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喜見雛鷹振翅飛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十周年掃描

發布時間:2021年11月19日12:29 來源:中國教育報

  這是一項已經持續10年之久的投入,自2011年以來,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補助資金1967.34億(yi) 元。


  這是一場關(guan) 乎全國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階段孩子成長的行動,惠及近3800萬(wan) 學生,占全國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總數的24%,占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總數的40%。


  這10年,從(cong) “吃不飽”到“吃得飽”再到“吃得營養(yang) 健康”,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學生營養(yang) 改善計劃如何改變千萬(wan) 中國學生的童年,又為(wei) 他們(men) 奠定了怎樣的成才之基?


  通過一組鏡頭,我們(men) 一起探尋。


  一餐一飲總關(guan) 情


  “兒(er) 子在學校能吃上雞腿、牛排,還有紫菜湯、白菜湯……”從(cong) 老家雲(yun) 南昭通到昆明打工的宋得春是一名外賣騎手,在他的記憶裏,小時候一早就要把摻著玉米麵的米先煮熟,再把飯炒好,用罐頭瓶裝著帶去學校。如今上二年級的兒(er) 子的校園生活與(yu) 宋得春的童年完全不同,他感到很滿意。


  對此,雲(yun) 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塘子街道中心學校校長施天平也有感觸。10多年前,他去學生家家訪時了解到,不少農(nong) 村家庭很少去街上買(mai) 菜,自家田地種的蔬菜是什麽(me) 就吃什麽(me) ,很少能吃到新鮮肉,隻有過年過節時能吃上醃製的肉,“一頭豬可以吃兩(liang) 年。”


  而現在,在尋甸縣塘子街道中心寄宿製完小,除了能吃到早上的“牛奶+副食品”套餐,每天午餐能吃到小炒肉、藕煮花生、番茄雞蛋湯……“一葷兩(liang) 素一湯”已是標配。


  時間回到2011年。


  彼時,雲(yun) 南農(nong) 村學生的營養(yang) 狀況隻是中國農(nong) 村的一個(ge) 縮影。在廣西,黃豆蒸飯、辣椒拌飯是孩子們(men) 常見的午餐;在寧夏,開水就幹饅頭,是幾乎所有寄宿生的主要食譜;甚至在物產(chan) 相對豐(feng) 富的浙江,一碗“豆腐娘”都算得上很營養(yang) 。


  這年10月,改變發生。


  為(wei) 改善貧困地區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營養(yang) 健康狀況,根據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教育部會(hui) 同財政部等15個(ge) 部門正式啟動“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學生營養(yang) 改善計劃”。從(cong) 2012年春季新學期開始,中國有2600萬(wan) 農(nong) 村學生獲得了每天3元錢的營養(yang) 餐補助。資金全部來自中央撥款,達160億(yi) 元。


  從(cong) 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起步,溫暖的腳步走向更多農(nong) 村學校。


  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有28個(ge) 省份實施了營養(yang) 改善計劃。其中,國家試點縣727個(ge) ,地方試點縣1005個(ge) 。覆蓋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階段學校13萬(wan) 所,占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階段學校總數的77%。


  從(cong) 3元漲到4元,再從(cong) 4元漲到5元,這10年,營養(yang) 餐補助標準逐漸提高。


  幾元錢,卻帶來了巨大改變。近10年,各年齡段男女生營養(yang) 不良狀況持續改善,2019年試點地區男女生各年齡段平均身高比2012年分別提高1.54厘米和1.69厘米,平均體(ti) 重分別增加1.06公斤和1.18公斤,高於(yu) 全國農(nong) 村平均增長速度。


  這幾厘米、幾公斤,象征著更加健康強壯的中國少年兒(er) 童,也飽含著黨(dang) 和國家全心全意嗬護祖國花朵的深情。


  “要重視少年兒(er) 童健康,全麵加強幼兒(er) 園、中小學的衛生與(yu) 健康工作,加強健康知識宣傳(chuan) 力度,提高學生主動防病意識,有針對性地實施貧困地區學生營養(yang) 餐或營養(yang) 包行動,保障生長發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全國衛生與(yu) 健康大會(hui) 上的講話,言猶在耳。


  牢記囑托,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學生營養(yang) 改善計劃還將走過更長的路,陪伴更多中國孩子茁壯成長。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中午,下課鈴聲響起,貴州省銅仁市第十一小學頓時熱鬧起來,1000餘(yu) 名學生興(xing) 高采烈地走向食堂。


