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濟源教育事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之年。濟源示範區教體(ti) 局牢固樹立“項目為(wei) 王”理念,積極克服疫情汛情疊加影響,搶時間、趕進度,抓落實、保質量。
8月底,繼濟源市玉川路小學、濟源市天壇路小學新建教學樓相繼交付使用後,濟源市濟水一中3號主教學樓的交付使用,創下了“鏖戰一百天、建成三棟樓”的濟源教育項目建設速度新紀錄,標誌著濟源示範區教育局在民生大考麵前,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濟源2021年三大民生項目落地,為(wei) 濟源當地城區義(yi) 務教育擴容提質、均衡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全力助推教育高質量發展。
記者了解到,玉川路小學和天壇路小學分別於(yu) 2010年、2013年建成使用,隨著濟源中心城區人口的逐年增加,學校學位飽和,無法滿足、承載周邊適齡兒(er) 童入學需求,群眾(zhong) 呼聲大;建於(yu) 上世紀80年代的濟水一中,所有建築為(wei) 磚混結構,整體(ti) 建築抗震能力弱,房屋老化嚴(yan) 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險情就是命令!濟源示範區經過多次磋商、研究,決(jue) 定三大民生工程於(yu) 2021年春季學段相繼開工建設,總投資6100萬(wan) 餘(yu) 元、建築麵積1.8萬(wan) 餘(yu) 平方米,具體(ti) 包含濟水一中3號主教學樓、玉川路小學和天壇路小學新建教學樓。近日,記者在濟源示範區教體(ti) 局的工作中探尋“濟源速度”的關(guan) 鍵因子。
強化要素保障,建立高效推進機製
建立項目建設專(zhuan) 班機製。成立教育項目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和工作專(zhuan) 班,主要領導靠前指揮、協調作戰,解決(jue) 重點難點問題;項目辦專(zhuan) 職專(zhuan) 責、駐點辦公,全力保障工作落實。建立項目分包機製,實行“一個(ge) 項目、一個(ge) 專(zhuan) 班、一套機製”的項目建設辦法,確保三個(ge) 項目“同步開工、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
“今年5月15日,教體(ti) 局成立專(zhuan) 班並進駐了濟水一中的工作現場,5月19日施工單位進場,5月22日,監理單位進場……”濟水一中改擴建項目負責人溫永軍(jun) 說,“隨著項目各工作單位的相繼入場,項目建設工作順利動工。特別是在拆遷補償(chang) 過程中,部分群眾(zhong) 提出不合理要求。正是專(zhuan) 班同誌多次和群眾(zhong) 積極溝通,化解了矛盾,確保了項目的順利施工。”
建立項目建設會(hui) 商機製。會(hui) 同財政、發改、住建、城建、交通、衛生等部門,建立項目建設定期會(hui) 商機製,研究項目建設過程中規劃審批、資金撥付、物資運輸、疫情防控等難點堵點問題,做到隨時發現、隨時匯報、隨時研究、隨時解決(jue) ,保障項目建設按照既定時間節點進行。
建立項目建設全方位保障機製。按照全市“一盤棋”要求,建立教體(ti) 局、市直學校、中心校三級聯動機製,上下一心齊動員,全力以赴做好資金、人員、物資等要素保障,定期到項目工地慰問鼓勵,使教體(ti) 係統成為(wei) 項目建設真正意義(yi) 上的大後方。
濟水一中項目監理單位工作人員苗東(dong) 進介紹說:“我們(men) 根據教體(ti) 局提出的各項建設要求,從(cong) 項目一開始就做了科學安排——倒排工期、不斷優(you) 化施工方案、配足人員機械、交叉施工……今天的喜人成績,就是前期工作安排的見證。”
