本科教育的內(nei) 容總體(ti) 上偏向技術應用,即在這種教育中,學生學習(xi) 的是行業(ye) 通用技術,而不是單個(ge) 職業(ye) 崗位需要的技能。
如何發展職業(ye) 本科教育
發展職業(ye) 本科教育應注意處理好兩(liang) 個(ge) 問題。
一是加快對職業(ye) 本科教育辦學內(nei) 涵的探索。職業(ye) 本科教育專(zhuan) 業(ye) 設置文件的頒布,隻是解決(jue) 了職業(ye) 本科教育實施的行政許可問題,對於(yu) 什麽(me) 是職業(ye) 本科教育,其實踐形態是什麽(me) ,辦學規律是什麽(me) ,評估標準是什麽(me) 等問題,則需要用長期、深入的學術研究和辦學實踐來回答。作為(wei) 本科層次的職業(ye) 教育,其人才培養(yang) 首先應遵循職業(ye) 教育的基本規律;既然是本科層次的教育,其人才培養(yang) 又必須達到本科教育水平。在院校管理模式、人才培養(yang) 模式、課程體(ti) 係、師資隊伍要求、校企合作等方麵,職業(ye) 本科教育均需要進行全新探索。相應地,應建立適合職業(ye) 本科教育的評估體(ti) 係,如果簡單移植普通本科教育的評估標準,職業(ye) 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yang) 特色將很難堅持。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職業(ye) 本科教育要培養(yang) 的是能在企業(ye) 直接就業(ye) ,並能即刻為(wei) 企業(ye) 帶來經濟效益的技術型人才。他們(men) 要勝任的或者是具有技術複雜性的操作崗位,或者是為(wei) 一線操作者提供技術方案的應用技術崗位。
二是要使職業(ye) 本科教育成為(wei) 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建設的領頭羊。職業(ye) 本科教育的發展應極力避免學曆高移中出現的“基礎萎縮現象”。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高學曆層次的職業(ye) 教育往往傾(qing) 向於(yu) 從(cong) 普通學校招收學生,從(cong) 而使不同學曆層次的職業(ye) 教育之間不僅(jin) 沒有建立起銜接關(guan) 係,反而建立起了競爭(zheng) 關(guan) 係。
要看到,貫通培養(yang) 正成為(wei) 職業(ye) 教育人才培養(yang) 的新趨勢。培養(yang) 更高水平的技術技能人才,僅(jin) 僅(jin) 通過舉(ju) 辦職業(ye) 本科教育是不夠的,還要把各級職業(ye) 教育銜接起來,建立完善的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使學習(xi) 者能在這個(ge) 體(ti) 係中累積性地進行學習(xi) 。這就要加快職教高考製度建設,使職業(ye) 本科教育有途徑從(cong) 中等職業(ye) 學校招生。職教高考製度建設需要加強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增強職教高考對學生的吸引力,讓相當數量的學生願意把職教高考作為(wei) 其升入高等學校的重要途徑選擇。實現這一目標的關(guan) 鍵是大幅度擴大職教高考學生升學誌願選擇的廣度和自由度。二是增強職教高考對職業(ye) 本科教育的吸引力,使職業(ye) 本科教育願意采取職教高考途徑從(cong) 中等職業(ye) 學校招收學生。實現這一目標的關(guan) 鍵是改革考試內(nei) 容,選擇更能為(wei) 學生進入職業(ye) 本科學習(xi) 奠定基礎的內(nei) 容作為(wei) 職教高考的內(nei) 容。
(作者係華東(dong) 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職業(ye) 教育與(yu) 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長)
專(zhuan) 業(ye) 設置把握好三個(ge) 關(guan) 鍵
孫誠
有效實施《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設置管理辦法(試行)》的關(guan) 鍵在於(yu) 厘清開展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的產(chan) 業(ye) 發展訴求、把握職業(ye) 教育現代化的發展趨勢、契合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設置的政策設計要點。
一、厘清產(chan) 業(ye) 發展訴求。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我國抓住了經濟全球化發展機遇,積極融入國際產(chan) 業(ye) 分工體(ti) 係,在製造業(ye) 等諸多領域建立了配套齊全、鏈條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造就了“世界工廠”和第一製造業(ye) 大國的地位。然而,我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總體(ti) 處於(yu) 全球價(jia) 值鏈的中低端,產(chan) 品附加值不高,且受逆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yi) 、中美貿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表現出人才結構性過剩與(yu) 短缺並存,高精尖人才、複合型人才嚴(yan) 重短缺,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人才技能提升和轉崗壓力較大等問題。職業(ye) 教育作為(wei) 產(chan) 業(ye) 人才配置的重要依托,理應承擔起提升人才培養(yang) 層次、提高人才培養(yang) 規格的任務,這也成為(wei) 職業(ye) 教育適應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合理配置人才結構的必然選擇。