  “今天的菜有青椒炒肉、炒冬瓜、小瓜湯。”該食堂負責人說,起初接手營養(yang) 餐這項工作,感覺壓力很大,因為(wei) 涉及生產(chan) 、采購、加工多個(ge) 環節。“以前拿本子記,現在都在平台裏,要什麽(me) 表,輸入關(guan) 鍵詞,幾分鍾就能導出來。”該負責人說,自從(cong) 學校加入“學生營養(yang) 餐智慧雲(yun) ”平台,工作輕鬆了不少,食品安全、財務管理等也更加有序。


  雲(yun) 平台上,學校不僅(jin) 能實現食材采購直接下單、進出庫自動記錄,還能參考教育部門給出的多個(ge) 營養(yang) 套餐方案。學校每天上傳(chuan) 食堂日常的視頻和圖片,方便有關(guan) 部門監管。


  “安全”是這項陽光工程推行的第一準則。


  為(wei) 保障每一元錢都吃到學生嘴裏,這些年,教育部與(yu) 各地早已織起嚴(yan) 密的食品安全責任網。


  比如,教育部建立了實名製學生信息管理係統,每名享受補助的學生都能在係統裏查到;建立完善供貨商評議、招標采購製度,要求各地做好學校食品安全風險管理,嚴(yan) 格管控食品、原材料和餐具采供渠道;積極推進學校食堂“明廚亮灶”工程,強化食品安全科學知識和法律知識普及;各地各校建立並落實了學校膳食委員會(hui) 、校長(教師)陪餐製度等。


  校園食品安全關(guan) 係重大,黨(dang) 和國家始終予以高度重視。


  2019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xiang) 小學考察時,特地走進師生食堂,仔細察看餐廳、後廚,了解貧困學生餐費補貼和食品安全衛生情況。一年後,在陝西平利縣老縣鎮中心小學,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又一次走進學校食堂,叮囑學校要清潔好餐具、做好學生的每一頓營養(yang) 餐。


  為(wei) 進一步鞏固校園食品安全專(zhuan) 項整治成果成效,2020年教育部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多措並舉(ju) 推動校園食品安全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教育部還聯合有關(guan) 部門印發《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方案(2020—2022年)》,全麵落實校外供餐單位食品安全主體(ti) 責任和學校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製、加強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學校食堂監管、加強校園食品安全社會(hui) 共治、嚴(yan) 懲重處校園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wei) 。


  智慧監管帶來更強的“安全感”。


  以貴州省銅仁市推出的“學生營養(yang) 餐智慧雲(yun) ”平台為(wei) 代表,海南、廣西、廣東(dong) 、安徽、河北、福建、北京、甘肅、吉林、河南、青海等省份大力推進校園食品安全“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學校食堂“明廚亮灶”覆蓋率達98%以上。


  “家裏吃得不如學校好”


  “十幾年前,我在這裏上學時,要走很遠的山路。學校沒有食堂和宿舍,中午吃口幹饃。”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第四小學學生家長貢保當知回憶說。


  如今,合作四小6棟教學樓拔地而起,寄宿生住上了公寓樓。而貢保當知最有感觸的是:“孩子老說,家裏吃得不如學校好!”


  2017年開始,甘南州實施“三包”(包吃、包住、包學習(xi) )等保障政策,截至2020年底,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yang) 改善計劃專(zhuan) 項補助惠及學生35萬(wan) 人次,實現目標人群全覆蓋。“目前,全州義(yi) 務教育階段適齡兒(er) 童少年無失學輟學。”甘南州教育局副局長何治文說。


  在脫貧攻堅的偉(wei) 大事業(ye) 裏,一份份熱氣騰騰的營養(yang) 餐,不僅(jin) 是孩子上學的吸引力,更是家長讓娃娃們(men) 安心上學的定心丸。


  2013年,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扶貧辦、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公安部、農(nong) 業(ye) 部等部門聯合啟動“教育扶貧工程”。“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學生營養(yang) 改善計劃”作為(wei) 提高學生資助水平的重要項目,被列入其中。


  2016年,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jue) 定》,教育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再次聯合發文,提出進一步擴大地方試點範圍,實現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全覆蓋。


  在控輟保學攻堅戰中,營養(yang) 餐和“兩(liang) 免一補”政策共同為(wei) “一個(ge) 都不能少”的承諾兜底。


  與(yu) 此同時,營養(yang) 改善計劃還通過“農(nong) 校結合”“農(nong) 商結合”,成為(wei) 當地實現脫貧、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車輪。


