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首頁 > 基礎教育 > 正文

河南:各類教育機構不得舉辦或變相舉辦幼小銜接班!

發布時間:2021年07月20日14:32 來源:kaiyun体育登入口

  7月19日,kaiyun体育登入口印發了《河南省推進幼小科學銜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堅持兒(er) 童為(wei) 本。關(guan) 注兒(er) 童發展的連續性,尊重兒(er) 童的原有經驗和發展差異;關(guan) 注兒(er) 童發展的整體(ti) 性,幫助兒(er) 童做好身心全麵準備和適應;關(guan) 注兒(er) 童發展的可持續性,培養(yang) 有益於(yu) 兒(er) 童終身發展的習(xi) 慣與(yu) 能力,改變過度重視知識準備,超標教學、超前學習(xi) 的狀況,規範小學、幼兒(er) 園和校外培訓機構的教育教學行為(wei) ,各類教育機構不得舉(ju) 辦或變相舉(ju) 辦幼小銜接班。


  此外,小學要強化銜接意識,將入學適應教育作為(wei) 深化義(yi) 務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納入一年級教育教學計劃,教育教學方式與(yu) 幼兒(er) 園教育相銜接,堅持“零起點”教學。要切實改變忽視兒(er) 童身心特點和接受能力的現象,堅決(jue) 糾正超標教學、盲目追趕進度的錯誤做法。


  通知還指出,幼兒(er) 園要貫徹落實《3一6歲兒(er) 童學習(xi) 與(yu) 發展指南》《幼兒(er) 園教育指導綱要》和教育部印發的《幼兒(er) 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促進幼兒(er) 身心全麵和諧發展,為(wei) 入學做好基本素質準備,為(wei) 終身教育奠定堅實基礎。幼兒(er) 園要有針對性地幫助幼兒(er) 做好生活、社會(hui) 和學習(xi) 等多方麵的準備,逐步建立對小學生活的積極期望和向往,堅決(jue) 防止和糾正幼兒(er) 園教育照搬小學教育內(nei) 容、方式、環境的行為(wei) 。


kaiyun体育登入口kaiyun体育登入口關(guan) 於(yu) 印發《河南省推進幼小科學銜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省直管縣(市)教育局,省實驗小學、省實驗幼兒(er) 園:


  為(wei) 全麵推進幼兒(er) 園和小學實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減緩銜接坡度,引導廣大教師和家長堅持科學理念,尊重幼兒(er) 發展規律和學習(xi) 特點,關(guan) 注幼兒(er) 身心健康全麵發展。根據《教育部關(guan) 於(yu) 大力推進幼兒(er) 園與(yu) 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教基〔2021〕4號)要求,經研究,啟動實施河南省推進幼小銜接攻堅行動計劃。現將《河南省推進幼小科學銜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men) ,請各地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附件:河南省推進幼小科學銜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


  2021年7月15日


  附 件


河南省推進幼小科學銜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


  為(wei) 貫徹落實《教育部關(guan) 於(yu) 大力推進幼兒(er) 園與(yu) 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的要求,根據《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guan) 於(yu) 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實施意見》《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guan) 於(yu)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麵提高義(yi) 務教育質量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結合我省實際,製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兒(er) 童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建立幼兒(er) 園與(yu) 小學科學銜接的長效機製,全麵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兒(er) 童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和身心健康成長。


  二、基本原則


  堅持兒(er) 童為(wei) 本。關(guan) 注兒(er) 童發展的連續性,尊重兒(er) 童的原有經驗和發展差異;關(guan) 注兒(er) 童發展的整體(ti) 性,幫助兒(er) 童做好身心全麵準備和適應;關(guan) 注兒(er) 童發展的可持續性,培養(yang) 有益於(yu) 兒(er) 童終身發展的習(xi) 慣與(yu) 能力。


  堅持雙向銜接。強化銜接意識,幼兒(er) 園與(yu) 小學協同合作,科學做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促進兒(er) 童順利過渡。


  堅持係統推進。整合多方教育資源,行政、教科研、幼兒(er) 園和小學統籌聯動,家園校共育,形成合力。


  堅持規範管理。建立動態監管機製,加大治理力度,糾正和扭轉校外培訓機構、幼兒(er) 園和小學違背兒(er) 童身心發展規律的做法和行為(wei) 。


  三、主要目標


  全麵推進幼兒(er) 園和小學實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減緩銜接坡度,幫助兒(er) 童順利實現從(cong) 幼兒(er) 園到小學的過渡。幼兒(er) 園和小學教師及家長的教育觀念與(yu) 教育行為(wei) 明顯轉變。家園校共同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幼小協同的有效機製基本建立,科學銜接的教育生態基本形成。


  四、主要任務


  (一)改變銜接意識薄弱,小學和幼兒(er) 園教育分離的狀況,建立幼小協同合作機製,為(wei) 兒(er) 童搭建從(cong) 幼兒(er) 園到小學過渡的階梯,推動雙向銜接。


  (二)改變過度重視知識準備,超標教學、超前學習(xi) 的狀況,規範小學、幼兒(er) 園和校外培訓機構的教育教學行為(wei) ,合理做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做好科學銜接。