建立掛圖作戰機製。麵對項目建設時間緊、任務重、社會(hui) 關(guan) 注度高的現實狀況,嚴(yan) 格落實項目建設責任製,實行“掛圖作戰”,倒排工期,集中人物力,一方麵實行“白加黑”工作法,搶時間;另一方麵創新性地實行項目施工“劃片包區作業(ye) ”“流水線作業(ye) ”,趕進度,確保項目早建成早使用。
強化服務措施,克服疫情汛期影響
加強應急管理服務。麵對疫情防控和汛期災害的雙重考驗,教體(ti) 局項目辦積極完善項目建設應急管理方案,加強物資儲(chu) 備調配,充實管理服務人員力量,根據形勢及時啟動應急反應機製,確保項目建設安全有序高效推進。
積極克服汛情影響。防汛期間加強隱患排查,製定應急預案,強化安全應急處置;督促施工單位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搶晴天、抓陰天、戰雨天,加強工序銜接,保證施工不間斷。
嚴(yan) 格落實疫情防控。認真做好項目施工人員核酸檢測、返崗信息排查、個(ge) 人健康情況登記、生產(chan) 生活區域消殺、衛生防疫知識宣傳(chuan) ,對所有進出入項目工地的人員進行掃碼、測溫、跟蹤管理,織牢項目建設工地疫情防控網,有效降低疫情防控風險,做到疫情防控和項目建設“兩(liang) 不誤”。
“因疫情,施工人員和材料組織比較困難,又遭遇汛情,剛打完樁基就遭遇連續暴雨,我們(men) 不僅(jin) 要協助防汛,還要保障施工安全。一方麵建議施工方在濟源市內(nei) 招收專(zhuan) 業(ye) 人員,保證施工力量。另一方麵,為(wei) 確保原材料能盡快進場,我們(men) 積極與(yu) 相關(guan) 部門協調溝通,在確保疫情防控安全的條件下,組織車輛人員到高速服務區進行材料的調運。通過緊盯項目流程,克服各種不利因素,搶工期,抓質量,保進度,圓滿完成教體(ti) 局黨(dang) 組交給的任務。”教體(ti) 局項目辦負責人翟利紅同誌回憶說。
強化質量監管,打造民生樣板工程項目建設“加速跑”,民生工程“鑼鼓密”
省委發出項目建設“最強動員令”後,濟源在項目建設攻堅戰中打的一次漂亮攻堅戰——
項目建設監管全覆蓋。嚴(yan) 格落實項目建設“三全”措施,即全天候進駐工地,全過程把控質量,全方位落實管控措施。教體(ti) 局項目辦有關(guan) 工作人員堅持全程“蹲點”工地,做好監理方、設計方、施工方和學校之間的溝通聯係,進行全過程監督、全過程管理,抓安全,促進度,保質量。
嚴(yan) 把項目建設材料關(guan) 。嚴(yan) 格招投標程序,對項目建設使用的主材,組織監理方、施工方及校方對樣品外觀、規格、型號以及廠家等進行質量、價(jia) 格比對,確保優(you) 質優(you) 價(jia) ;對項目建設使用的其他材料則本著“隻推薦、不指定”原則,通過市場調研,詢價(jia) 遴選,做到“貨比三家”、優(you) 中選優(you) ,杜絕殘次品,確保質量。
嚴(yan) 把項目建設驗收關(guan) 。嚴(yan) 格規範報驗製度、報驗程序和報驗手續,嚴(yan) 格按施工標準、施工程序、施工工藝和施工節點進行工程質檢驗收,堅決(jue) 做到不交底不施工、不驗收不施工、不整改不施工。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教體(ti) 局項目建設指揮部協同監理單位,對施工教育民生實事項目建設內(nei) 容進行不間斷巡查,特別是對材料、工藝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是否規範施工進行驗收複核;對存在問題的則無條件要求返工整改,確保把項目建成精品工程、樣板工程,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民生答卷。
項目建設“加速跑”,民生工程“鑼鼓密”。教育民生實事項目建設“濟源加速度”,是濟源在項目建設攻堅戰中打的一次漂亮攻堅戰。
(教育時報記者:王強東(dong) 通訊員:孔建設)
濟水一中建設中
即將竣工的天壇路小學
新建成的玉川路小學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