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 深入推進“雙減”工作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答記者問

發布時間:2021年07月25日10:43 來源:教育部

  2021年5月21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第十九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減輕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意見》。教育部有關(guan) 負責人就《意見》有關(guan) 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請介紹一下《意見》出台的背景和過程。


  答:近年來,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各地深入開展減輕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以下簡稱“雙減”)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但現在義(yi) 務教育最突出的問題之一還是中小學生負擔太重,短視化、功利性問題沒有根本解決(jue) 。一方麵是學生作業(ye) 負擔仍然較重,作業(ye) 管理不夠完善;另一方麵是校外培訓仍然過熱,超前超標培訓問題尚未根本解決(jue) ,一些校外培訓項目收費居高,資本過度湧入存在較大風險隱患,培訓機構“退費難”“卷錢跑路”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時有發生。這些問題導致學生作業(ye) 和校外培訓負擔過重,家長經濟和精力負擔過重,嚴(yan) 重對衝(chong) 了教育改革發展成果,社會(hui) 反響強烈。黨(dang) 中央對此高度重視,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戰略高度,對“雙減”工作作出了重要決(jue) 策部署,要求從(cong) 政治高度來認識和對待,從(cong) 體(ti) 製機製入手深化改革,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和健康成長。


  在《意見》起草過程中,起草組先後赴北京、上海等地進行實地調研,召開了部分省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同誌、中小學校長、教師、家長、專(zhuan) 家和培訓機構代表座談會(hui) ,摸清基本情況,並迅速梳理了近幾年來校內(nei) 學生減負工作,開展了10個(ge) 省份100個(ge) 區縣1.86萬(wan) 家培訓機構、68萬(wan) 名學生和74萬(wan) 名家長的大數據評估,對校內(nei) 和校外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深入分析。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認真做好研判,搞清因果鏈,理清責任鏈,弄清路徑鏈。《意見》的主要政策經過充分論證,廣泛吸收采納了各方的意見建議。《意見》經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第十九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於(yu) 近日印發。


  問:“雙減”工作的總體(ti) 思路是什麽(me) ?


  答: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著眼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強化學校育人主體(ti) 地位,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堅決(jue) 製止侵害群眾(zhong) 利益行為(wei) ,有效緩解家長焦慮情緒,構建教育良好生態。


  一是源頭治理。充分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堅持應教盡教,著力提高教學質量、作業(ye) 管理水平和課後服務水平,讓學生學習(xi) 更好回歸校園,在校內(nei) “吃飽”“吃好”,減少參加校外培訓需求。二是係統治理。不僅(jin) 聚焦在作業(ye) 和校外培訓兩(liang) 個(ge) 方麵,在加強課後服務、減輕考試壓力、完善質量評價(jia) 、營造良好生態等方麵同樣作出部署,係統推進、全鏈條推進“雙減”工作。三是綜合治理。建立“雙減”工作專(zhuan) 門協調機製,加強部門間統籌,集中組織開展專(zhuan) 項治理行動,形成有效工作合力,統籌學校、社會(hui) 、家庭力量形成三位一體(ti) 育人格局。四是依法治理。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yi) 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精神,在法律的框架內(nei) 明確各項政策,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理。


  問:“雙減”工作的總體(ti) 目標是什麽(me) ?


  答:“雙減”工作的總體(ti) 目標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方麵。在校內(nei) 方麵,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作業(ye) 布置更加科學合理,學校課後服務基本滿足學生需要,學生學習(xi) 更好回歸校園。在校外方麵,使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wei) 全麵規範,學科類校外培訓各種亂(luan) 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訓熱度逐步降溫。


  一年內(nei) 使學生過重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有效減輕,三年內(nei) 使各項負擔顯著減輕,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zhong) 教育滿意度明顯提升。


  問:如何減輕學生過重作業(ye) 負擔?


