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ye) 教育法4月20日修訂通過,將自5月1日起施行。
這是該法實施25年來首次“大修”。職業(ye) 教育法修訂已經連續三屆列入人大立法規劃,從(cong) 本屆人大列入立法規劃到修訂通過,也已經過了近4年。
修訂後的新法於(yu) 5月1日起施行,將讓眾(zhong) 多今年秋季入學的新生受益,因為(wei) 職業(ye) 教育法在招生考試製度、高等教育體(ti) 製方麵實現了重大突破:
取消初中畢業(ye) 後普職分流,這讓更多人可以升入普通高中,減輕義(yi) 務教育“內(nei) 卷”;明確本科職業(ye) 教育,高考後填報誌願的選擇將更多;寫(xie) 入本科以上層次職業(ye) 教育,有助於(yu) 培養(yang) 更高技能人才。
長期以來,職業(ye) 教育被認為(wei) “低人一等”,初中畢業(ye) 後讀中職無法讀大學,有的職業(ye) 院校畢業(ye) 生在考公、事業(ye) 單位招聘、考研時遭遇學曆歧視。
如今,職業(ye) 教育法明確職業(ye) 教育與(yu) 普通教育不是層次不同,而是類型不同,將讓更多學生在職業(ye) 發展上大有可為(wei) 。
當然,雖然職業(ye) 教育在中職、高職、本科、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更加順暢,但應明確的是,這並非助長社會(hui) 的學曆崇拜,職業(ye) 教育的導向是促進就業(ye) 創業(ye) ,更高學曆是為(wei) 了更好就業(ye) 。
普職分流改為(wei) 協調發展
普職強製分流近年來飽受詬病,這讓一部分初中生畢業(ye) 後失去了讀大學的機會(hui) 。
原職業(ye) 教育法規定,國家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實施以初中後為(wei) 重點的不同階段的教育分流。
雖然法律條文中沒有要求強製分流,但一些據此製定的政策力度加大。
比如,教育部辦公廳關(guan) 於(yu) 做好2014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規定,原則上要按50%的比例引導應屆初中畢業(ye) 生向中等職業(ye) 學校分流。教育部辦公廳關(guan) 於(yu) 做好2021年中等職業(ye) 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規定,職普比例較低的地區要重點擴大中等職業(ye) 教育資源,提高中等職業(ye) 教育招生比例。
在2021年12月分組審議職業(ye) 教育法草案二審稿時,就有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建議研究取消中考後分流政策。
劉修文委員當時說,這種政策規定與(yu) 各地教育發展情況並不符合,並且導致“一刀切”僵化執行,特別是在職業(ye) 教育發展質量和就業(ye) 前景與(yu) 普通教育存在較大差距的現實下,進一步引發了中小學生家長和學生的焦慮,甚至產(chan) 生“中考變高考”的後果,與(yu) “雙減”政策導向產(chan) 生抵減效應。
修法過程中,對普職分流的修改是動態變化的。草案二審稿已經刪掉了原法中“分流”的規定,改為(wei) “在義(yi) 務教育後的不同階段實施職業(ye) 教育與(yu) 普通教育分類發展”。
在最終版本中,進一步修改為(wei) “在義(yi) 務教育後的不同階段因地製宜、統籌推進職業(ye) 教育與(yu) 普通教育協調發展”。可見,從(cong) “分流”到“分類”,再到“協調”,強製的意味越來越弱。
但保持普職比大體(ti) 相當的政策仍有必要,且仍將持續。
就其必要性而言,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chu) 朝暉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一些就業(ye) 技能的學習(xi) 應該在中職階段,因為(wei) 存在學習(xi) 的關(guan) 鍵期和敏感期。”
在2月23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hui) 上,教育部職業(ye) 教育與(yu) 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說,中等職業(ye) 教育是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推動高中階段教育多樣化發展的重任。中等職業(ye) 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協調發展,既可以滿足不同稟賦和潛能學生的學習(xi) 需要,又能夠提供多樣化的成長成才空間和通道。
本科職業(ye) 教育寫(xie) 入法律
當“普職分流”變為(wei) “普職協調發展”,中職教育的定位和前景隨即改變。
陳子季在2月23日新聞發布會(hui) 上說,中職教育要按照升學與(yu) 就業(ye) 並重的辦學定位,為(wei) 學生提供升學、就業(ye) 、職普融通等多種發展路徑。要擴大職業(ye) 本科、應用型本科在職教高考中的招生計劃,滿足中職學生接受高層次教育的需求。
對此,職業(ye) 教育法規定,中等職業(ye) 學校可以按照國家有關(guan) 規定,在有關(guan) 專(zhuan) 業(ye) 實行與(yu) 高等職業(ye) 學校教育的貫通招生和培養(yang) 。
“這就給中等職業(ye) 學校的學生可以上大學開了一個(ge) 口子,會(hui) 很大提高學生上中等職業(ye) 學校的積極性。”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卓新平在4月18日分組審議時說。
中職生不僅(jin) 可以讀大專(zhuan) ,還可以讀本科。
職業(ye) 教育法明確規定,高等職業(ye) 學校教育由專(zhuan) 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層次的高等職業(ye) 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實施。設立實施本科及以上層次教育的高等職業(ye) 學校,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審批。這是此次修法的一大亮點。
目前,教育部陸續批準設立了32所職業(ye) 本科學校。
“開展本科職業(ye) 教育是職業(ye) 教育在新發展階段增強適應性的關(guan) 鍵舉(ju) 措,是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曆史必然、人民對更好教育期盼的內(nei) 在要求、中國職業(ye) 教育走向國際的現實需要。”南京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吳學敏說。
南京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大學是全國首家公辦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學校,今年4月,獲批新增本科專(zhuan) 業(ye) 9個(ge) ,截至目前,學校本科專(zhuan) 業(ye) 已增至23個(ge) 。吳學敏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十四五”期間,該校爭(zheng) 取設立40個(ge) 左右本科專(zhuan) 業(ye) 。
什麽(me) 樣的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適合升級為(wei) 本科?