  (三)改變銜接機製不健全的狀況,建立行政推動、教科研支持、教育機構和家長共同參與(yu) 的機製,整合多方資源,實現有效銜接。


  五、主要舉(ju) 措


  (一)做好幼小銜接政策落實。幼兒(er) 園和小學應嚴(yan) 格執行當地入學政策,完善幼小銜接政策舉(ju) 措,健全工作機製,用好全國學前教育管理信息係統和全國中小學學籍信息係統,做好幼兒(er) 園和小學學籍的銜接工作。


  (二)加大綜合治理力度。各級教育部門要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持續加大對校外培訓機構、小學、幼兒(er) 園違反教育規律行為(wei) 的治理力度。開展專(zhuan) 項治理,各類教育機構不得舉(ju) 辦或變相舉(ju) 辦幼小銜接班。小學嚴(yan) 格執行免試就近入學,嚴(yan) 禁對幼兒(er) 舉(ju) 行各種形式的知識性選拔,嚴(yan) 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shu) 等作為(wei) 招生依據。幼兒(er) 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課程內(nei) 容,不得布置讀寫(xie) 算等家庭作業(ye) 。嚴(yan) 禁校外培訓機構對學前兒(er) 童進行小學課程內(nei) 容的培訓。幼兒(er) 園出現中、大班幼兒(er) 流失的情況,應及時了解原因和去向,並向當地教育部門報告。教育部門應根據有關(guan) 線索,對接收學前兒(er) 童違規開展培訓的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嚴(yan) 肅查處並列入黑名單,將黑名單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有關(guan) 規定實施聯合懲戒。嚴(yan) 禁小學和幼兒(er) 園在崗教職工參與(yu) 任何形式的幼小銜接班的教學、管理、服務等。對辦學行為(wei) 嚴(yan) 重違規的幼兒(er) 園和小學,追究校長、園長和有關(guan) 教師的責任。教育行政部門要向社會(hui) 公布“小學化”治理專(zhuan) 項舉(ju) 報電話,省教育廳舉(ju) 報電話:0371-69691083,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專(zhuan) 項舉(ju) 報電話請於(yu) 7月20日前報省教育廳基教處備案,並向社會(hui) 公布。


  (三)小學實施入學適應教育。小學要強化銜接意識,將入學適應教育作為(wei) 深化義(yi) 務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納入一年級教育教學計劃,教育教學方式與(yu) 幼兒(er) 園教育相銜接,堅持“零起點”教學。要切實改變忽視兒(er) 童身心特點和接受能力的現象,堅決(jue) 糾正超標教學、盲目追趕進度的錯誤做法。根據國家修訂後新的義(yi) 務教育課程標準,調整一年級課程安排,合理安排內(nei) 容梯度,減緩教學進度。將一年級上學期設置為(wei) 入學適應教育期,嚴(yan) 格落實國家對有關(guan) 適應教育的要求,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實用性的幼小銜接課程。改革一年級教育教學方式和評價(jia) 方式,主要采取遊戲化、生活化、綜合化等方式實施,強化兒(er) 童的探究性、體(ti) 驗式學習(xi) ,將《小學入學適應教育指導要點》的16個(ge) 發展目標有機融入小學生素質評價(jia) 體(ti) 係中。


  (四)幼兒(er) 園做好入學準備教育。幼兒(er) 園要貫徹落實《3一6歲兒(er) 童學習(xi) 與(yu) 發展指南》《幼兒(er) 園教育指導綱要》和教育部印發的《幼兒(er) 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促進幼兒(er) 身心全麵和諧發展,為(wei) 入學做好基本素質準備,為(wei) 終身教育奠定堅實基礎。要進一步引導園長、教師、家長樹立科學銜接的理念,將入學準備教育有機滲透於(yu) 幼兒(er) 園保育教育工作中。幼兒(er) 園要有針對性地幫助幼兒(er) 做好生活、社會(hui) 和學習(xi) 等多方麵的準備,逐步建立對小學生活的積極期望和向往,堅決(jue) 防止和糾正幼兒(er) 園教育照搬小學教育內(nei) 容、方式、環境的行為(wei) 。


  (五)建立聯合教研製度。各級教研部門要把幼小銜接作為(wei) 教研工作的重要內(nei) 容,納入年度教研計劃,推動建立幼小學段互通、內(nei) 容融合的聯合教研製度。建立聯合教研製度,各級教研部門要明確1名小學教研員和1名幼教教研員共同牽頭負責區域內(nei) 幼小銜接教研工作,促進幼小學段互通,內(nei) 容融合。跟蹤指導幼兒(er) 園入學準備教育和小學適應教育,總結推廣好做法好經驗。學區內(nei) 小學和幼兒(er) 園要建立學習(xi) 共同體(ti) ,加強教師在兒(er) 童發展、課程、教學、管理等方麵的研究交流,及時解決(jue) 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實踐中的突出問題。各級應設立幼小銜接專(zhuan) 項課題,引導教師及教研人員開展專(zhuan) 題研究,積極開展幼小銜接優(you) 質課、示範課、觀摩課等活動。