  答:作業(ye) 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必要補充。科學合理有效的作業(ye) ,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提升能力、培養(yang) 習(xi) 慣,幫助教師檢測教學效果、精準分析學情、改進教學方法。目前,一些學校還存在作業(ye) 數量過多、質量不高、功能異化等突出問題,既達不到溫故知新的效果,又占用了學生正常的鍛煉、休息、娛樂(le) 時間,“雙減”工作之一就是要減輕學生不合理的作業(ye) 負擔。


  教育部將“作業(ye) 管理”作為(wei) “五項管理”的重要內(nei) 容,印發了《關(guan) 於(yu) 加強義(yi) 務教育學校作業(ye) 管理的通知》,立足於(yu) 切實發揮好作業(ye) 的育人功能和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ye) 負擔,提出了十條具體(ti) 措施,並對各地落實情況開展了專(zhuan) 項督查。在總結以往工作基礎上,此次“雙減”工作提出的健全作業(ye) 管理機製、分類明確作業(ye) 總量、提高作業(ye) 設計質量、加強作業(ye) 完成指導等明確要求,旨在有效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ye) 負擔。一是減少作業(ye) 總量。通過健全作業(ye) 管理機製、完善作業(ye) 管理辦法、合理調控作業(ye) 結構、建立作業(ye) 校內(nei) 公示製度,堅決(jue) 防止學生書(shu) 麵作業(ye) 總量過多。二是提高作業(ye) 質量。通過係統設計符合年齡特點和學習(xi) 規律、體(ti) 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ye) ,布置分層作業(ye) 、彈性作業(ye) 和個(ge) 性化作業(ye) ,堅決(jue) 克服機械、無效作業(ye) ,杜絕重複性、懲罰性作業(ye) 。三是強化教師職責。通過教師切實履行好作業(ye) 指導職責,指導小學生在校內(nei) 基本完成書(shu) 麵作業(ye) 、初中生在校內(nei) 完成大部分書(shu) 麵作業(ye) ,並及時做好反饋、加強麵批講解、做好答疑輔導,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ye) 。四是減輕家長負擔。布置作業(ye) 或批改作業(ye) 屬於(yu) 學校教育的範疇,所以《意見》要求嚴(yan) 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ye) ,嚴(yan) 禁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ye) ,不給家長增加額外負擔。


  問:如何進一步提升課後服務水平?


  答:長期以來,義(yi) 務教育學校特別是小學“三點半”放學現象,帶來了家長因未到下班時間接孩子難問題,有的還因此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訓機構,增加了過重校外負擔,造成了“校內(nei) 減負、校外增負”,已經成為(wei) 了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的熱點問題。學校開展課後服務,可以有效解決(jue) 家長接送難、孩子沒地方去的問題;可以充分利用課後時間,提供豐(feng) 富多彩的服務內(nei) 容,為(wei) 學生提供學習(xi) 和發展空間;還有助於(yu) 更好地滿足學生個(ge) 性化發展需求,促進學生全麵健康成長。


