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鞏固校外培訓機構整治成效,防止非法培訓機構死灰複燃,切實減輕學生校外培訓負擔,新蔡縣以“八化”管理為(wei) 抓手,建立健全校外培訓機構監管長效機製,有效緩解了學生課外負擔過重、群眾(zhong) 教育焦慮和教育負擔日益嚴(yan) 重問題,維護了青少年身心健康。
一是管理網格化。夯實鄉(xiang) 鎮、街道屬地管理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層層簽訂監管責任書(shu) 。二是排查常態化。采取定期與(yu) 不定期排查相結合,及時掌握校外培訓機構情況及信息,完善“黑白名單”製度。針對打擦邊球、由明轉暗的情況,張貼公告,發動群眾(zhong) 積極舉(ju) 報。三是溝通定期化。建立專(zhuan) 項管理例會(hui) 製度,每月召開專(zhuan) 題會(hui) 議,通報情況,安排任務。四是督查長期化。由縣教育局和相關(guan) 部門組成聯合督查組,每半年對各鄉(xiang) 鎮、街道的校外培訓機構整治情況進行一次全麵督查。五是問責經常化。縣紀委監委、縣督查局對監管工作落實情況時刻關(guan) 注掌握,隨時發現問題隨時通報並要求整改,避免問題積累積重難返。六是管理源頭化。與(yu) 各培訓機構負責人簽訂規範培訓行為(wei) 《承諾書(shu) 》,並及時組織學習(xi) 上級最新政策,嚴(yan) 明辦學紀律。七是宣傳(chuan) 大眾(zhong) 化。通過網絡、電視、校信通、專(zhuan) 家論壇等方式,引導學生和家長正確認知教育規律,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和人才觀,克服盲目攀比心理和對校外培訓機構的迷信。八是服務體(ti) 貼化。在全縣義(yi) 務教育學校全麵實施課後延時服務,進一步增強教育服務能力,減少學生家長因無法照顧子女而對校外培訓機構產(chan) 生的依賴思想。
(教育時報記者:薛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