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職業(ye) 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大力發展職業(ye) 教育、探索技能型社會(hui) 建設路徑作為(wei) 支撐全省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環節和戰略舉(ju) 措,抓住部省共建職教高地曆史契機,深化改革、完善體(ti) 係、提高質量、服務大局,著力培養(yang) 更多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國工匠,努力推動“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為(wei) 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提供強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
聚焦優(you) 先發展,營造職教良好環境。省委省政府將職業(ye) 教育納入全省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局統籌謀劃,主要負責同誌多次就職業(ye) 教育開展專(zhuan) 題調研,研究部署院校建設、專(zhuan) 業(ye) 布局、產(chan) 教融合、人才培養(yang) 等工作。實施兩(liang) 期職業(ye) 教育五年攻堅計劃,以“每年召開一次會(hui) 議、每年製定一個(ge) 文件、每年投入100億(yi) 元”的力度,推進職業(ye) 教育上台階。先後出台《河南省職業(ye) 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工作方案》《關(guan) 於(yu) 實施職業(ye) 教育攻堅計劃的決(jue) 定》等文件,不斷健全完善職業(ye) 教育發展政策體(ti) 係。省政府建立由14個(ge) 單位組成的職業(ye) 教育工作部門聯席會(hui) 議製度,加強對職業(ye) 教育改革發展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不斷強化“抓職教就是抓發展、抓經濟、抓民生”的共識,努力推動全省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
聚焦改革創新,增強發展內(nei) 生動力。改革辦學模式,深化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出台《職業(ye) 教育校企合作促進辦法》《關(guan) 於(yu) 深化產(chan) 教融合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成立25個(ge) 行業(ye) 職業(ye) 教育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hui) ,組建101個(ge) 省級職教集團,推動電商實訓基地等一批產(chan) 教融合項目落地,著力打造產(chan) 教良性互動、校企優(you) 勢互補的發展格局。改革單一的政府投資模式,支持行業(ye) 企業(ye) 和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職業(ye) 教育辦學,積極推進辦學體(ti) 製改革,全省民辦中、高等職業(ye) 學校達到115所,在校生46.47萬(wan) 人。改革職業(ye) 院校管理體(ti) 製和機製,出台《深化省屬本科高校和職業(ye) 院校生均撥款製度改革實施方案》,全麵推行以學生人數、專(zhuan) 業(ye) 類別等安排生均財政撥款預算的辦法。
聚焦類型特色,拓寬人才成長通道。大力提升中等職業(ye) 教育辦學質量,持續優(you) 化中職學校布局,采取撤銷、合並等辦法,整合“弱、小、散”的中職學校,校均規模由1502人提升至3301人。推進高等職業(ye) 教育提質培優(you) ,把發展高等職業(ye) 教育作為(wei) 提升高等教育普及率、培養(yang) 大國工匠的重要途徑,連續三年超額完成高職擴招任務。穩步發展職教本科教育,高標準建設職業(ye) 教育本科學校和專(zhuan) 業(ye) ,積極推動本科院校轉型發展,重點建設15所示範性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院校。穩步推進招生考試製度改革,不斷優(you) 化“文化素質+職業(ye) 技能”的職業(ye) 教育考試製度,基本實現高職院校全覆蓋、專(zhuan) 科層次骨幹專(zhuan) 業(ye) 全覆蓋,分類考試招生占比達60%以上,為(wei) 選擇接受高等職業(ye) 教育的學生提供多樣化入學和學習(xi) 方式。
聚焦內(nei) 涵建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堅持立德樹人、德技並修,大力加強思政課程建設,推進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發揮河南紅色資源優(you) 勢,挖掘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等思政元素,深入開展愛國主義(yi) 教育、革命傳(chuan) 統教育,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與(yu) 技術技能培養(yang) 融合統一。按照“省市共建、地方為(wei) 主、統籌規劃、分步推進”的原則,先後分三批實施300個(ge) 省級品牌示範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設項目,6所高職院校入圍國家高職“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啟動實施省級“雙高工程”,立項建設102所高水平職業(ye) 院校和152個(ge) 高水平專(zhuan) 業(ye) 群。先後認定400餘(yu) 名省職業(ye) 教育專(zhuan) 家、470名省職業(ye) 教育教學名師。建立以財政投入為(wei) 主、多渠道投入為(wei) 輔的實訓基地建設模式,重點建設582個(ge) 實訓基地項目。重視教學標準和教材研發,積極對接產(chan) 業(ye) 發展,製訂32個(ge) 省級專(zhuan) 業(ye) 教學標準,采取“教學專(zhuan) 家+企業(ye) 專(zhuan) 家”的“雙主編”方式,研發中職教育18個(ge) 專(zhuan) 業(ye) 103本校企合作精品教材,探索推行項目教學、理實一體(ti) 化教學。推動全員化參與(yu) 技能大賽,實現以賽代練、以賽代訓、以賽促學、以賽促建,切實提高學生技能水平。
聚焦優(you) 勢發揮,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聯合黃河沿線9省職業(ye) 院校成立“黃河流域職業(ye) 教育聯盟”,服務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緊密結合新一代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成立19個(ge) 基於(yu) 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大類的省級骨幹職教集團,促進各成員單位資源共享、優(you) 勢互補,推動教育鏈、人才鏈、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有效銜接。深化校企合作,成立109個(ge) 行業(ye) 性、區域性職業(ye) 教育集團,400多所職業(ye) 院校、3000餘(yu) 家企業(ye) 參與(yu) ,校企合作產(chan) 品開發、技術推廣項目4000餘(yu) 項。充分發揮職業(ye) 院校主陣地作用,堅持“多路並進”,整合教育、人社、民政、農(nong) 業(ye) 、殘聯等多部門培訓資金和資源,每年開展各類職業(ye) 培訓330萬(wan) 餘(yu) 人次,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實現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