  教育部積極推進課後服務工作,不斷健全完善課後服務有關(guan) 管理製度和保障機製。截至2021年5月底,全國共有10.2萬(wan) 所義(yi) 務教育學校開展了課後服務,6496.3萬(wan) 名學生、465.6萬(wan) 名教師參與(yu) 了課後服務。其中,城區學校覆蓋率為(wei) 75.8%,學生參與(yu) 率為(wei) 55.4%,教師參與(yu) 率為(wei) 62%,部分大城市課後服務學校覆蓋率超過90%,課後服務工作取得重要進展。與(yu) 此同時,部分學校的課後服務還存在著課後服務時間偏短、經費保障不到位、吸引力還不夠強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為(wei) 此,《意見》對加強課後服務提出保證服務時間、提高服務質量、拓展服務渠道等明確要求,旨在增強學生和家長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一是解決(jue) 家長上班時間無法接送的後顧之憂。延長課後服務時間,課後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於(yu) 當地正常下班時間,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提供延時托管服務,初中學校工作日晚上可開設自習(xi) 班。二是滿足學生個(ge) 性化需求。既可以通過課後服務時間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ye) ,又可以對學習(xi) 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xi) 輔導與(yu) 答疑,還可以為(wei) 學有餘(yu) 力的學生拓展學習(xi) 空間。另外,通過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科普、文體(ti) 、藝術、勞動、閱讀、興(xing) 趣小組及社團活動,豐(feng) 富學生的學習(xi) 生活。三是拓展課後服務資源。課後服務通過聘請退休教師、具備資質的社會(hui) 專(zhuan) 業(ye) 人員或誌願者提供,組織區域內(nei) 優(you) 秀教師到師資力量薄弱的學校提供服務,並充分發揮社會(hui) 資源,發揮好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校外活動場所在課後服務中的作用,讓學生享受到更多優(you) 質的課後服務資源。四是加大對課後服務教師和人員的激勵。通過統籌核定編製,配足配齊教師,使學校師資得到充足保障。通過製定學校課後服務經費保障辦法,將課後服務經費主要用於(yu) 參與(yu) 課後服務教師和相關(guan) 人員的補助,推行教師“彈性上下班”製,加強對參與(yu) 課後服務教師和人員的激勵。


  問:如何全麵規範校外培訓行為(wei) ?


  答:近年來,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教育部聯合相關(guan) 部門開展了校外培訓機構專(zhuan) 項治理,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仍有一些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jue) 。一是規模總量龐大。據統計,目前全國麵向中小學生的校外培訓機構數量十分巨大,已基本與(yu) 學校數量持平,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如果任其發展,將形成國家教育體(ti) 係之外的另一個(ge) 教育體(ti) 係,不僅(jin) 增加學生課外負擔和家長經濟負擔,還會(hui) 擾亂(luan) 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二是違法違規情況突出。由於(yu) 違法違規成本較低,導致無證無照機構屢禁不止,虛假宣傳(chuan) 、超前超標、亂(luan) 收費、與(yu) 中小學招生入校掛鉤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依然存在,機構倒閉、卷款跑路等事件時有發生,嚴(yan) 重損害人民群眾(zhong) 合法權益。三是被資本裹挾狀況嚴(yan) 重。近年來大量資本湧入培訓行業(ye) ,展開“燒錢”大戰,廣告鋪天蓋地,對全社會(hui) 進行“狂轟濫炸”式營銷,各種販賣焦慮式的過度宣傳(chuan) ,違背了教育公益屬性,破壞了教育正常生態。為(wei) 此,《意見》針對這些突出問題,主要提出了以下舉(ju) 措。


  一是堅持從(cong) 嚴(yan) 審批機構。《意見》要求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麵向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wei) 非營利性機構,對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改為(wei) 審批製。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意見》要求各地區分體(ti) 育、文化藝術、科技等類別,明確相應主管部門,分類製定標準、嚴(yan) 格審批。


  二是嚴(yan) 禁資本化運作。《意見》要求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yan) 禁資本化運作,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學科類培訓機構,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mai) 學科類培訓機構資產(chan) 。已違規的,要進行清理整治。


  三是建立培訓內(nei) 容備案與(yu) 監督製度。培訓機構主要采用的是自編材料,一些英語培訓機構使用境外教材。《意見》要求嚴(yan) 禁超標超前培訓,嚴(yan) 禁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從(cong) 事學科類培訓,嚴(yan) 禁提供境外教育課程,依法依規堅決(jue) 查處超範圍培訓、培訓質量良莠不齊、內(nei) 容低俗違法、盜版侵權等突出問題。教育部將出台《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材料管理辦法》,對培訓材料管理提出要求。


  四是嚴(yan) 控學科類培訓機構開班時間。《意見》要求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


  五是學科類收費納入政府指導價(jia) 。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wei) 非營利性機構後,對其收費納入政府指導價(jia) 管理,由各地政府科學合理確定計價(jia) 辦法,明確收費標準,首先在試點地區實行,之後逐步在全國範圍內(nei) 推廣。


  針對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方麵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國家將進一步完善相關(guan) 法律法規和製度。


  問:如何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確保學生在校內(nei) 學足學好?


