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發布後,“課後服務”成為(wei) 教育熱詞。推進課後服務,是緩解家長放學後“接送難”“監管難”,實現“雙減”工作目標的重要舉(ju) 措。然而,服務內(nei) 容單一、教師資源“供不應求”、監管體(ti) 係缺乏係統性等成為(wei) 當前大部分中小學校開展課後服務工作麵臨(lin) 的難題。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我省關(guan) 於(yu) “雙減”政策要求,梳理總結“雙減”工作成效,交流經驗做法,1月7日,省教育廳以視頻會(hui) 議形式召開“雙減”工作調度會(hui) 。會(hui) 上,漯河市郾城區教育局就課後服務工作做經驗交流發言。3月,記者深入到漯河市部分中小學校,探訪當地課後服務生態,為(wei) 各地探索課後服務工作提供新方向。
放權:給予學校課後服務內(nei) 容上更多的自主權,滿足學生的個(ge) 性化需求
課後服務工作開展起來,牽一發而動全身,學校作為(wei) 具體(ti) 的實施單位,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漯河市堅持以‘提高課後服務質量,促進學生全麵發展’為(wei) 中心,積極探索、推進中小學校課後服務工作。”漯河市教育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劉盤鬆的一句話,直擊核心。
記者了解到,為(wei) 確保義(yi) 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實現全覆蓋,漯河市教育局在推行課後服務“5+2”模式(學校每周5天、每天至少2小時開展課後服務)的基礎上,引導各學校製訂“一校一案”,將具體(ti) 實施的主導權放到學校,從(cong) 而讓漯河市的課後服務內(nei) 容多姿多彩。
為(wei) 了豐(feng) 富課後服務內(nei) 容,漯河小學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分年級、分層次、係統性構建了“1+X——作業(ye) 輔導+社團課程”課後服務體(ti) 係,在保障學生在校完成書(shu) 麵作業(ye) 這個(ge) “1”的基礎上,以教師為(wei) 主,以家長誌願者、社會(hui) 資源為(wei) 補充,推出學科拓展類、科技類、文體(ti) 類、綜合類社團75個(ge) ,並創新研發了德智體(ti) 美勞全麵培養(yang) 的“三級四類五育”社團管理模式,充分滿足每一名學生的個(ge) 性發展需求。
為(wei) 了能夠充分利用課後時間,漯河市西城區丹江路學校將一部分重點工作放到學生的體(ti) 育鍛煉上,在開齊開足上好體(ti) 育課的同時,完善大課間體(ti) 育活動、課後體(ti) 育鍛煉製度、學生體(ti) 質健康管理評價(jia) 考核係統,著力保障學生每天在校內(nei) 、校外各有1小時的體(ti) 育活動時間。
為(wei) 了避免課後服務工作變成簡單看護、集體(ti) 作業(ye) 或集體(ti) 補課,漯河市各縣區結合實際,探索創新課後服務形式。其中,郾城區教育局以特色文化為(wei) 抓手,提出“課後服務+文體(ti) 活動”“課後服務+興(xing) 趣拓展”“課後服務+社會(hui) 實踐”的新模式,指導學校課後服務課程的構建。比如,該區向陽小學的武術社團、郾城小學的空靈鼓社團、第二實驗小學的古箏社團等。郾城區各學校通過優(you) 化師資力量,進一步挖掘具有本校特色的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學生的全麵發展奠定基礎。
推廣:用好教研主力軍(jun) ,為(wei) 更多學校提供有效參考與(yu) 借鑒
3月7日下午4點30分,記者剛進入漯河市實驗小學的校門,就看到10多個(ge) 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在離校門口最近的花圃裏進行寫(xie) 生。“他們(men) 是美術社團的孩子,但是,他們(men) 的學習(xi) 內(nei) 容不止於(yu) 畫筆與(yu) 紙之間。”該校校長張潔春告訴記者。學校2021年7月成立了課程建設中心,按照“項目運作、動態管理、長效推動”的原則,持續開展強化“五育融合”的綜合實踐學習(xi) 項目及校本課程的研發,有效整合了學校和社會(hui) 等資源,設計出涵蓋農(nong) 業(ye) 體(ti) 驗、食育文化、科學實踐、家庭種植、紅色研學、體(ti) 育藝術等豐(feng) 富多彩的學習(xi) 項目,構建了適應課後服務及師生發展需要的多元化新課程資源體(ti) 係。
作為(wei) 一所中學,漯河市第二初級中學在課後服務課程建設中,將“不得擠占課時”作為(wei) 首個(ge) 遵循條例。因此,學校負責課程研發的老師在確保各班級體(ti) 育課每周最少3節,音樂(le) 課、美術課最少1節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課後服務時間,創設出藝術類、科技類、體(ti) 育類、學科類等四大類25個(ge) 社團的拓展課程,從(cong) 而滿足學生個(ge) 性特長發展需求。