二、把握職教發展趨勢。發展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培育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是契合高等職業(ye) 教育服務經濟發展的國家政策主張。《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建設規劃(2014—2020年)》指出,要優(you) 化高等職業(ye) 教育結構,在辦好現有專(zhuan) 科層次高等職業(ye) 院校的基礎上,發展應用技術類型高校,培養(yang) 本科層次職業(ye) 人才。《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指出,要加強創新人才特別是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yang) ,加大應用型、複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yang) 比重。從(cong) 國家職業(ye) 教育政策來看,開展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是我國職業(ye) 教育現代化發展的應有之義(yi)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對從(cong) 業(ye) 者技能綜合性和複雜性的要求不斷提高,職業(ye) 教育需要講授的知識和技術越來越艱深。職業(ye) 教育理應跟緊時代步伐,不斷提高教學和科研層次,盡可能地為(wei) 受教育者提供更加深入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技能教學內(nei) 容,而這種客觀要求必然需要發展本科乃至更高層次的職業(ye) 教育。縱觀世界工業(ye) 化國家和地區20世紀中後期職業(ye) 教育發展的共同趨勢發現,以本科層次為(wei) 核心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為(wei) 社會(hui) 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提供了高質量的人力資源支撐,推動和引領了產(chan) 業(ye) 社會(hui) 的高質量發展。
三、契合政策設計要點。專(zhuan) 業(ye) 是人才培養(yang) 的主要載體(ti) ,管理主體(ti) 和實施主體(ti) 在開展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設置過程中,首先要找準專(zhuan) 業(ye) 定位,即依據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求和科學技術發展實際,打造應用型核心專(zhuan) 業(ye) ,找準專(zhuan) 業(ye) 定位,突破專(zhuan) 科層次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設置過窄過細的弊端,充分進行專(zhuan) 業(ye) 整合,設置覆蓋麵寬且廣的專(zhuan) 業(ye) ,不盲目攀比學術型研究型大學。其次要服務經濟發展,即專(zhuan) 業(ye) 布點應主動服務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培養(yang) 解決(jue) 複雜問題、進行複雜操作、確需長學製培養(yang) 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主要從(cong) 事科技成果、實驗成果轉化,生產(chan) 加工中高端產(chan) 品、提供中高端服務,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再其次要嚴(yan) 格規範要求,根據專(zhuan) 業(ye) 設置的具體(ti) 規則、操作路徑等剛性要求有序推進、規範管理。舉(ju) 辦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的院校須具備完成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所需要的教師隊伍,具有科學規範的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方案,具備開辦專(zhuan) 業(ye) 所必需的合作企業(ye) 、經費、校舍、儀(yi) 器設備、實習(xi) 實訓場所等辦學條件,擁有較好的技術研發與(yu) 社會(hui) 服務的工作基礎,具有較高的培養(yang) 質量基礎和良好的社會(hui) 聲譽。
(作者係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ye) 與(yu) 繼續教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夯實本科職業(ye) 教育的發展基礎
米靖
發展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是完善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的關(guan) 鍵一環,係統、全麵加強專(zhuan) 業(ye) 設置管理是引導和推動本科職業(ye) 教育優(you) 質發展的前提,可謂關(guan) 鍵中的關(guan) 鍵。近日,教育部印發《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設置管理辦法(試行)》,正式建立本科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設置管理的國家製度。