  答: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外負擔,不僅(jin) 要嚴(yan) 格管理校外培訓機構,更要提高學校教育質量,讓學生在校內(nei) 學足學好,緩解社會(hui) 焦慮,降低家長送孩子參加校外培訓的衝(chong) 動。《意見》明確提出以下舉(ju) 措:


  一要擴大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資源。推進均衡發展,縮小城鄉(xiang) 、區域特別是同一區域校際差異,對於(yu) 減輕學業(ye) 負擔起到了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截至2020年底,全國累計有26個(ge) 省份整體(ti) 通過國家督導評估認定,2809個(ge) 縣(市、區)實現縣域義(yi) 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占全國縣級行政單位總數的約96.8%。《意見》要求通過積極開展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創建工作,促進新優(you) 質學校成長,積極推進集團化辦學、學區化治理和城鄉(xiang) 學校共同體(ti) 建設,擴大優(you) 質教育資源。同時,做強做優(you) 免費線上學習(xi) 服務,提供高質量的專(zhuan) 題教育資源和覆蓋各年級各學科的學習(xi) 資源,擴大優(you) 質教育資源的使用率和覆蓋麵。


  二要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要向“45分鍾”要效率。教育部積極加強教育教學頂層設計,開展了基礎教育國家級優(you) 秀教學成果評選及推廣應用工作,成立了首屆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hui) ,加強對各地的指導,著力完善教育教學政策保障體(ti) 係。《意見》要求教育部門指導學校健全教學管理規程,提升學生在校學習(xi) 效率。學校要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嚴(yan) 格按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做到應教盡教。


  三是降低考試壓力。針對當前義(yi) 務教育階段考試次數過多、考試形式單一、考試質量不高和“唯分數”傾(qing) 向等問題,《意見》要求學校不得有提前結課備考、違規統考、考題超標、考試排名等行為(wei) ,考試成績呈現實行等級製,降低學生的考試壓力。教育部正在研製考試管理相關(guan) 文件,對此作出進一步部署。此外,學生本人也要樹立積極正確的學習(xi) 態度,養(yang) 成良好的學習(xi) 習(xi) 慣,掌握必要的減壓方法。父母在家庭生活中要為(wei) 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和睦的家庭氛圍,引導孩子樂(le) 觀向上、積極進取,正確麵對考試中的得失。


  四是嚴(yan) 肅查處教師校外有償(chang) 補課。教師校外有償(chang) 補課雖是個(ge) 別不良現象,但嚴(yan) 重影響了教師整體(ti) 形象,必須采取“零容忍”態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健全教師日常監管機製,完善教師師德師風考評體(ti) 係,不斷提高教師職業(ye) 素養(yang) 。《意見》要求加大教師校外有償(chang) 補課查處力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直至撤銷教師資格,形成警示震懾,切斷課外違規補課等經濟鏈條。同時,嚴(yan) 禁校外培訓機構聘用在職教師,一經發現,堅決(jue) 吊銷辦學許可證。


  問:家長和社會(hui) 如何配合做好“雙減”工作?