構建“三級備課”體(ti) 係的漯河市第五初級中學、定期開展“雙研評”一致性教研活動的漯河市西湖學校……加強課後服務的資源建設和質量保障,是提升學校課後服務水平的關(guan) 鍵所在。在這一點上,漯河市各學校的教研團隊正在不斷創新,勇當課後服務工作模式多元化的探路者、創造者。
為(wei) 持續、科學推進課後服務工作,漯河市教育局在2021年下半年麵向全市組織開展2021年度基礎教育專(zhuan) 項課題研究工作,充分發揮教育科研在立德樹人中的作用。最終,專(zhuan) 家對立項申報材料進行嚴(yan) 格核查與(yu) 評審,共批準55項課題立項。
“在推行課後服務工作過程中,一些薄弱學校急需好經驗、好做法,助力自身不斷提升,從(cong) 而真正落實‘雙減’要求。所以,今年年初,市教育局在麵向全市推廣教育部第二批學校落實‘雙減’典型案例的同時,還啟動了漯河市‘雙減’工作優(you) 秀案例征集、推廣工作,尋找突破創新舉(ju) 措。”漯河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馮(feng) 明濤補充說。
保障:製訂科學的一體(ti) 化考評體(ti) 係,推進課後服務工作常態化、規範化
漯河市有近21.8萬(wan) 名學生、1.4萬(wan) 名教師參加課後服務活動,應開展課後服務學校459所已全部開展。護航課後服務,確保其成果惠及每一名學生,教育部門的監管、引導工作非常重要。
如何指導各學校開展的課後服務工作更接地氣、更有實效呢?2021年,漯河市教育局開設“雙減”和“五項管理”專(zhuan) 項課題研究,麵向全市學校征求建議。截至2021年12月,該專(zhuan) 項課題研究工作,產(chan) 出相關(guan) 課題26個(ge) ,內(nei) 容聚焦漯河市實施課後服務麵臨(lin) 的重點、難點問題,為(wei) 漯河市各學校提升課後服務工作質量提供了可行性較強的解決(jue) 方案。
今年2月,漯河市教育局為(wei) 拓寬本地義(yi) 務教育學校的課後服務資源渠道,根據漯河市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guan) 於(yu) 申報2022年“院士專(zhuan) 家報告會(hui) ”品牌活動通知》要求,積極與(yu) 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hui) 對接,引入專(zhuan) 業(ye) 、權威師資力量,滿足學生課後服務需求的同時,普及青少年科技知識,全麵提升青少年綜合素養(yang) 。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有代表提出推出“課後服務清單”這一舉(ju) 措,健全課後服務評價(jia) 製度,完善課後服務監管體(ti) 係,完善準入標準和監測機製。其實,在2021年,漯河市教育局就已經行動起來了。
為(wei) 進一步增強教育服務能力,建立健全漯河市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機製,推進課後服務工作常態化、規範化,漯河市教育局在2021年11月發布《漯河市教育局關(guan) 於(yu) 印發〈義(yi) 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後服務工作考評辦法(試行)〉的通知》(以下簡稱《考評辦法》),為(wei) 縣區教育局、義(yi) 務教育階段學校的課後服務工作開展情況分別列出考評表。
《考評辦法》中,漯河市教育局明確要求各縣區教育局建立“雙減”工作監督管理機製,落實屬地管理;要求學校利用師資、場地、資源等方麵優(you) 勢,積極發揮主陣地作用,建立健全課後服務各項製度,開發課後服務校本課程,確保課後服務質量不斷提高。
此外,為(wei) 確保學校開展的各項課後服務工作科學、規範,漯河市教育局在《考評辦法》中提出,各縣區教育局要把課後服務工作納入義(yi) 務教育學校年度考核內(nei) 容,設立課後服務監管平台和專(zhuan) 門舉(ju) 報電話,暢通群眾(zhong) 監督舉(ju) 報途徑,並將課後服務工作納入教育督導範圍定期開展監督檢查,監督學校杜絕利用課後服務違規補課和亂(luan) 收費,做好課後服務師生校園安全工作,加強對課後服務工作的日常督導檢查,切實保障課後服務質量。
“《考評辦法》將作為(wei)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和內(nei) 容。接下來,我市將繼續在機製創新、提質增效等方麵下功夫,著力抓好課後服務教師隊伍建設,提前謀劃做好師資和經費保障工作,鞏固成果。”漯河市委教育工委書(shu) 記,市教育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甘德建說。
(來源:《教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