  (六)完善家園校共育機製。建立家、園、校互學共育體(ti) 係,引導家長與(yu) 幼兒(er) 園和小學積極配合,共同做好銜接工作。幼兒(er) 園和小學一年級階段,采取為(wei) 家長舉(ju) 辦專(zhuan) 題講座、《致家長的一封信》、“幼兒(er) 園(小學)園(校)長寄語幼升小家長”、幼小銜接專(zhuan) 題片微視頻等多種方式,積極宣傳(chuan) 國家和地方的有關(guan) 政策要求及幼小雙向銜接的科學理念和做法,回應家長在兒(er) 童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方麵的困惑問題及意見建議,幫助家長認識過度強化知識準備、提前學習(xi) 小學課程內(nei) 容的危害,緩解家長的壓力和焦慮,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積極配合幼兒(er) 園和小學做好銜接。


  (七)健全評價(jia) 機製。將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納入幼兒(er) 園等級評定和義(yi) 務教育質量評價(jia) ,實現評價(jia) 全覆蓋。評價(jia) 周期依據工作需要,由各地自行確定。開展幼小銜接示範園(校)建設工作,發揮評價(jia) 的診斷、改進、激勵作用。


  六、進度安排


  (一)試點先行,分層推進。各省轄市要堅持“統籌謀劃、試點先行”原則,確立一批幼小銜接實驗區,遴選確定一批試點小學和幼兒(er) 園,實驗區要製定具體(ti) 實施方案,結對試點園(校)原則上應在同一學區內(nei) 。各省轄市可推薦1-2個(ge) 縣(市、區)作為(wei) 幼小銜接實驗區,每個(ge) 實驗區確定3-5所幼兒(er) 園和3-5所小學作為(wei) 試點園(校)。遴選試點園(校)時要兼顧城鄉(xiang) 不同性質,為(wei) 下步幼小銜接工作全麵鋪開積累多樣化的實踐經驗。相關(guan) 名單和實施方案請於(yu) 2021年7月25日前報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試點園(校)建立深度合作機製,試點園探索實施入學準備活動,試點校同步研究入學適應活動,2021年秋季學期開始實施。


  (二)加強培訓,注重實效。省教育廳成立省級專(zhuan) 家組,遴選具有兒(er) 童發展研究基礎、幼兒(er) 園教育改革和義(yi) 務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經驗的專(zhuan) 家,2021年8月底前,完成對實驗區教育行政幹部、教研員、試點園(校)長及部分教師的專(zhuan) 項培訓。11月底前完成第二批實驗區有關(guan) 人員培訓。建立省、市、縣、中心校四級培訓體(ti) 係,逐步實現有關(guan) 教師培訓全覆蓋。


  (三)總結經驗,全麵鋪開。在研究分析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成效,梳理總結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全省全麵推行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建立幼小協同合作機製,加強在課程、教學、管理和教科研等方麵的研究合作。


  (四)完善政策,健全機製。係統總結本地區實踐經驗成果,完善幼小銜接政策舉(ju) 措,加強幼兒(er) 園和小學深度合作,提高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建立省、市、縣、中心校聯合教研製度,加強業(ye) 務指導,及時研究解決(jue) 教師在幼小銜接實踐中的困惑問題,2023年底前完成。


  七、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幼小銜接是一項係統工程,各級教育部門要充分認識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意義(yi)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研究製訂本地幼小科學銜接具體(ti) 實施方案,切實把幼小銜接工作納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nei) 容,統籌各方資源,提供經費支持,確保幼小銜接工作取得實效。


  (二)強化部門協同。省教育廳將會(hui) 同公安、民政、市場監管等部門,製定專(zhuan) 項治理工作方案,明確治理步驟,細化工作分工,壓實部門責任,並建立治理情況定期通報製度。各地要嚴(yan) 格落實工作製度,紮實開展摸底排查,對接收學前兒(er) 童違規開展培訓的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嚴(yan) 肅查處,並將結果向社會(hui) 公布。


  (三)建立工作推進機製。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整合專(zhuan) 業(ye) 資源,發揮教科研部門和專(zhuan) 家在指導教育教學實踐、促進教師專(zhuan) 業(ye) 成長等方麵的作用,加強幼小銜接科學研究。對成績突出的小學、幼兒(er) 園和教師給予表彰獎勵,並作為(wei) 小學、幼兒(er) 園評優(you) 評先和教師職稱晉升的重要依據。


  (四)加強宣傳(chuan) 引導。各地要加大社會(hui) 宣傳(chuan) 力度,利用多種媒體(ti) 宣傳(chuan) 科學做好幼小銜接的重要意義(yi) 和有效途徑,及時總結推廣典型案例和經驗做法,樹立科學導向,引導家長自覺抵製違背兒(er) 童身心發展規律的行為(wei) ,支持和參與(yu) 幼小銜接工作,形成良好的社會(hui) 氛圍。



河南省各地市(縣)幼小銜接專(zhuan) 項舉(ju) 報電話



責任編輯:李達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