  答:學校要建立家庭教育領導和協調機製,規範設立家長學校,健全日常運行機製,配備家庭教育指導專(zhuan) (兼)職隊伍,加強專(zhuan) 業(ye) 知識培訓。要通過家長課程、父母大講堂等方式,以線上線下等形式,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谘詢和輔導,引導家長掌握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家長與(yu) 學生朝夕相處,是孩子言傳(chuan) 身教的老師,履行好法定監護職責至關(guan) 重要。一是密切家校聯係。積極參加家長會(hui) 、家長學校,主動與(yu) 教師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xi) 和身心狀況,製訂有針對性的家校聯動教育方案,構建和諧家校關(guan) 係。二是更新育兒(er) 觀念。了解孩子的身心成長規律,提升自身育人素質和能力,理性規劃孩子未來發展方向,不盲目送孩子參加校外培訓。三是融洽家庭氛圍。細心關(guan) 注孩子思想情緒變化,傾(qing) 聽孩子心聲,做孩子的朋友,形成良好溝通互動模式,幫助孩子排憂解難。四是要指導學生合理用好在家時間。督促孩子按時就寢,確保充足睡眠。適度安排家務勞動,加強體(ti) 育鍛煉,開展親(qin) 子閱讀等。加強孩子網絡行為(wei) 監管,及時發現、製止和矯正孩子網絡沉迷行為(wei) 。


  社會(hui) 是教育的大環境,要發揮各方資源力量,為(wei) 學生開拓視野、全麵發展、實踐鍛煉提供重要平台。一是提供校外活動場所和資源。青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研學實踐教育基(營)地、博物館等各級各類校外活動場所,要堅持公益性原則,增加開放時間,特別是下午三點半之後、周末、寒暑假等,要向中小學生開放。二是探索社區教育服務。社區要建設學生活動中心,為(wei) 學生在課後時間參與(yu) 社會(hui) 實踐、社團活動、誌願服務提供活動場所。三是宣傳(chuan) 科學教育理念。各類新聞媒體(ti) 要積極宣傳(chuan) 科學育人理念,努力破除“搶跑文化”等功利現象,不炒作考試成績排名和升學率,營造良好社會(hui) 育人氛圍。


  問:為(wei) 什麽(me) 選取一些地區開展試點工作?試點的主要內(nei) 容和要求是什麽(me) ?


  答:“雙減”工作牽涉麵廣,十分複雜,為(wei) 此選取北京、上海等九個(ge) 地區作為(wei) 試點。一是因為(wei) 試點地區影響相對較大,關(guan) 係全局成效。二是因為(wei) 試點地區開展“雙減”已有一定的工作基礎。三是先行先試有利於(yu) 降低改革成本,通過部分地區的試點工作,可以積累經驗、發現問題,為(wei) 後期在全國逐步推廣提供可借鑒、可複製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案例。


  試點地區在全麵落實“雙減”工作要求的基礎上,主要針對以下三方麵問題進行試點。一是對現有線上線下學科類培訓機構要全麵排查,重新審核登記,解決(jue) 過多過濫的問題;二是可探索適當引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yu) 課後服務,由教育部門負責組織遴選,供學校選擇使用,並建立評估退出機製;三是強化培訓收費監管,將學科類培訓納入政府指導價(jia) ,通過第三方托管、風險儲(chu) 備金等方式,對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進行風險管控,預防“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發生。


  問:如何確保“雙減”工作取得實效?


  答:“雙減”工作是一項係統工程,涉及眾(zhong) 多利益群體(ti) ,涉及眾(zhong) 多部門職責,必須由黨(dang) 委和政府高位統籌、各部門通力合作,才能確保各項舉(ju) 措切實落地。一是加強黨(dang) 對“雙減”工作的領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dang) 委和政府要把“雙減”工作作為(wei) 重大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省(自治區、直轄市)黨(dang) 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重點任務。二是明確部門工作責任,對涉及“雙減”工作的各部門提出了明確工作要求,健全相關(guan) 部門責任落實機製,做到分工明確、各盡其責、協調配合。三是強化督促檢查和宣傳(chuan) 引導,將落實“雙減”工作情況及實際成效,作為(wei) 督查督辦、漠視群眾(zhong) 利益專(zhuan) 項整治和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jia) 的重要內(nei) 容。建立責任追究機製,對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的地方、部門、學校及相關(guan) 責任人要依法依規嚴(yan) 肅追究問責。


責任編輯:李達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