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全國生源地貸款啟動會(hui) 在北京召開。魯山縣做為(wei) 全國唯一的縣級單位,代表河南省在會(hui) 議上做經驗交流。魯山縣教體(ti) 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李懷海以《政府主導、教育主責、社會(hui) 參與(yu) ,共同實現生源地貸款回收零逾期》為(wei) 題作典型發言。
魯山縣是一個(ge) 集深山區、水庫淹沒區、革命老區為(wei) 一體(ti) 的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總人口97萬(wan) ,縣域麵積2432平方公裏,現有各級各類學校473所,在校生21.2萬(wan) 人,其中脫貧家庭學生2.47萬(wan) 人。自2013年開始實施生源地貸款政策至今,魯山縣累計發放貸款2.6億(yi) 元,資助學生3.5萬(wan) 人次;累計回收貸款本息9191萬(wan) 元,涉及學生2.6萬(wan) 人次。探索出“以政府為(wei) 主導、以教育係統為(wei) 主體(ti) 、社會(hui) 共同參與(yu) ”的三位一體(ti) 聯防聯控機製,連續七年實現生源地貸款回收零逾期。
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強化生源地貸款組織保障。魯山縣成立了以主管教育副縣長為(wei) 組長,教育、財政、民政等部門共同參與(yu) 的生源地貸款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與(yu) 各鄉(xiang) 鎮簽訂生源地貸款目標責任書(shu) ,壓實責任、協同推進。建立了“縣—鄉(xiang) —村”和“教體(ti) 局—中心校—學校”雙線聯動機製,為(wei) 防範生源地貸款風險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教育主責,強化管理,擔當生源地貸款回收責任。一是夯實人才基礎,建強“一支隊伍”。2013年,成立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建設了210平方米的服務大廳,配備8名專(zhuan) 職人員,高標準配置工作設備,實現了“機構、場地、人員、經費”四獨立。2018年在中心校及各中小學校成立資助中心,通過考試公開選拔318名資助中心主任,同時全縣 554個(ge) 村委會(hui) ,每村確定一名村幹部具體(ti) 負責生源地貸款工作,充實基層學生資助力量。
二是強化過程管理,抓好“四個(ge) 重點”。貸前重宣傳(chuan) ,政策早告知。精心創作《生源地貸款問題解答》、《生源地貸款三步曲》等宣傳(chuan) 材料,詳細解讀貸款政策與(yu) 違約風險。辦理重服務,“點子”惠民生。針對魯山縣地域麵積廣、山區較多,人口分散、貸款不便的實際,在不同方位的鄉(xiang) 鎮設置四個(ge) 代理點,方便學生貸款、還款。讓政策多跑路,讓群眾(zhong) 少跑路。貸中重聯絡,“四心”見真情。秉承“愛心、熱心、細心、耐心”四心服務宗旨,通過資助熱線、微信群、公眾(zhong) 號、QQ群等方式,無節假日、24小時為(wei) 學生解疑答難,提供貼心服務,為(wei) 貸款回收搭建情感紐帶和信息橋梁。貸後重育人,資助潤人生。在生源地貸款學生中連續舉(ju) 辦四屆“感恩、勵誌、誠信”征文比賽,培養(yang) 了學生誠信、感恩意識,為(wei) 貸後回收奠定了思想基礎。
三是緊扣時間節點,落實“五項任務”。3-6月,開展專(zhuan) 項培訓。通過QQ群、微信群、公眾(zhong) 號等網絡平台,對生源地貸款應屆高校畢業(ye) 生進行畢業(ye) 確認、信息變更、還款流程、違約後果等專(zhuan) 項培訓。7-8月,提前還款提醒。最遲8月15日前,利用網絡平台以及電話、短信等多種形式,告知貸款學生9月1日起需要本人承擔自付利息,鼓勵具備還款條件的學生提前還款。10-11月,年度還款告知。利用短信、電話以及網絡平台,提醒所有應還本息學生,告知其還款賬號、還款流程,提醒他們(men) 按照要求結清應還本息。12月,還款通知送達。發揮雙線聯動作用,將還款通知書(shu) 送達學生或家長,回收貸款。12月20日前,走村入戶家訪。組織專(zhuan) 門人員對未還款學生逐人家訪,督促學生或共同借款人及時還清本息。
四是把握關(guan) 鍵環節,推行“四項製度”。實行縣、鄉(xiang) 、校資助中心工作人員“分級責任製”,任務分解到人;實行教體(ti) 局班子成員“分片督戰製”,提高工作效能;實行回收情況“日通報製”,每天按照回收率全縣排名通報,強化回收責任;實行回收成效“獎優(you) 罰劣製”。12月20日後,全縣召開總結會(hui) 議,根據回收效果對先進單位和個(ge) 人進行獎勵,對工作不力、回收滯後的單位通報批評。
社會(hui) 參與(yu) ,多措並舉(ju) ,共克生源地還款難題。一是“排查法”解決(jue) 地址不詳問題。針對有學生家庭地址及聯係方式變更等情況,通過協調村委會(hui) 、公安部門、醫保部門等相關(guan) 單位,通過摸排、走訪、蹲守等形式,確定學生新住址,回收助學貸款,並及時更改係統信息,以便於(yu) 開展工作。
二是“傳(chuan) 書(shu) 法”解決(jue) 避而不見問題。針對居住外地的學生,本著為(wei) 學生本人負責的態度,想方設法聯係其親(qin) 屬、朋友,轉送“還款通知書(shu) ”及貸款逾期風險責任書(shu) ,督促及時歸還貸款本息。
三是“墊付法”支持誠信少年。對於(yu) 一時因為(wei) 特殊原因暫時不能及時還款的學生,在對學生進行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資助中心工作人員在村委會(hui) 人員的見證下,以個(ge) 人名義(yi) 先行墊付,保證不出現貸款逾期現象。
四是“造勢法”嚇退賴賬僥(jiao) 幸心理。對於(yu) 個(ge) 別有還款能力但存在賴賬僥(jiao) 幸心理的學生或家長,邀約鄉(xiang) 鎮政府幹部、村委會(hui) 幹部、學校校長及中心校人員,集體(ti) 到借款學生家中,送達《貸款逾期提醒通知書(shu) 》,宣讀逾期責任條款,並要求學生或家長在《逾期提醒通知書(shu) 送達回證》上簽字按指印。(教育時報記者 王星飛 通訊員 趙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