專(zhuan) 業(ye) 設置是體(ti) 現現代教育辦學水平和質量的根本性指標。《辦法》充分把握現代職教發展規律,立足當前本科職業(ye) 教育發展的迫切需求,為(wei) 新時代本科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設置確立原則、形成製度、指明方向。
一是突出類型教育特點。現代職教體(ti) 係中的本科職業(ye) 教育具有鮮明的類型屬性,其專(zhuan) 業(ye) 設置體(ti) 現類型教育的規律性特點,應當麵向技術技能人才鏈條的高端層次,適應新興(xing) 戰略性產(chan) 業(ye) 發展和實體(ti) 經濟轉型升級對高水平人才的需求。《辦法》強調本科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設置的類型屬性和特點,確定其培養(yang) 定位為(wei) 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切實從(cong) 教育製度的專(zhuan) 業(ye) 管理方麵構建起我國中職和高職之後的本科層級技術技能人才積累體(ti) 係和機製。這意味著我國高等教育專(zhuan) 業(ye) 設置應產(chan) 教融合需求邁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yi) 的一步,使我國本科職業(ye) 教育的辦學定位一錘定音,切實將現代職業(ye) 教育鏈、技術技能人才鏈與(yu) 產(chan) 業(ye) 全鏈條緊密銜接。
二是形成三級管理機製。現代教育專(zhuan) 業(ye) 設置管理的有效模式體(ti) 現為(wei) 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協同、各司其職、合力落實。《辦法》明確構建起本科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設置的三級管理機製,即由教育部負責專(zhuan) 業(ye) 設置的管理和指導,製定並發布專(zhuan) 業(ye) 目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教育部有關(guan) 規定,做好本行政區域內(nei) 高校本科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建設規劃,優(you) 化資源配置和專(zhuan) 業(ye) 結構;高校則圍繞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hui) 產(chan) 業(ye) 發展重點領域,設置服務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和對接新職業(ye) 的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國家引導、區域統籌、高校自主的模式確保本科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設置形成國家有標準、省級可優(you) 化、高校能發力的有效機製。
三是產(chan) 教融合貫穿全程。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現代職業(ye) 教育的基本規律、本質特征和根本路徑。《辦法》強調本科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設置要主動服務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為(wei) 此,國家行業(ye) 主管部門、行業(ye) 組織定期發布行業(ye) 人才需求及專(zhuan) 業(ye) 設置指導建議等信息。高校則聚焦產(chan) 業(ye) 、行業(ye) 、企業(ye) 和職業(ye) 發展需求明確專(zhuan) 業(ye) 設置的可行性,並且必須由校企共同完成和實施人才培養(yang) 方案。因此,《辦法》從(cong) 根本上確保了產(chan) 教融合貫穿於(yu) 本科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設置和人才培養(yang) 的全過程。
四是動態落實評價(jia) 監測。現代職業(ye) 教育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密切相關(guan) ,隨著產(chan) 業(ye) 的轉型升級,建立良好有效的專(zhuan) 業(ye) 動態調整機製勢在必行。《辦法》確定教育行政部門建立健全本科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設置的預警和動態調整機製,並且通過階段性評價(jia) 和周期性評估監測扶優(you) 裁弱,實現專(zhuan) 業(ye) 布局不斷優(you) 化和專(zhuan) 業(ye) 結構持續完善,使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動態調整機製的建立和運行在國家製度層麵得以確立。
當前,各地在準確理解《辦法》內(nei) 在要求的基礎上,全麵加強落實是夯實專(zhuan) 業(ye) 設置和建設質量,切實推動本科職業(ye) 教育創新高效發展的關(guan) 鍵。
一要產(chan) 教同步謀劃、校企聚焦融合。要建立區域產(chan) 業(ye) 人才需求的預測與(yu) 發布機製,構建常態化校企共研、共建、共同實施人才培養(yang) 方案的有效機製,形成行業(ye) 企業(ye) 深度參與(yu) 專(zhuan) 業(ye) 建設和評價(jia) 標準研發以及實施評測的常態機製。
