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首頁 > 高等教育 > 正文
時間就是生命 汛情就是命令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積極開展防汛救災工作

發布時間:2021年07月25日09:49 來源:河南高教

  

黨(dang) 委書(shu) 記王清義(yi) 主持召開防汛安全工作會(hui) 議


黨(dang) 委書(shu) 記王清義(yi) 現場指導救災工作


7月18日18時至21日0時,鄭州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7月20日16-17時鄭州市降雨量達201.9毫米,超過我國陸地小時降雨量極值,降雨造成鄭州市區嚴(yan) 重內(nei) 澇,多處路麵出現塌陷,市內(nei) 交通中斷,多處小區停水停電。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兩(liang) 校區災情嚴(yan) 重,辦公區域、家屬院(周轉房)、配電室、弱電間等不同程度進水,汛情緊急,兩(liang) 校區家屬院(周轉房)部分樓棟斷電,校園網中斷,自來水斷供。假期留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以及參加體(ti) 育訓練學生急需得到妥善安置。

7月22日,學校黨(dang) 委書(shu) 記王清義(yi) 主持召開防汛安全工作會(hui) 議,傳(chuan) 達學習(xi) 中央和省委關(guan) 於(yu) 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對全校防汛安全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安排,並對做好下一步防汛工作提出“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進一步排查安全隱患、進一步抓好防疫工作、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進一步加強輿論引導”五點要求。

王清義(yi) 的講話為(wei) 全校師生抗災救災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指明了方向。時間就是生命、汛情就是命令,校屬各單位積極響應,後勤服務中心、學生工作部學生處、黨(dang) 委保衛部保衛處、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校團委、信息化辦公室、體(ti) 育教學部、國際教育學院等部門聞令而動、聽令而行。


力度:後勤保障做實做細


副校長劉盤根指導防汛救災



後勤服務中心黨(dang) 總支成立“防汛應急及災後恢複工作隊”,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李權才任隊長,中心副主任吳峰光、朱立新、姚建斌任副隊長,下設防汛搶險、能源恢複、住宿安排、食物供應、醫療保障、環境保潔、公房修繕、統籌協調8個(ge) 工作小組,全麵負責搶險救災工作。22日上午,後勤防汛應急及災後恢複工作隊在龍子湖校區“樂(le) 水”園學生食堂一樓餐廳召開第一次全體(ti) 會(hui) 議,副校長劉盤根親(qin) 自帶隊指導搶險救災工作,全麵視察兩(liang) 校區校內(nei) 汛情,全力守護華水家園。

全力以赴保障餐飲。7月20日,由於(yu) 暴雨龍子湖校區民族餐廳內(nei) 進水,餐廳人員保障正常供餐的同時,采取措施堵水防汛,並連夜排水。7月21日中午接到被困學生宿舍學生未吃飯的消息,餐飲管理科緊急安排河南海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外購餅幹、麵包、礦泉水等食品,克服重重困難,用皮劃艇將食品送到被困學生手中。7月22日“樂(le) 水”園學生食堂海成餐廳開始向學生免費供應午餐、晚餐,讓學生吃上了熱乎乎的飯菜。

爭(zheng) 分奪秒排水除險。7月22日下午,修繕、能源幹部職工全體(ti) 出動,安排4台抽水泵,抽排龍子湖校區周轉房B21號樓附近積水,並檢查周轉房區域排水管道和化糞池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抽排花園校區家屬院7、8號樓地下室積水。至晚上8時,排水效果良好,水位降低10餘(yu) 公分,有效解決(jue) 了居住教工的盼解難題。

千方百計保障能源。能源管理科製定科學的停送電方案,第一時間對電力設施進行排水,在保證學生師生人身財產(chan) 安全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保證了兩(liang) 校區用電,並為(wei) 學校應急通訊提供了備用電源。修繕管理科及時處理花園校區家屬院6戶線路故障,保證安全用電。能源管理科及時檢查周轉房自來水加壓泵房,第一時間排水,恢複供水功能。同時,後勤服務中心協調灑水車,為(wei) 龍子湖校區周轉房住戶送水,滿足教工生活需求。

想方設法保障民生。後勤服務中心協調兩(liang) 校區生活區域超市的蔬菜、副食等生活必須品供應,滿足師生生活需要。截止7月22日下午,華水—蘭(lan) 考店和其他生活超市物資充足,商品齊全。7月23日早上,龍子湖校區“樂(le) 水”園學生食堂前,采購管理科組織貨源為(wei) 教工提供平價(jia) 蔬菜。

未雨綢繆宣傳(chuan) 防疫。“大災之後防大疫”,為(wei) 切實做好衛生防疫工作,校醫院通過微信群、公眾(zhong) 號等平台,普及注意飲用水衛生、做好防鼠防蠅滅蚊、預防血吸蟲病等衛生防疫知識,並將分區域開展校園全麵消殺工作。