  在曾經的脫貧攻堅主戰場——貴州省,以“學校+公司+合作社+農(nong) 戶”為(wei) 框架,由農(nong) 戶和合作社根據學校訂單種植養(yang) 殖農(nong) 產(chan) 品,公司集中收購配送到校,實現促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和保障學校食堂供給的“一仗雙贏”。江西興(xing) 國縣推進“供餐企業(ye) +產(chan) 業(ye) 扶貧基地+貧困農(nong) 戶”結合,帶動5000戶貧困戶增收脫貧,約占全縣貧困戶總數的28%。


  讀懂“粒粒皆辛苦”


  中午,廣西柳州市融水縣丹江中學食堂內(nei) 的“自助餐”開餐了。學生們(men) 秩序井然地排隊盛菜。


  開設“自助餐”的念頭,源於(yu) “心疼”。2018年,時任融水縣丹江中學校長的梁洲發現,學校食堂的剩飯菜一天能裝滿6個(ge) 泔水桶。“我是農(nong) 村人,小時候曬著太陽收穀子的情景還曆曆在目,看到這麽(me) 多剩飯菜很心疼。”聯想到吃自助餐的經曆,他想著:“在店裏吃多少拿多少,能不能借鑒一下,在學校裏也搞自助餐?”


  於(yu) 是,丹江中學營養(yang) 餐的菜品數量由兩(liang) 葷一素變為(wei) 四葷兩(liang) 素。經測算,平均每名學生的飯量由3兩(liang) 米飯減少至2.2兩(liang) ,而總體(ti) 的夥(huo) 食費維持不變。


  “浪費減少了一大半!”負責收拾剩飯剩菜的食堂阿姨馬翠群指著比她還高的泔水桶說,“以前每餐都好幾桶泔水,現在都沒什麽(me) 剩飯剩菜了,孩子們(men) 都很聽話,吃多少拿多少。”


  民以食為(wei) 天,食以儉(jian) 養(yang) 德。


  營養(yang) 改善計劃的實施不僅(jin) 讓孩子們(men) 吃飽肚子,還是培養(yang) 中小學生養(yang) 成健康飲食習(xi) 慣,堅決(jue) 製止餐飲浪費的契機。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對製止餐飲浪費行為(wei) 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切實培養(yang) 節約習(xi) 慣,在全社會(hui) 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wei) 榮的氛圍。


  實際上,近年來中小學“光盤行動”早已蔚然成風。


  在湖南省祁陽縣,製止校園餐飲浪費深入人心。該縣各中小學、幼兒(er) 園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納入開學第一課教育內(nei) 容,貫穿於(yu) 日常教育教學管理的全過程,並結合世界糧食日、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等重要時間節點,深入開展愛糧節糧教育。學校還設立“學生文明就餐監督員”,將學生日常飲食行為(wei) 納入學生綜合評價(jia) 。


  在河北省承德縣,學校裏開展“食育”活動,不僅(jin) 教給學生食品安全相關(guan) 知識,規範學生飲食禮儀(yi) ,還推廣地方文化,幫助學生形成珍惜糧食、勤儉(jian) 節約、熱愛家鄉(xiang) 的優(you) 秀品質。


  江西、天津、寧夏等地印發通知,要求廣泛開展宣傳(chuan) 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健康飲食觀念,建立製止餐飲浪費、培養(yang) 節約習(xi) 慣的長效機製。


  2020年8月25日,全國學生營養(yang) 辦印發《關(guan) 於(yu) 在營養(yang) 改善計劃實施中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堅決(jue) 製止餐飲浪費重要指示精神的通知》,明確要求指導試點學校加強食堂精細化管理,製定防止餐飲浪費行為(wei) 的具體(ti) 辦法和獎懲措施,設立“學生文明就餐監督員”,加強學生自我教育和管理。2021年9月,《財政部 教育部關(guan) 於(yu) 深入實施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學生營養(yang) 改善計劃的通知》再次強調,加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教育,持續開展“光盤行動”,堅決(jue) 製止餐飲浪費行為(wei) 。


  一份營養(yang) 餐,強健的是體(ti) 魄,豐(feng) 富的是心靈,托起的是祖國明天的太陽。


  千萬(wan) 雛鷹已展翅,必將搏擊千萬(wan) 裏。


作者:記者 林煥新 責任編輯:李達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