二要夯實五業(ye) 聯動、強化五方合力。區域職教專(zhuan) 業(ye) 設置和建設水平取決(jue) 於(yu) 產(chan) 業(ye) 、行業(ye) 、企業(ye) 、職業(ye) 和專(zhuan) 業(ye) “五業(ye) 聯動”的效果,並受製於(yu) 政府、行業(ye) 、企業(ye) 、職業(ye) 院校和科研院所“五方合力”的強弱。區域推進《辦法》落地,迫切需要通過共建應用技術轉化中心、產(chan) 品工藝研發中心、高端人才培育基地等,全力打造技術技能積累研發聯合體(ti) ,全麵支撐本科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建設,同時要成立實體(ti) 化運作的職教集團,化解校企合作進行專(zhuan) 業(ye) 建設的製度性難題。
三要優(you) 化銜接機製、形成類型體(ti) 係。各地要加快學曆證書(shu) 和職業(ye) 技能等級證書(shu) 的互融互通和銜接轉換,實現書(shu) 證融通;同步深化應用型學位製度建設,形成中、高、本、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有效銜接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ang) 和成長通道;在建成一批高水平職教本科院校的同時,積極支持普通本科高校探索職教本科專(zhuan) 業(ye) 建設,強化職教本科與(yu) 普通本科的滲透和融通;強化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培養(yang) 的產(chan) 教融合性,切實向“應用”轉型,為(wei) 本科職教專(zhuan) 業(ye) 搭建向上延伸的通路。
四要提升基礎能力、打造一流師資。要聚焦教師學術性和職業(ye) 性,采取有效措施強化專(zhuan) 業(ye) 知識的應用性;充分發揮普通類和職教類師範院校優(you) 勢,強化職教師資培養(yang) 培訓基地作用,會(hui) 同知名企業(ye) ,實施本科職教專(zhuan) 業(ye) “雙師型”教師培訓計劃;建立企業(ye) 工程技術人員聘用製度並完善兼職教師管理辦法,提高兼職教師隊伍的績效管理水平。
(作者係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ye) 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職業(ye) 教育質量發展研究中心負責人)
本科試點院校聲音
廣東(dong) 工商職業(ye) 技術大學校長和飛:
構建與(yu) 地方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專(zhuan) 業(ye) 體(ti) 係
學校將結合地方產(chan) 業(ye) 發展布局,加大專(zhuan) 業(ye) 建設力度,構建與(yu) 地方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的專(zhuan) 業(ye) 體(ti) 係。以製定學校“十四五”專(zhuan) 業(ye) 建設規劃為(wei) 切入點,緊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步伐,重塑學校專(zhuan) 業(ye) 發展目標;積極審慎推進新增本科專(zhuan) 業(ye) 的申報工作,加強新專(zhuan) 業(ye) 建設的可行性研究,選擇本地產(chan) 業(ye) 急需、就業(ye) 需求旺盛、辦學基礎厚實並確需長學製培養(yang) 的專(zhuan) 業(ye) 申報;持續加強專(zhuan) 業(ye) 基礎條件建設,打造包括高學曆、高職稱、“雙師型”教師和來自行業(ye) 企業(ye) 一線兼職教師在內(nei) 的符合職業(ye) 教育要求的教師隊伍,不斷加大對開辦經費、儀(yi) 器設備、實驗實訓場所等辦學條件的投入;積極尋求與(yu) 大型龍頭企業(ye) 、骨幹企業(ye) 的合作,堅持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yang) 人才的路徑。與(yu) 此同時,建立敏銳的專(zhuan) 業(ye) 評估和預警機製,對社會(hui) 需求不足和招生生源不足的專(zhuan) 業(ye) ,建立停招、退出機製。
河北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王振傑:
辦好本科職業(ye) 教育須堅持三大定位
一是在辦學定位上堅持職業(ye) 教育類型。要堅持為(wei) 服務區域及周邊經濟發展而辦,堅持為(wei) 服務建設經濟體(ti) 係、提高企業(ye) 效益而辦,堅持為(wei) 更高質量的就業(ye) 而辦。二是在培養(yang) 定位上堅持培養(yang) 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ang) 目標與(yu) 規格有別於(yu) 普通本科教育和高職專(zhuan) 科教育,相比前者,除具備較深厚的理論知識外,還應具備更熟練的複雜設備操作技能;相比後者,更加突出高層次知識與(yu) 複雜問題技能。三是在模式定位上堅持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主動服務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與(yu) 企業(ye) 深度合作,與(yu) 優(you) 質企業(ye) 合作,製定更加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yang) 方案。專(zhuan) 任教師深入企業(ye) 一線,滿足企業(ye) 對高層次技術和複雜操作技能方麵的需求。
河南科技職業(ye) 大學理事長李海燕:
探索專(zhuan) 業(ye) 設置及形成特色的有效方法
