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暴雨中,師生守衛校園溫暖路人

發布時間:2021年07月23日18:13 來源:光明日報

  7月16日以來,受極端天氣影響,河南等地持續遭遇強降雨,鄭州、新鄉(xiang) 、焦作等城市發生嚴(yan) 重內(nei) 澇。暴雨中,不少衝(chong) 鋒在前的身影奔赴在防汛抗洪的路上,堅定而熠熠發光。其中,很多學校的教職員工、青年學生,也堅守在防汛抗洪一線,同社會(hui) 力量一起,開展了一場可歌可泣的搶險救災行動。


  《我和我的祖國》溫暖回家路


  7月20日,鄭州東(dong) 站,暴雨如注。列車停運,站內(nei) 停電。焦灼、悲觀的情緒在滯留的人群中彌漫開來。


  此時,大廳裏傳(chuan) 來一首悠揚動聽的《我和我的祖國》。一曲終了,隻餘(yu) 一片安靜。


  曲終人不散,旅客們(men) 不斷要求“加演”:“再來一首!”


  原來,這是鄭州市鄭東(dong) 新區永平路小學“和美之聲”管樂(le) 團當日從(cong) 上海展演歸來,因暴雨滯留車站,為(wei) 了撫慰滯留乘客慌亂(luan) 的心,師生們(men) 就地演奏,為(wei) 大家加油打氣。


  從(cong) 《歌唱祖國》到《我和我的祖國》,有人打開手機的手電筒,跟著小聲哼唱:“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裏,都流出一首讚歌……”


  “旋律激昂,鏗鏘有力,這是我聽過最動聽的版本。”親(qin) 曆現場的一名旅客說,這場臨(lin) 時演出有著偉(wei) 大的力量。這歌聲裏,有溫暖人心的力量,有團結一心的勇氣,更有戰勝災害的信心。


  由於(yu) 持續強降雨天氣,多條途經鄭州地區的列車運行受到影響,K227次列車於(yu) 7月19日16時30分,從(cong) 鄭州站出發開往蘭(lan) 州,列車在車站停靠超40個(ge) 小時。


  “735人被困車廂,21日斷糧斷水,請求緊急救援!”


  越是大災大難,越要守望相助。7月21日,河南應用職業(ye) 技術學院的師生得知情況後,第一時間組織應急物品緊急馳援。


  “由於(yu) 暴雨突發,各大超市方便麵和純淨水均出現嚴(yan) 重短缺,我們(men) 冒雨涉水挨家挨點購買(mai) 了20餘(yu) 箱火腿腸、麵包、餅幹、礦泉水等物資,緊急送到乘客手中。”該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蔣清民說。


  在河南鞏義(yi) 市,7月22日淩晨1點,鄭州商學院正在有序安置成都—青島K206次列車的1050名旅客,他們(men) 來自全國各地,因暴雨受困在這裏已經超過20個(ge) 小時。


  鄭州商學院為(wei) 滯留旅客提供了宿舍和免費食物補給,還緊急采購食材,煮雞蛋熬粥,準備了一個(ge) 通宵,為(wei) 旅客免費提供了1100份熱騰騰的早餐。


  “學校很溫暖,學生很貼心,我們(men) 很感動,這一次經曆永生難忘。”旅客石立敏感動地說。


  在抱著嬰兒(er) 出行的王女士看來:“在河南,無論走到哪兒(er) ,都是帶孩子的優(you) 先。雖然路程遠,滯留時間長,我們(men) 卻感到了滿滿的溫暖。”


  青年學子保衛家園義(yi) 不容辭


  自發搜集救援信息、整理自救措施、衝(chong) 鋒校園一線全力搶險……河南籍大學生們(men) 通宵在線整理待救援人員信息,讓有用的信息流轉、對接起來。


  一個(ge) 名為(wei) 《待救援人員信息》的在線文檔在朋友圈刷屏,這是民間救援組織進行救援信息收集的在線表格。在24小時內(nei) ,該文檔從(cong) 最開始的一個(ge) 需求表格,變成了“多用途”的民間抗洪資源對接平台。


  這個(ge) 文檔的發布者,是上海財經大學的研一學生Manto(化名),前不久她剛離開家鄉(xiang) 河南,前往外地讀書(shu) 。她和同學在朋友圈發布想為(wei) 家鄉(xiang) 做的事後,立即有30多名同學參與(yu) 進來。


