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熟,天下足。作為(wei) 國家糧食生產(chan) 核心區,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三赴河南,叮囑糧食生產(chan) 這個(ge) 優(you) 勢、這張王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diu) 。河南農(nong) 業(ye) 大學是河南省最高農(nong) 業(ye) 學府,農(nong) 學院農(nong) 學係是學校的學科高峰和發展尖兵,一代代農(nong) 學人以興(xing) 農(nong) 強國為(wei) 己任,懷著“一人衣食不足皆為(wei) 農(nong) 科不盡責”的使命擔當,在中原大地書(shu) 寫(xie) 了一曲曲以科技和教育改造傳(chuan) 統落後農(nong) 業(ye) 的讚歌,湧現出以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郭天財教授為(wei) 代表的一大批長期紮根沃土的專(zhuan) 家學者。特別是在新時代,該校農(nong) 學係始終堅持黨(dang) 建引領,創新了“三抓三重三強化”黨(dang) 建工作模式,提升了黨(dang) 建工作水平,實現了高質量黨(dang) 建引領事業(ye) 高質量發展。
“三抓三重三強化”,引領黨(dang) 建新發展
抓學習(xi) 重傳(chuan) 承,強化興(xing) 農(nong) 報國理想信念。規範理論學習(xi) 。突出政治功能和黨(dang) 性鍛煉,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把牢政治方向;建立固定時間地點的政治學習(xi) 製度,抓實“三會(hui) 一課”;借助AI黨(dang) 建助手等平台,實現黨(dang) 建信息化、規範化;建成有聲圖書(shu) 館,實現學習(xi) 數字化、智慧化。傳(chuan) 承“農(nong) 學精神”。繼承發揚老一輩農(nong) 學人“立德樹人、紮根沃土、樂(le) 於(yu) 奉獻、厚生豐(feng) 民”的精神,舉(ju) 辦當代“農(nong) 學精神”典型代表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郭天財教授、河南省道德模範高致明教授的事跡報告會(hui) ,激勵師生承先輩之誌、圖興(xing) 農(nong) 報國。
郭天財教授作農(nong) 學精神報告
抓思政重基礎,強化“一懂兩(liang) 愛”人才培養(yang) 。抓思政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矢誌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實行全員導師雙向選擇製、“指路明燈”教授導航製,厚植學生“三農(nong) ”情懷;以弘農(nong) 文化節為(wei) 載體(ti) ,開展師生共享科技成果和帶“金種子”回家過年等係列活動,傳(chuan) 承百年“農(nong) 學精神”;抓牢課堂主戰場,深挖課程思政元素,堅持專(zhuan) 業(ye) 教育和思政育人融合協同。重專(zhuan) 業(ye) 基礎。建立“一個(ge) 黨(dang) 員一個(ge) 班”包班製度,對學生實行四年全程跟蹤指導;建設“農(nong) 園”等5個(ge) 校內(nei) 外大學生社會(hui) 實踐基地,加強學生耕讀教育,增強實踐能力;指導學生參加“互聯網+”等各類創新創業(ye) 大賽,獲省級以上獎勵10項,培養(yang) 學生創新創業(ye) 能力。
定期展開支部組織生活會(hui)
集體(ti) 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講話
抓作風重效能,強化科教興(xing) 農(nong) 責任擔當。抓務實作風。組織省教學名師熊淑萍等講心得體(ti) 會(hui) ,立先進標尺,引導青年教師做“四有好老師”;開展“跳出業(ye) 務回看專(zhuan) 業(ye) ”活動,引導大家積極融入國家戰略、主動對接高教評價(jia) 。重本領提升。實行“青年教師導師製”和“青年教師托舉(ju) 工程”,完善傳(chuan) 幫帶機製,對青年教師全方位培養(yang) ;組建王同朝、王群等帶隊的老中青社會(hui) 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傳(chuan) 授服務技能,提升服務水平;開展“我為(wei) 支部講黨(dang) 課,我為(wei) 學科謀發展”“解決(jue) 本領恐慌”等活動,加強業(ye) 務交流,增強發展後勁。
與(yu) 全國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結對共建
帶領學生參加暑期社會(hui) 實踐
高擎黨(dang) 旗保糧豐(feng) ,開啟黨(dang) 建新篇章
黨(dang) 建水平持續提升。農(nong) 學係教工黨(dang) 支部獲全國樣板黨(dang) 支部、河南省高校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學校樣板黨(dang) 支部等榮譽;在《中國教工》上發表黨(dang) 建論文,主持校級黨(dang) 建課題;實現了數字化和信息化;在全省高校基層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培訓班上做典型發言。
黨(dang) 員素質穩步提高。1人當選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被聘為(wei) 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崗位科學家;1人被評為(wei) 河南省教學名師;1人被評為(wei) 河南省優(you) 秀教師;2人被評為(wei) 中原拔尖人才,7人入選河南高層次人才,16人次獲省級人才或榮譽稱號;2人在省級教學創新大賽中獲獎。
學科建設得到加強。農(nong) 業(ye) 科學進入ESI全球前3.8‰。作物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在第四次全國學科評估中為(wei) B等次,第一名入選河南省優(you) 勢特色學科A類,以優(you) 秀通過驗收;入選河南省特色骨幹學科(群)A類,2021年入選河南省“雙一流”創建梯隊。
科學研究成效突出。主持完成“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課題或子課題1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2項;在《Nature Genetics》等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論文;主編出版專(zhuan) 著3部;小麥抗逆保優(you) 、玉米互補增抗、水稻糧飼雙優(you) 雙高等項目獲得突破,入選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主推技術1項,河南省農(nong) 業(ye) 主推技術2項;主持獲省科技成果一等獎3項。
人才培養(yang) 成績卓著。農(nong) 學專(zhuan) 業(ye) 入選首批國家一流專(zhuan) 業(ye) 建設點,新增智慧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國家一流本科課程獲得突破,主編、副主編國家規劃教材5部;獲河南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湧現出中國“五四”青年獎章和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王靈光、“全國百名研究生黨(dang) 員標兵”和“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呂偉(wei) 增、中國好人和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魏成雨等一批典型。
社會(hui) 服務碩果累累。建成的3萬(wan) 畝(mu) “現代農(nong) 業(ye) 試驗區”成為(wei) 河南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標杆;培養(yang) 帶動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30多個(ge) ,其中4個(ge) 被評為(wei) 國家級合作社示範社;主持完成的河南省“3+N”農(nong) 技推廣協同機製的創新與(yu) 實踐獲國家農(nong) 牧漁業(ye) 豐(feng) 收獎一等獎;在疫情防控和抗洪救災中,支部黨(dang) 員張學林、彭廷、關(guan) 小康等多名教師深入許昌、新鄉(xiang) 、鶴壁等生產(chan) 一線開展技術指導632人次,錄製培訓視頻或農(nong) 業(ye) 管理建議21部(條),劉天學教授提出的“排、保、防、延”玉米後期管理意見,被武國定副省長讚譽為(wei) “四字真經”並在全省推廣,為(wei) 河南糧食“十八連豐(feng) ”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