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首頁 > 學校思政 > 正文

信陽農林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堅持“六化”引領 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

發布時間:2021年10月19日17:53 來源:信陽農林學院

  信陽農(nong) 林學院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溯源於(yu) 2003年設置的人文社會(hui) 科學部。2015年,從(cong) 人文社科部分離出來,單獨成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2019年,更名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學院。


  一、堅持“六化”引領   推進管理創新


  在多年辦學曆程中,學院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wei) 根本任務,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yu) 研究為(wei) 首要任務,積極開展馬克思主義(yi) kaiyun体育官方网页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近年來,信陽農(nong) 林學院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銳意進取,改革創新,以“六化”為(wei) 引領(工作學習(xi) 化、學習(xi) 習(xi) 慣化、教學科研化、科研服務化、管理創新化、創新成。果化),統籌推進學院黨(dang) 建、教學、科研、管理、社會(hui) 服務五位一體(ti) 建設,不斷提高學院建設水平和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水平。


  二、加強製度建設  深化協同育人


  為(wei) 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央辦公廳《關(guan) 於(yu) 加強新時代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建設的意見》,學校先後出台了《信陽農(nong) 林學院貫徹落實教育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實施方案》《信陽農(nong) 林學院校級領導聯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製度》《信陽農(nong) 林學院建立一線規則工作實施方案》《信陽農(nong) 林學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意見》等有關(guan) 文件,探索思政課程與(yu) 課程思政有機結合,將思政課教師與(yu) 各學院進行課程思政對接,共建“課程思政”樣板課程48門,理順思政課教學工作機製,從(cong) 製度層麵細化思政課具體(ti) 措施,確保上級文件精神落實落細落到位。


黨(dang) 委書(shu) 記餘(yu) 作斌講思政課


校長邢勇講思政課


  三、落實“三進”工作  構建三全育人機製


  近年來,學校黨(dang) 委理論學習(xi) 中心組多次召開思政工作會(hui) ,堅持地方性、應用型辦學定位,以“強農(nong) 興(xing) 農(nong) ”為(wei) 己任,注重學生的“三農(nong) ”情懷教育,培養(yang) “一懂兩(liang) 愛”高素質技術應用型人才。舉(ju) 辦專(zhuan) 題學習(xi) 研究思想政治理論課會(hui) 議50餘(yu) 次,持續推進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最新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從(cong) 校級領導到中層幹部講思政課共計180餘(yu) 人次,其中校級領導70餘(yu) 人次,全校上下已形成領導幹部帶動、思政課教師主動、專(zhuan) 業(ye) 課教師聯動的層級育人工作機製,三全育人的工作成效正逐步顯現。


青年教師教學競賽




  四、建強師資隊伍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加大引進和內(nei) 培相結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一是通過公開引進專(zhuan) 職教師,不斷壯大思政教師隊伍。嚴(yan) 格按照教育部規定的師生比1:350比例配備思政課專(zhuan) 任教師。二是堅持“八個(ge) 相統一”,貫徹OBE教育理念。改革課堂教學生態,將教學督導關(guan) 口前移,持續推進集體(ti) 備課。開展“六備”(備大綱、備教材、備教案、備學生、備課件、備教法)集體(ti) 教研活動,著力打造“三個(ge) 課堂”(理論課堂、實踐課堂和網絡課堂)。三是通過以賽促練、以練促教,不斷提升思政課教育教學能力。先後有3人獲全省教育係統教學技能競賽(大學思政)一等獎,多人獲河南省教學技能競賽二等獎等獎勵,學院教師參與(yu) 國家社會(hui) 科學基金項目多項,主持省部級項目10餘(yu) 項,及地廳級項目30項。四是創新課程考核方式,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將實踐調研、成果展演等指標要素納入平時成績考核,采用手機考試優(you) 化課程考核,實施在線無紙化綠色考試。


組織教師實踐教學


與(yu) 北京大學馬院共建實踐基地


  五、深化實踐教學  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學院利用信陽市位於(yu) 大別山革命老區紅色資源富集的優(you) 勢,弘揚大別山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先後與(yu)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河南農(nong) 業(ye) 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劉鄧大軍(jun) 渡淮紀念館、桐柏革命紀念館等多家單位共建了十餘(yu) 個(ge) 實踐教學基地,為(wei) 農(nong) 林學院的1.7萬(wan) 餘(yu) 名莘莘學子走出校園、接受紅色教育提供了成長空間。


  近年來,學校與(yu) 信陽市委共建信陽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積極推動信陽市公共治理水平的提升。學院利用“一體(ti) 兩(liang) 翼”(“一體(ti) ”: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工程,“兩(liang) 翼”指紅色文化研究項目和綠色發展研究項目)多平台多基地,承辦了大別山區第一屆、第二屆“鄉(xiang) 村振興(xing) 論壇”、信陽市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談會(hui) 、國稅係統幹部培訓班等培訓活動,參加了河南省高校智庫聯盟成果發布會(hui) 和“中原智庫論壇”等。學院立足大別山革命老區,成立有馬克思主義(yi) 研究中心、信陽市大中小思政課研究會(hui) 、青年教師馬克思主義(yi) 研究會(hui) 等研究機構,發揮智庫作用,建言獻策,資政育人,為(wei) 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李達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