眾(zhong) 誌成城守望相助。7月22日下午,龍子湖校區急需搶險沙袋,需要現場裝袋,聽聞消息的在校師生來到裝袋現場,瞬間完成300個(ge) 沙袋的填裝任務。校外愛心人士、校友不斷向我校捐贈物資,彰顯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精神。體(ti) 育教學部積極協調安置被困在校的集訓運動員,為(wei) 他們(men) 帶來物資和日常用品,解決(jue) 了他們(men) 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7月23日,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校文明辦聯合後勤服務中心組織師生黨(dang) 員開展“防汛搶險清潔家園”誌願服務活動,學校30個(ge) 二級黨(dang) 組織負責人帶領師生共計350餘(yu) 人,包括在校20餘(yu) 名在校留學生積極參與(yu) ,活動進行中不斷有教工和家屬自願加入到隊伍中。我校師生眾(zhong) 誌成城,守望相助,凝聚起防汛搶險救災的強大力量。


溫度:學生工作細致入微


學生工處、研究生院、校團委、各教學單位在學校黨(dang) 委的統一指揮調度下,堅決(jue) 落實中央、省委和校黨(dang) 委指示精神,抓細抓實各項防汛救災措施,始終把保障學生生命財產(chan) 安全放在第一位。


為(wei) 學生提供臨(lin) 時困難補助


深入學生了解情況。學生處第一時間與(yu) 各學院、暑期留人用工的各單位進行溝通,對留校的本科學生狀況進行逐一摸查,了解他們(men) 的人身安全情況、當前麵臨(lin) 的主要問題、急需解決(jue) 的困難,並予以協助解決(jue) 。

深入現場慰問學生。學生處組織各學院學生工作負責人、輔導員、誌願者第一時間到達學生受困現場,摸清受困學生數量,慰問並疏導學生情緒,提醒學生注意學習(xi) 汛期安全防護的相關(guan) 知識。研究生院密切關(guan) 注災情發展情況,及時通過導師與(yu) 學生保持聯係,積極開展心理疏導和幫扶救助工作,為(wei) 受困在樓內(nei) 斷糧的學生送上麵包純淨水等救助物資,使學生順利度過了難關(guan) 。國際教育學院積極開展對在校留學生的關(guan) 懷幫助工作,為(wei) 留學生送去食品、飲用水等生活物資。

及時啟動困難補助。學生處心係每一位學子,第一時間開通學生資助通道,對受災學生給予資助。要求各學院輔導員密切關(guan) 注受災學生情況,如學生家中因極端天氣受災嚴(yan) 重,第一時間聯係並說明情況,學校將按照一定標準發放臨(lin) 時困難補助。研究生院針對留校、公派外出研究生數量和所在位置(城市),有無受災和意外情況發生等情況的統計工作,並製定和推動落實相關(guan) 救助措施。

積極開展勞動教育。學生處積極組織動員留校學生協助學校進行義(yi) 務勞動,主動參與(yu) 到學校的汛後恢複工作中,協助裝填防汛沙袋300餘(yu) 個(ge) ,協助開展積水排澇,協助在危險地帶設置醒目隔離標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建立信息反饋機製。學生處為(wei) 確保學生安全,建立了“學校——學院——輔導員——學生本人”的四級信息反饋機製,確保第一時間了解每名學生的人身安全及家庭受災情況。研究生院堅持在校生“在校情況”和“健康狀況”日報製度,及時掌握在校研究生日常學習(xi) 生活狀況。研究生院根據學校部署,再次向各研究生培養(yang) 學院和全體(ti) 研究生導師發出通知,要求導師與(yu) 學生保持隨時聯絡。學生遇到困難要第一時間通報導師和學校,做到及時解決(jue) 。

深入開展“把災難當教材”教育。校團委積極借助網絡新媒體(ti) 優(you) 勢廣泛宣傳(chuan) ,為(wei) 同學們(men) 精心製作了一係列暖心、貼心的防護小貼士,為(wei) 身處華水、鄭州、河南受災地區的同學朋友們(men) 加油,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華水青年們(men) 紛紛主動捐款,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300元……大家積極通過微信和支付寶捐款,有的同學還進行二次捐款……一份份的捐款匯聚成涓涓細流,轉化為(wei) 緊急的物資,流往最需要它的地方。

學校團委積極引導大學生參與(yu) 災情搶救工作,到“雙報到”社區開展救助幫扶、誌願服務等活動,幫助社區群眾(zhong) 盡快恢複生產(chan) 生活。身處全國各地的華水青年紛紛響應,聞“汛”而動,衝(chong) 鋒在前,用熱血和奉獻築起了守衛中原的“青春堤壩”,助力打贏防汛救災保衛戰。國際教育學院趙海亮同學得知河南師範大學新聯學院有學生被困,及時聯係鄭州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近2000名學生被救出,其中100多人被困地下室,受到了鄭州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充分肯定。


