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持續的降雨天氣,對師生生命財產(chan) 安全和教育教學造成了影響,平頂山市教體(ti) 局把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與(yu) 防汛救災有力結合,強化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六個(ge) 一”紮實推進,積極應對主汛期強降雨天氣,全力做好防汛工作,在實踐中錘煉黨(dang) 性、檢驗學習(xi) 成效。
思想再提一度,下好防汛“先手棋”。印發做好強降雨防範應對工作通知,從(cong) 思想、責任、預案、隊伍、處置入手,築牢“五道防線”。堅決(jue) 、全麵、準確、深入落實省教育廳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啟動防汛應急響應機製,製定防汛任務清單,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措施,精細安排部署,確保責任明確、措施到位。各單位班子成員主動到前線、上火線,下沉基層解決(jue) 問題、把關(guan) 驗收,不留盲點、不漏空擋。各學校開展應急演練,及時檢驗防汛搶險預案的可行性和實際效果,增強作戰經驗。
排查再加一碼,用好防汛“顯微鏡”。聚焦每處風險和隱患點,堅持下雨前、下雨中、下雨後持續排查隱患,汛情越大,排查越密,堅決(jue) 將安全隱患消滅於(yu) 初期、消滅於(yu) 萌芽。防汛應急響應期間,對重點區域、重點部位做好“關(guan) ”“停”“轉”“撤”“巡”工作,切斷低窪地區室內(nei) 外電源,密切監視危險化學品存儲(chu) 場所,落實相應處置措施。各學校全覆蓋、地毯式摸排可能受災點位,逐一形成台賬。對防汛物資、應急隊伍、值班車輛進行再落實,加強對在建校舍工地的巡查,特別對圍牆、廁所、樓舍、雨箅子、地下室、低窪處等地方、隆起塌陷地麵、受損管線、損失嚴(yan) 重的部位加強巡檢,科學應對汛情,提升防範能力。
準備再全一點,備好防汛“救護車”。局機關(guan) 成立5支共40人的搶險突擊隊,各學校成立不少於(yu) 10人的搶險救援隊,保持通訊暢通,進入待命狀態,隨時準備趕赴汛情險地開展搶險救援。局機關(guan) 組織20名防汛突擊力量和2台車輛進行備勤和值守,準備救生衣、編織袋、對講機等防汛物資8個(ge) 品種316件,各學校按“寧可備而不用,不能用而無備”原則,保證應急物資備的足、運的出,隨時準備應對緊急情況。
值班再緊一扣,點亮防汛“長明燈”。加強值班值守,時刻繃緊安全弦,各單位防汛工作領導小組24小時運轉,及時掌握信息、發布指令,調整完善工作方案;主要負責同誌親(qin) 自坐鎮指揮,統籌本轄區、本學校防汛工作;班子成員按照網格化管理分工帶隊到分包學校、分包區域檢查督導防汛工作,掌握一線汛情發展態勢,把握防汛工作的主動權。
宣傳(chuan) 再深一層,吹響防汛“大喇叭”。各級教育部門、各學校充分利用新媒體(ti) 宣傳(chuan) 矩陣及時發布預警和汛情、險情信息,提醒廣大師生、家長注意汛期安全,督促家長履行好監護責任,防止出現未成年學生溺水、雷擊、觸電等安全事故。
督查再嚴(yan) 一分,守好防汛“責任田”。平頂山市教體(ti) 局成立10個(ge) 督導組,由局領導班子帶隊,按照“網格化”分工,到聯係縣(市、區)和分包學校,下沉一線進行督導檢查,協助基層單位解決(jue) 問題,把關(guan) 驗收,確保各項防汛措施貫徹到基層,落實到一線,堅決(jue) 嚴(yan) 防死守防汛重點部位、重點場所、重點環節不出紕漏、不出問題。
(教育時報記者:王星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