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首頁 > 職業教育 > 正文
各地多措並舉提升教學質量、打通升學通道、拓展就業機會

職業教育搭起成才“立交橋”

發布時間:2022年06月17日10:54 來源: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目前,我國建成世界規模最大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共有職業(ye) 學校1.12萬(wan) 所,在校生超過2915萬(wan) 人。近年來,各地各部門提升教育質量,加大保障力度,暢通發展通道,推動現代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職業(ye) 教育的適應性和吸引力不斷增強。


  現就讀於(yu) 蘭(lan) 州交通大學新能源科學與(yu) 工程專(zhuan) 業(ye) 的李金,是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2017級學生。上學期期末考試,他的綜合成績在全院排第十六名,在他看來,隻要肯努力,職校生也有光明的前途。


  在全國各地,像李金一樣,通過職業(ye) 教育蓄力未來發展的學生越來越多。各地不斷出台措施,提升教學質量、打通升學通道、拓展就業(ye) 機會(hui) ,職業(ye) 教育吸引力越來越強。


  提高辦學質量,讓學生學到更多技能


  “老師們(men) 經常使用案例教學、模擬場景等方法,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在山東(dong) 省濰坊市臨(lin) 朐縣職業(ye) 教育中心學校,旅遊服務與(yu) 管理專(zhuan) 業(ye) 學生劉曉藝說,“比如,在客房服務這門課上,老師會(hui) 請同學上台,模擬如何處理服務糾紛等。”


  近年來,山東(dong) 省不斷提高職校辦學質量,優(you) 化師資隊伍,允許教職工編製總額的20%由職業(ye) 院校自主聘用專(zhuan) 業(ye) 兼職教師,對高技能人才還可以通過“綠色通道”直接考察招聘。“學校持續發力,引進一批優(you) 秀教師,創新教學模式,推廣項目、案例和模塊化教學,讓學生學到真本事、練成真本領。”臨(lin) 朐縣職業(ye) 教育中心學校校長譚剛介紹,學校還改革教師績效工資製度,實現多勞多得、優(you) 績優(you) 酬,用靈活的薪酬製度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為(wei) 提升教學質量,建設特色化專(zhuan) 業(ye) ,山東(dong) 省投入專(zhuan) 項資金,引導學校優(you) 化專(zhuan) 業(ye) 布局和資源配置,推動實現“一校一特色”。“作為(wei) 第一批山東(dong) 省高水平中職校建設單位,我們(men) 提高項目資金使用效能,主要用於(yu) 專(zhuan) 業(ye) 建設、人才培養(yang) ,‘學生技能評價(jia) 模式改革與(yu) 實踐’被評為(wei) 省特色項目。”譚剛介紹,學校師生的努力沒有白費。在2021年職教高考中,學校有213人被省內(nei) 高校錄取,本科上線111人,就業(ye) 率達98%。


  這幾年,職校學生就業(ye) 路子越來越寬。省裏支持學校與(yu) 知名企業(ye) 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guan) 係,建立校企對話製度。譚剛說,“目前有15家企業(ye) 表示願意通過實訓耗材捐助、派遣師資等方式參與(yu) 我校訂單培養(yang) ,所屬訂單學生到協議企業(ye) 實習(xi) ,還可以根據個(ge) 人意願決(jue) 定是否留在企業(ye) 就業(ye) 。”


  職校3年,劉曉藝變化不小。如今,越來越多的學生像她一樣對職業(ye) 教育充滿信心。2021年,山東(dong) 省中考有2.95萬(wan) 名超過當地普高線的學生主動選擇中職教育,1.7萬(wan) 名普高在校生轉入中職學校。山東(dong) 省教育廳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職校招收低分生”難題進一步破解,中等職業(ye) 教育初步實現從(cong) “無門檻追求數量”轉變為(wei) “有選擇以質定量”。


  設立“校中廠”“廠中校”,促進產(chan) 學融合


  “戴上VR眼鏡,就能看到機器設備的結構,還能動手拆裝,很真實、很直觀!”江西高職院校學生李樂(le) 平這次參加實訓大開眼界。


  在江西省南昌市VR科創城內(nei) ,國家職業(ye) 教育虛擬仿真示範實訓基地的實訓大廳裏,擺放著仿真機場塔台、飛機模型、發動機模型、工業(ye) 機器人等各種設備。該基地是教育部和江西省政府共同推動產(chan) 教融合的新探索,2020年動工,一期工程去年建成並投入試運營,搭載了5G、虛擬仿真、人工智能等技術。整個(ge) 基地將於(yu) 今年底全部建成,屆時可同時容納8000名學生進行實訓,年培訓人數可達10萬(wan) 人。