吳學敏認為(wei) ,本科職業(ye) 教育在專(zhuan) 業(ye) 設置上不能有什麽(me) 產(chan) 業(ye) 就上什麽(me) 專(zhuan) 業(ye) ,而應該堅持“有所為(wei) 、有所不為(wei) ”,具體(ti) 來講專(zhuan) 業(ye) 設置要瞄準高端產(chan) 業(ye) 和產(chan) 業(ye) 高端。
他介紹,所謂高端產(chan) 業(ye) ,一般是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或新概念產(chan) 業(ye) ,具體(ti) 表現為(wei) 技術含量高、處於(yu) 價(jia) 值鏈高端、在產(chan) 業(ye) 鏈占據核心部位等三個(ge) 方麵。所謂產(chan) 業(ye) 高端,一般是指在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中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在技術含量和產(chan) 品附加值等方麵占據領先優(you) 勢的領域。比如,一般認為(wei) ,裝備製造、先進製造等即位於(yu) 製造產(chan) 業(ye) 的高端。
“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緊密對接是職業(ye) 教育的本質屬性,本科職業(ye) 教育不僅(jin) 要與(yu) 產(chan) 業(ye) 緊密對接,更要契合辦學層次的提升要求,向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等為(wei) 代表的高端產(chan) 業(ye) 和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高端轉移。”吳學敏說,南京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大學所有專(zhuan) 業(ye) 對接江蘇先進製造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超過60%的專(zhuan) 業(ye) 對接江蘇“十四五”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
高等教育階段的普職融通還有更廣泛發展的空間。除了設立本科層次職業(ye) 學校,職業(ye) 教育法還為(wei) 兩(liang) 個(ge) 方麵的探索預留了空間:在普通高等學校設置本科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在專(zhuan) 科層次職業(ye) 學校設置本科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
學生的培養(yang) 也將融通。職業(ye) 教育法規定,國家建立健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與(yu) 職業(ye) 培訓學分、資曆以及其他學習(xi) 成果的認證、積累和轉換機製,推進職業(ye) 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建設,促進職業(ye) 教育與(yu) 普通教育的學習(xi) 成果融通、互認。
是否需要職業(ye) 教育研究生
本科職業(ye) 教育有了明確法律依據,研究生層次職業(ye) 教育也有了空間。
職業(ye) 教育法規定,高等職業(ye) 學校教育由專(zhuan) 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層次的高等職業(ye) 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實施。
直到第三次審議時,“本科以上教育層次”才寫(xie) 入修訂草案。
“我們(men) 既要培養(yang) 一般的技能型人才,還要培養(yang) 高技能人才,為(wei) 什麽(me) 不能允許有少部分的研究生層次的高技能人才呢?”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中國教育學會(hui) 副會(hui) 長周洪宇在2021年12月分組審議草案二審稿時說。
事實上,目前國內(nei) 一些高校已經在培養(yang) 研究生層次的職業(ye) 教育教師和研究人員。據介紹,目前國內(nei) 有40多所院校舉(ju) 辦了碩士層次的職教教師培養(yang) ,還沒有博士層次的職教教師培養(yang) 院校。
對是否設置研究生層次職業(ye) 教育的一個(ge) 爭(zheng) 議是,會(hui) 帶來職業(ye) 教育追求高學曆的錯覺,強化唯學曆的風氣。
周洪宇也認為(wei) ,確實不需要把研究生層次的比例定得太高,根據職業(ye) 教育的定位、目標和特色,從(cong) 國際比較角度來看,研究生比例一般在3%-5%,本科比例一般在15%-25%,大專(zhuan) 和中專(zhuan) 比例一般在65%-70%。
“有些工種可能僅(jin) 僅(jin) 經過了本科訓練還依然有欠缺。所以,建議延伸到專(zhuan) 科、本科甚至到專(zhuan) 業(ye) 碩士的層麵上,真正實現高等級、高層次的職業(ye) 技能人才培養(yang) ,更好發揮不同類型學校在職業(ye) 教育中的作用和貢獻。”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孫其信在4月18日分組審議時說。
職業(ye) 教育的普職融通、前後貫通在法律層麵已經明確,一些配套措施還需進一步完善。
比如,職業(ye) 教育法新增加規定:接受高等職業(ye) 學校教育,學業(ye) 水平達到國家規定的學位標準的,可以依法申請相應學位。
有專(zhuan) 家指出,授予何種學位,授予學位需要達到的標準等,都需要進一步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