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首頁 > 學校思政 > 正文

將大別山紅色基因融入高校學生的血脈之中

發布時間:2022年01月19日19:53 來源:光明日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河南考察時指出,“鄂豫皖蘇區根據地是我們(men) 黨(dang) 的重要建黨(dang) 基地,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等都是我們(men) 黨(dang) 的寶貴精神財富”,要“加強革命傳(chuan) 統教育、愛國主義(yi) 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chuan) 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通過組織大學生認真學習(xi) 大別山革命文化,深入了解“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奮進、勇當前鋒”的大別山精神,深刻感悟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來之不易,將紅色基因融入大學生血脈之中,對於(yu) 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具有重要意義(yi) 。


  匯聚資源優(you) 勢,深挖大別山紅色基因


  大別山地處我國中部地區,是長江與(yu) 淮河的分水嶺,東(dong) 西長約380公裏,南北寬約175公裏。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組織領導下,這裏先後進行了黃麻起義(yi) 、商南起義(yi) 、六霍起義(yi) ,建立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誕生了紅四方麵軍(jun) 、紅二十五軍(jun) 、紅二十八軍(jun) 三支能征善戰的主力部隊,創造了大別山區“28年紅旗不倒”的革命奇跡,留下了十多位老一輩無產(chan) 階級革命家和軍(jun) 事家的光輝足跡,走出了469位叱吒風雲(yun) 的開國將領,孕育了彪炳史冊(ce) 的大別山精神,形成了豐(feng) 富而厚重的紅色文化資源。


  作為(wei) 以立德樹人為(wei) 根本任務的高校,挖掘好大別山精神的深厚內(nei) 涵,詮釋好大別山精神的時代價(jia) 值,是高校思政工作的光榮使命。通過組織師生聽紅軍(jun) 故事、唱紅軍(jun) 歌曲、重走紅軍(jun) 路、重溫入黨(dang) 誓詞、緬懷革命先烈等活動,走進紅色曆史,促使其感悟大別山精神,汲取大別山“紅色營養(yang) ”;通過組織師生走進革命遺址遺跡、革命紀念場館,走訪革命烈士後代,深挖“紅色富礦”,搜集整理革命先烈、英雄模範、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建立紅色文化教學資源庫;通過組織師生聆聽專(zhuan) 家講座,參加學術研討,交流心得體(ti) 會(hui) ,為(wei) 廣泛宣傳(chuan) 大別山精神的時代價(jia) 值夯實學術基礎。


  打造協同育人課堂,用情講好紅色故事


  把牢課堂育人主陣地。課堂是鑄魂育人的主渠道、主陣地。高校教師要自覺肩負起傳(chuan) 播知識、傳(chuan) 播思想、傳(chuan) 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專(zhuan) 業(ye) 課教師與(yu) 思政課教師要同向同行,在備課過程中將大別山的紅色基因與(yu) 教學目標結合起來、與(yu) 講授內(nei) 容結合起來、與(yu) 專(zhuan) 業(ye) 元素結合起來、與(yu) 大學生的認知特點結合起來,把握好它們(men) 之間的契合度,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激活紅色文化資源的情感效應,潤物無聲地幫助學生獲得人生啟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時代思想,如鹽入水般引導學生自覺錘煉品格、學習(xi) 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


  用心學進去,用情講出來。教師要充分發揮課堂育人的主陣地作用,給大學生講好紅色故事,發揮典型示範與(yu) 榜樣引領的作用。通過講述永不凋謝的紅杜鵑肖國清、鐵骨錚錚程懷天等英雄人物堅守信念的故事,讓學生清楚,為(wei) 學須先立誌,人生要奮鬥,就要有目標;通過講述湖北烈士萬(wan) 永達生吞鑰匙、大別山“江姐”晏春山縱身跳崖等胸懷全局的故事,讓學生懂得“有大家才有小家”的道理,增強集體(ti) 主義(yi) 觀念;通過講述張性善冒死救紅軍(jun) 、李先念出錢買(mai) 鯽魚等團結奮進的故事,讓學生明白,團結合作、守望相助,就一定能迸發出巨大的能量;通過講述皮旅中原東(dong) 路突圍、劉鄧大軍(jun) 千裏躍進大別山等勇當前鋒的故事,讓學生強烈感受到,走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必須肩負起時代使命,勇立時代潮頭。


  創新教育手段,開展學習(xi) 大別山精神的實踐教學


  建立線下線上宣傳(chuan) 示範平台,打造全方位的紅色融媒體(ti) 課堂。“堅守信念”是大別山精神的靈魂,“胸懷全局”是大別山精神的核心,“團結奮進”是大別山精神的風格,“勇當前鋒”是大別山精神的品質。要在校園環境中融入紅色元素,利用校園文化建設和互聯網平台,創新大別山精神傳(chuan) 播途徑和形式,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之間觸摸曆史脈搏、感知文化魅力、增強文化自信,從(cong) 紅色文化學習(xi) 中汲取理論的力量、信仰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實踐的力量。


  開展內(nei) 容豐(feng) 富、形式多樣的大別山精神學習(xi) 實踐活動。大別山的曆史,是波瀾壯闊的革命史,是艱苦卓絕的奮鬥史,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史。采取大學生喜聞樂(le) 見、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實踐教學方式,能夠增強思想教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可通過邀請老紅軍(jun) 送故事進校園、專(zhuan) 家或革命烈士後代作報告、“大學生宣講團”送故事進班級等活動,以多種形式再現曆史、觸摸曆史、穿越曆史、對話曆史,讓學生在實踐中閱讀曆史、在體(ti) 驗中感悟大別山精神。


  高校應進一步發揮現有師資優(you) 勢,通過深挖大別山紅色基因,打造協同育人課堂,用情講好紅色故事;通過創新教育手段,開展實踐教學,深度解讀和闡釋大別山精神。在日常教學和實踐活動中以景動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在潤物無聲的思政教育全過程中引導學生感悟堅守信念的初心、提升胸懷全局的境界、培養(yang) 團結奮進的品格、汲取勇當前鋒的力量。在大別山精神的教育熏陶下,使學生凝聚愛國之心、弘揚愛國之情、砥礪愛國之誌、實踐報國之行。


  (作者:毛哲成,係信陽涉外職業(ye) 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


作者:毛哲成 責任編輯:李達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