  大家用在線文檔分工整理,待信息充足後,一部分同學負責核實救援信息,另一部分同學負責聯係被困人員和救援人員。後來,參與(yu) 編輯、維護文檔的人越來越多。


  “這次家鄉(xiang) 受災,我們(men) 應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整理繁雜的救援信息,為(wei) 救援工作提供準確有效的幫助。”Manto說。


  Manto並不是孤軍(jun) 奮戰。在上海實習(xi) 的河南新鄉(xiang) 職業(ye) 技術學院學生郭嘉毅看到新聞後,第一時間利用網上信息資源,實時掌握雨情、水情、災情。他還組織了省內(nei) 200餘(yu) 名網友搜集求救信息,同步進行整理和核對。


  郭嘉毅徹夜未眠,守在電腦前,每20分鍾就匯總一次最新的準確求救信息,通過線上共匯總求救信息3000餘(yu) 條,實時核對有效求救信息198條,在防汛救助部門的協助下,求救信息發出者已全部獲救。


  愛的力量在接力傳(chuan) 遞。河南理工大學融媒體(ti) 中心的馮(feng) 媛媛、齊浩然等人,組織20餘(yu) 名留校同學,將多渠道核對過的各類支援信息、預警信息整合成微信文章,在全網推送。這篇文章在朋友圈裏刷了屏,人們(men) 在點讚的同時,紛紛將自己核對過的各類信息分享到評論區,積極投身於(yu) 這支汛情信息網絡傳(chuan) 遞隊伍,準確傳(chuan) 播汛情信息,救助受災群眾(zhong) 。


  時教書(shu) 育人,如今搶險救人


  7月21日,漯河市湘江路涵洞,不少市民被積水所困,有孩子還在發著燒。


  得知消息,河南省漯河市第二實驗中學教師宋鵬程、張高峰立即帶著橡皮艇前往積水路段救援,運送了2個(ge) 多小時的行人後,水位終於(yu) 慢慢下降。他們(men) 又繼續帶著橡皮艇,去下一個(ge) 地點進行救援。


  “看到新聞報道後,我實在是坐不住了,作為(wei) 一名人民教師,我隻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宋鵬程說。


  張高峰說:“我是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哪裏需要,我就要站出來,衝(chong) 上去!”


  7月22日,安陽學院門前積水嚴(yan) 重、水流湍急。有車輛被困水中,車內(nei) 有三名人員,積水馬上就要沒過車頂,情況十分緊急。在參與(yu) 防汛的安陽學院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兩(liang) 個(ge) 小時的奮戰,三名被困人員被成功救出。


  在鄭州暴雨過後,黃河科技學院在東(dong) 門、西門掛出醒目標語:黃科院永遠是你們(men) 溫暖的港灣。在這裏,附近的居民可以免費領取飲用水。


  麵對洪水,河南警察學院學員聞“汛”而動,主動請纓,誌願服務,奔赴搶險第一線。暴風雨中,他們(men) 挺身而出的身影在救援的各個(ge) 角落定格,堅定地守護在有需要的人的身邊。“我是誌願者,我可以對受災群眾(zhong) 進行疏導,為(wei) 家鄉(xiang) 的抗洪防汛工作出一份力。”“我的家在這裏,守護鄭州就是守護家!”雨點打在學員臉上、身上,他們(men) 來不及擦一把,就按照分工井然有序地幹了起來。


  鄭州城建職業(ye) 學院位於(yu) 受災較為(wei) 嚴(yan) 重的鞏義(yi) 市米河鎮,學校因地勢較高受災較小。學校打開大門為(wei) 米河鎮、草店村及經過的受災群眾(zhong) 提供避難場地和飲用水等物資。該校教師尚冠羽用自己的無人機設備,飛行至康店鎮康南村,搜尋受困群眾(zhong) ,幫助群眾(zhong) 轉移,運送救災物資。


  在鄭州,部分高校醫護專(zhuan) 業(ye) 學生主動走上街頭,宣傳(chuan) 災後需要注意的衛生防疫事項:注意飲用水和食品衛生,不喝生水,不食用洪水接觸過的食物;注意個(ge) 人衛生,不接觸排泄物、垃圾、動物遺體(ti) ;防範蚊蟲叮咬……


  “災難之下,我們(men) 知識分子應該要有擔當。危險麵前,黨(dang) 員知識分子應衝(chong) 在第一線。”河南中醫藥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別榮海說,“大災以後易發生疫情。接下來,我們(men) 中醫藥大學要發揮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在災後重建、防範疫情等方麵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李達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