學校積極推進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試點改革,探索專(zhuan) 業(ye) 設置及形成專(zhuan) 業(ye) 特色的有效方法。緊密對接周口及周邊區域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與(yu) 100多家企業(ye) 建立了校企合作關(guan) 係,合作建立了4個(ge) 產(chan) 教融合實訓基地以及口腔醫學研究中心、港口物流協同創新中心、智能製造協同創新中心。學校堅持與(yu) 企業(ye) 共同製定人才培養(yang) 方案,以社會(hui) 職業(ye) (崗位)需求為(wei) 導向,突出技術應用特色,以經濟發展與(yu) 科技進步對人才規格和質量的要求為(wei) 依據確定人才培養(yang) 目標,加大教育教學改革力度,培養(yang) 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人才培養(yang) 質量不斷提高。
江西軟件職業(ye) 技術大學副校長徐國榮:
對接產(chan) 業(ye) 需求設置本科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江西軟件職業(ye) 技術大學是全國首批15所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試點院校之一,形成了以電子信息大類專(zhuan) 業(ye) 為(wei) 主幹,財經商貿和文化藝術等專(zhuan) 業(ye) 大類與(yu) 之協調發展的專(zhuan) 業(ye) 體(ti) 係。學校圍繞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重點產(chan) 業(ye) 領域,適應新技術革命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對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ang) 的需求,基於(yu) 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辦學優(you) 勢來進行分析論證、設置職業(ye) 本科專(zhuan) 業(ye) 。結合軟件企業(ye) 辦軟件大學的辦學優(you) 勢,成立了全國第一個(ge) 區塊鏈學院。2019年已開設軟件工程等10個(ge) 本科試點專(zhuan) 業(ye) ,2020年申報增設區塊鏈技術與(yu) 應用等5個(ge) 本科專(zhuan) 業(ye) ,專(zhuan) 注軟件工程、區塊鏈、信息安全等相關(guan) 本科層次專(zhuan) 業(ye) 群的人才培養(yang) 試點,做到了專(zhuan) 業(ye) 設置與(yu) 產(chan) 業(ye) 需求對接,與(yu) 學校辦學特色相契合。學校通過深入企業(ye) 調研,以職業(ye) 需求為(wei) 導向,確定專(zhuan) 業(ye) 對應的崗位群;以職業(ye) 能力為(wei) 核心,分析崗位對職業(ye) 能力的要求,製定能力標準;遵循人才成長規律,注重德技並修,實現“厚基礎、重實踐、強能力”的高層次職業(ye) 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ang) 目標。
南京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吳學敏:
以專(zhuan) 業(ye) 發展帶動學校全麵升級
《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設置管理辦法(試行)》強調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的育人屬性,彰顯並鞏固職業(ye) 教育類型特征,補足了職業(ye) 教育體(ti) 係缺位環節,深化了職業(ye) 教育供給改革的治本之策。南京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大學將持續強化專(zhuan) 業(ye) 建設在試點開展中的核心地位,瞄準建設“支撐製造、全國領軍(jun) 、世界水平”的職業(ye) 技術大學的遠景目標,對接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鏈,組建以通用裝備技術、專(zhuan) 業(ye) 裝備技術、工業(ye) 信息技術為(wei) 主幹,以製造裝備設計、管理服務、貿易流通為(wei) 支撐的專(zhuan) 業(ye) 集群架構,以專(zhuan) 業(ye) 率先發展帶動學校事業(ye) 發展全麵提檔升級。一是學校專(zhuan) 業(ye) 整體(ti) 定位向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高端——智能製造領域上移,每個(ge) 專(zhuan) 業(ye) 定位從(cong) 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中低端崗位群向產(chan) 業(ye) 高端崗位群上移,推進專(zhuan) 業(ye) 升級與(yu) 數字化改造。二是突出人才培養(yang) 的崗位適用性、技術複合性、思維創新性,提高學生對工作崗位的技術遷移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三是在原有學校機構縱向體(ti) 係基礎上,建立相對靈活的以專(zhuan) 業(ye) 集群為(wei) 基礎,以跨學院的人才培養(yang) 項目和應用技術研發項目為(wei) 載體(ti) 的橫向協同育人機製。四是深入研究涵蓋專(zhuan) 業(ye) 標準、課程標準、教學標準、實訓實習(xi) 標準、評價(jia) 標準的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教學標準體(ti) 係,研製指導性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方案,總結凝練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中國教育報》2021年02月09日第4版 版名:職教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