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四部門印發《營養(yang) 與(yu) 健康學校建設指南》,對適應兒(er) 童青少年生長發育需要,推動學校營養(yang) 與(yu) 健康工作,規範學校營養(yang) 與(yu) 健康相關(guan) 管理行為(wei) 作出要求。
《指南》明確了適用範圍,即適用於(yu) 全日製普通中、小學校營養(yang) 與(yu) 健康學校的建設,普通高校、中等職業(ye) 學校、幼兒(er) 園建設營養(yang) 與(yu) 健康學校可參照執行。
《指南》規定了主要建設內(nei) 容。
一是健康教育。包括建立健全健康教育製度,拓展健康教育課程資源,明確健康教育課程課時安排,配備專(zhuan) (兼)職健康教育教師並定期接受相關(guan) 培訓,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健康教育活動等內(nei) 容。
二是食品安全。主要包括學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單位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製度,學校食堂要實施“明廚亮灶”和分餐製度,建立學校相關(guan) 負責人陪餐製度和家長陪餐製度等內(nei) 容。
三是膳食營養(yang) 保障。對學生餐的食物種類、烹調方法,專(zhuan) (兼)職營養(yang) 指導人員的配備等方麵作出要求。
四是營養(yang) 健康狀況監測。包括建立健全學生健康體(ti) 檢製度,建立學生健康檔案,反饋體(ti) 檢結果,提出有針對性、有效的綜合幹預措施等內(nei) 容。
五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主要包括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製度,製定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和規程,開展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防控知識及技能宣傳(chuan) 和培訓等內(nei) 容。
六是運動保障。對學生運動理念和方法、學校體(ti) 育場地設施配備、體(ti) 育課設置、體(ti) 育教師健康教育培訓和考核等作出規定。
七是衛生環境建設。包括校園環境衛生,符合用眼衛生要求的學習(xi) 環境,向學生提供免費、充足、符合衛生標準的白開水或直飲水,配備洗手、消毒設施或用品,建設無煙校園等內(nei) 容。
《指南》明確規定中小學校內(nei) 不得設置小賣部、超市,具體(ti) 情況如下:
國家衛健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指南》的製定是為(wei) 了將促進營養(yang) 與(yu) 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製定實施的全過程,其目的和意義(yi) 在於(yu) :
一、適應兒(er) 童青少年生長發育需要,關(guan) 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從(cong) 食品安全、合理膳食、科學運動、口腔健康、視力保護和心理健康等多個(ge) 維度提出規範化要求,以全麵促進學生健康;
二、推動學校營養(yang) 與(yu) 健康工作,以中小學校為(wei) 突破口,通過建設和推廣,營造校園健康氛圍,引導師生不斷增強營養(yang) 與(yu) 健康意識;
三是通過“營養(yang) 與(yu) 健康學校”這一窗口,搭建從(cong) 學校到家庭再到社會(hui) 的傳(chuan) 遞鏈,傳(chuan) 播正確的健康知識和行為(wei) ,加快全社會(hui) 形成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