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進一步鞏固拓展教育脫貧攻堅成果,加快鄉(xiang) 村振興(xing) 步伐,南陽市教育局近日出台《南陽市義(yi) 務教育控輟保學專(zhuan) 項行動工作方案》,依法保障適齡兒(er) 童少年接受義(yi) 務教育,確保“義(yi) 務教育有保障”。
控輟保學是教育脫貧攻堅“兩(liang) 不愁三保障”中義(yi) 務教育有保障底線目標的重要內(nei) 容,也是實現鞏固拓展教育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重要任務,事關(guan)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施,事關(guan) 未成年人權益保障,事關(guan) 社會(hui) 和諧穩定。南陽市教育局通過以法治輟、以質保學、以情勸學、以資助學等措施,完善控輟保學工作機製,實現“所有適齡兒(er) 童少年一個(ge) 不少全部入學、所有小學畢業(ye) 生一個(ge) 不少全部升入初中、所有在校生一個(ge) 不少全部得到鞏固”工作目標,不斷提高義(yi) 務教育普及程度,促進教育公平,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義(yi) 務教育。
健全義(yi) 務教育有保障長效機製。南陽市教育局聚焦重點地區、重點人群、重點問題,堅持精準施策,確保除身體(ti) 原因不具備學習(xi) 條件外,義(yi) 務教育階段適齡兒(er) 童少年“應入盡入”,對已輟學的學生,要加大勸返複學力度,確保輟學學生“應返盡返”,持續鞏固控輟保學攻堅成果,實現義(yi) 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動態清零。
確保適齡兒(er) 童少年“應入盡入”。南陽市要求各地各學校切實履行控輟保學法定職責,堅持免試劃片就近入學,健全以居住證為(wei) 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義(yi) 務教育入學政策,保障適齡殘疾兒(er) 童少年平等接受義(yi) 務教育的權利,認真細致做好隨遷子女入學和留守兒(er) 童、適齡殘疾兒(er) 童入學工作,確保義(yi) 務教育適齡兒(er) 童少年一個(ge) 都不少,全部接受義(yi) 務教育。
深入排查摸清學生底數。南陽市要求各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在開展“拉網式”大檢查的基礎上,再次核查疑似輟學學生,確保“一個(ge) 都不能少”。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會(hui) 同公安、司法、人社等部門組建工作專(zhuan) 班,組織開展控輟保學專(zhuan) 項行動。通過學籍管理係統與(yu) 戶籍管理係統的比對,摸清適齡人口就學底數;依據學籍及在校生名冊(ce) 對實際在校學生再次逐一現場核查,尤其把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下發的“三類”監測戶學生、6-15周歲學生作為(wei) 核查重點,全麵掌握學生在學情況,確保底子清、數據明。
堅持一人一案因人施策原則。南陽市各地各學校綜合運用感情的、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等多種方式開展勸返複學工作,堅決(jue) 防止輟學新增和反彈。對於(yu) 按時返校的學生,要求班主任務必第一時間了解原因,摸清情況,積極給予幫助,確保返校複學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對於(yu) 確屬輟學的學生,學校要建立“一生一表”工作檔案,明確勸返責任人,立即開展勸返工作,並及時將輟學學生上報主管教育部門。對於(yu) 隨父母外出到務工地就讀的,與(yu) 就讀學校對接掌握真實情況,確保實際就讀,並及時在學籍係統中為(wei) 學生辦理轉學手續,確保“籍隨人走,人籍一致”;因學校或學生學習(xi) 無興(xing) 趣等原因輟學的,由學校派勸返責任人入戶進行勸返。通過談心和單獨輔導對學生積極開展心理激勵和學業(ye) 幫扶,幫助其樹立學習(xi) 信心,堅決(jue) 防止因學習(xi) 困難而輟學;因家庭經濟困難造成學生輟學的,與(yu) 扶貧和資助部門進行溝通,協調解決(jue) 返校問題;因為(wei) 殘疾原因輟學的,根據實際情況,教育部門與(yu) 殘聯組織和特殊教育學校溝通,共同做好返校或者送教上門工作;對於(yu) 少數經相關(guan) 部門聯合勸返三次以上或經司法部門判決(jue) 裁定、監護人已履行相應法定義(yi) 務、但學生本人拒不返校的輟學學生,指導督促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提出申請,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核實、經縣級扶貧(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領導小組同意後,辦理延緩入學或休學手續,建立“一生一表”工作檔案,並繼續做好勸返複學工作。
建立健全動態監測機製。南陽市要求各地各校建立健全控輟保學台賬,動態登記、記錄輟學學生情況。將學籍核查工作與(yu) 控輟保學工作有機結合,再次核查一次實際人數與(yu) 學籍人數情況,確保學籍係統信息與(yu) 學生實際就讀情況一致。各縣區基礎教育管理部門加強學生失學輟學情況監測,及時掌握學生在校狀態,發現疑似輟學要責令學校立即入戶調查,查明原因,立即勸返。
健全聯控聯保責任機製。南陽市各縣區教育部門積極協同扶貧辦、統戰、發改、公安、民政、司法行政、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衛健委等相關(guan) 部門形成工作合力,履行好部門職責,不斷完善“一縣一案”控輟保學工作方案,構建控輟保學長效聯動機製。將控輟保學工作作為(wei) 專(zhuan) 項整治漠視侵害群眾(zhong) 利益問題重點內(nei) 容,強化督導檢查和考核問責,堅決(jue) 防止數字虛假、“注水達標”,確保控輟保學成果經得起檢驗。
(教育時報記者:王丙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