速度:信息服務及時恢複


連夜商討校園網網絡恢複對策


由於(yu) 特大暴雨引起的積水帶來供電安全風險,圖書(shu) 信息大廈核心機房、第一生活區中轉機房和周邊通信基站先後停電,除家屬院運營商家庭光纖寬帶正常使用外,校園網絡和手機信號陸續中斷。

7月21日上午,信息化辦公室協調電信、移動、聯通、鐵塔,請求安排應急通信車和電源車進校,保障學校招生工作等基本通信需求。

7月21日傍晚,花園校區機房獲得電源保障。晚上20時,後勤5KW發電機開始為(wei) 2台核心設備供電,經緊急調整網絡,家屬區和辦公區網絡恢複暢通。

7月22日上午,第二生活區恢複供電後室外宏站陸續恢複運行,手機信號逐漸恢複。隨著機房服務器的相繼啟動,網站群係統、 OA辦公係統籌信息化應用係統恢複正常。

7月22日16時,後勤230KW大功率發電機開始為(wei) 第一生活區機房和中國聯通機房供電,聯通大部分室分信號恢複;全校教學辦公區的有線、無線局域網恢複;一卡通校內(nei) 通信恢複,因銀行專(zhuan) 線中斷無法圈存,可用存儲(chu) 款項正常充值。

7月22日19時,經努力協調,中國聯通派駐專(zhuan) 門技術人員,經過五個(ge) 小時的調優(you) 調整,實現校內(nei) 基站和固定電話的暢通。經和中國移動鄭東(dong) 分公司領導溝通,優(you) 先恢複家屬院附近移動基站的信號覆蓋。

截至23日中午12:00,兩(liang) 校區的有線網、無線網、固定電話網完全暢通,各運營商的4G/5G網絡基本暢通。在後勤服務中心等單位的密切配合下,在各運營商的友好協助下,經過信息化辦公室全體(ti) 人員的共同努力,實現了學校各級各類網絡通信和信息化應用的全麵恢複。


堅守:安全保衛毫不懈怠


不間斷巡視校園各處險情及水位


保衛處按照學校防汛安全工作會(hui) 議精神,在校黨(dang) 委統一部署下,全體(ti) 幹部職工堅守工作崗位,為(wei) 廣大師生築起安全屏障。

堅守崗位踐行安全。災情發生後保衛處全體(ti) 工作人員結束輪班休假,全天候堅守工作崗位。根據以往強降水天氣時的經驗,及時在易積水區域設置警戒線。校園東(dong) 北門積水後,及時開放西門,方便師生通行。冒雨出動通勤車,運送因災遇阻師生。

積極救助彰顯擔當。積極救助因災滯留校外人員,彰顯華水的社會(hui) 擔當。在龍子湖校區東(dong) 北門救助兩(liang) 名女子,救助遇阻外地遊客4人並提供食物和水,積極聯係各方為(wei) 他們(men) 提供食物及救援物資。協調學生家長入校尋找多日聯係不上的學生、協助尋找一位21世紀社區走失的老人。在龍子湖校區南門口設置臨(lin) 時插線板供因災滯留手機充電。協助營救一名困於(yu) 行政樓電梯的學生。

加強巡視確保安全。不間斷巡視校園各處險情及水位,在無任何防護裝備和器具的情況下,組織人員涉水巡查校園及教師周轉房區域水位。在教師周轉房樓下水中解答各位教師、家屬對校園周邊道路情況等疑問,安撫相關(guan) 人員情緒。水退後及時清理東(dong) 北門淤泥。

在校黨(dang) 委的堅強領導下,各職能部門、二級學院聞“汛”而動,積極貫徹校黨(dang) 委書(shu) 記王清義(yi) 提出的做好下一步防汛工作的五點要求,全力以赴投入到防汛救災工作中,黨(dang) 員領導幹部靠前指揮,廣大師生躬身入局,形成了抗災自救的強大合力。目前,廣大教職工生活、工作逐步恢複正常,留校學生學習(xi) 、生活有序,情緒穩定,家屬區、教學區水電保障順利有效,龍子湖校區88部電梯,已恢複使用40部,校車正常運行,餐飲正常供應,住宿服務安全,校園保潔消殺正在有序進行,捐贈救災物資全部分發到位……華水師生團結一心、眾(zhong) 誌成城,以實際行動彰顯了責任與(yu) 擔當,取得了抗擊暴雨災情的階段性勝利。

學校表示,下一步將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上級主管單位的有關(guan) 要求,根據校黨(dang) 委總體(ti) 部署要求,及時做好積水部位排水清淤、衝(chong) 洗消殺,確保校園環境安全衛生,進一步加強值班值守和應急保障,做好風險隱患排查,確保師生生命、財產(chan) 安全。



作者:通訊員:黃立赫 作者單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二審:高楊 三審:陳強 責任編輯:馬孝民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