  “阻礙產(chan) 教融合的一個(ge) 重要原因是,學生實訓機會(hui) 難得、成本高。從(cong) 上學到上崗,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實踐摸索。”基地負責人李經智說。基地提供的虛擬仿真實訓,把真實的工作場景“搬”到實訓室,以較低的成本讓學生操作實踐、反複訓練,由此提高了學生技能,縮短了學生上崗上手時間,也調動了企業(ye) 參與(yu) 產(chan) 教融合的積極性。


  江西應用技術職業(ye) 學院與(yu) 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江西應用華測檢測產(chan) 業(ye) 學院”,在學校設立“校中廠”,探索混合所有製產(chan) 業(ye) 學院建設;與(yu) 吉利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共建“江西應用吉利汽車產(chan) 業(ye) 學院”,在企業(ye) 中設立“廠中校”,強化崗位人才培養(yang) ,強化學生實踐技能,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


  硬件設施建得好,政策激勵得跟上。2021年,江西省教育廳和人社廳一道,出台了職校教師績效工資總量申報核定專(zhuan) 項文件,允許職業(ye) 院校將校企合作、技術服務、社會(hui) 培訓、自辦企業(ye) 等淨收入的60%追加到績效工資總量,分配給教師。“政策出台以後,老師們(men) 更有幹勁了。”江西應用技術職業(ye) 學院教師宋東(dong) 東(dong) 說,“我們(men) 學校去年通過校辦企業(ye) 的經營收入成功申報核增119.12萬(wan) 元績效工資,真正實現多勞多得。老師們(men) 通過開展校企合作項目,對於(yu) 一線技術更加熟悉,學生們(men) 也可以在項目中精進技術。”


  江西省教育廳職業(ye) 教育與(yu) 成人教育處處長何永明介紹:“目前,關(guan) 於(yu) 校企合作激勵機製我們(men) 還在不斷探索和完善,目的是希望解決(jue) 職業(ye) 院校教師參與(yu) 校企合作積極性不高、職業(ye) 院校辦學活力不足的問題,進一步推動職業(ye) 院校向行業(ye) 企業(ye) 靠攏、與(yu) 市場接軌。”


  啟動“職教高考”改革試點,打通升學通道


  “近年來,我們(men) 全麵推動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貫通培養(yang) 工作。”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校長彭東(dong) 軍(jun) 介紹,學校先後與(yu) 省內(nei) 40多所中職學校簽訂“五年一貫製”聯合培養(yang) 協議,學生通過轉段考試便可升入高職。同時,學校與(yu) 河西學院聯合開展現代農(nong) 業(ye) 技術、旅遊管理兩(liang) 個(ge) 專(zhuan) 業(ye) “3+2”模式高本職普一體(ti) 化貫通人才培養(yang) 。


  “甘肅省將考試招生製度改革作為(wei) 職業(ye) 教育改革的‘突破口’。”甘肅省教育廳主要負責同誌介紹,甘肅省通過“職教高考”和“專(zhuan) 升本”考試改革,完善職業(ye) 教育考試招生製度,為(wei) 學生多樣化選擇、多路徑成才搭建“立交橋”。2019年,甘肅省在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基礎上,啟動“職教高考”改革試點,實施“文化素質+職業(ye) 技能”的考試方法,打通各類考生升學通道。“根據不同情況,提供五年一貫製轉段、中職生對口升學考試、綜合評價(jia) 錄取、普通高考、單考單招等5種升學通道。”


  錢隆是山丹培黎學校機電一體(ti) 化專(zhuan) 業(ye) 學生。“2020年,我通過社會(hui) 生擴招被錄取。這之前,我在湖南務工,工作後才明白知識的力量、學曆的重要。”錢隆經過備考、招考回到校園。去年,他參加了甘肅省職業(ye) 院校學生技能大賽,獲得了現代電氣控製係統安裝與(yu) 調試賽項一等獎。“下一步,我的目標是進入本科院校繼續深造。”錢隆說。


  甘肅省教育廳職業(ye) 教育與(yu) 成人教育處處長令軍(jun) 輝介紹,為(wei) 激勵人才,甘肅省建立免試入學資格審查公示製度,製定免試入學競賽資格清單,對參加技能大賽成績突出的學生、在校期間綜合測評成績排名前3%的應屆畢業(ye) 生、退役大學生士兵等3類考生,免除文化素質統一考試,通過招生院校組織的職業(ye) 能力測試便可實現“專(zhuan) 升本”。據統計,甘肅省高職院校招生人數由2018年的7.5萬(wan) 人增加到2021年的11.3萬(wan) 人。全省高職“專(zhuan) 升本”人數由2018年的2466人增加到2021年的1.39萬(wan) 人,升學人數比例由2018年的4.76%提高到2021年的20.23%。


作者:李蕊 楊顏菲 王錦濤 責任編輯:李達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