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園”自助野餐會(hui) 、星光帳篷夜、水浴遊戲……日前,一係列別開生麵的幼兒(er) 園大班畢業(ye) 活動在鄭州市鄭東(dong) 新區實驗幼兒(er) 園(以下簡稱“鄭東(dong) 實幼”)舉(ju) 行,孩子們(men) 盡情享受在幼兒(er) 園最後的美好時光。
“這場由大班孩子自行策劃的畢業(ye) 季課程,從(cong) 活動設想、環節設計到具體(ti) 實施,都由孩子們(men) 擔當主力。他們(men) 在活動中會(hui) 交往、懂合作、善動腦、解難題,感受成長的喜悅,為(wei) 步入小學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鄭東(dong) 實幼園長馬靈君感慨道。
2021年8月,鄭州市鄭東(dong) 新區被確定為(wei) 河南省幼小銜接實驗區,區內(nei) 10所優(you) 質幼兒(er) 園和小學被確定為(wei) 試點園(校)。除此之外,鄭東(dong) 新區在區內(nei) 組織幼兒(er) 園和小學組成了五大幼小銜接協作組,重點在課程建設上下功夫,積極打造“一核三體(ti) ”(以優(you) 化教育生態為(wei) 核心,以園校融通教育體(ti) 係、社區共長教育體(ti) 係、社會(hui) 支持體(ti) 係為(wei) 支撐)工作框架,區域整體(ti) 推進,構建以兒(er) 童為(wei) 本、科學純潔的幼小銜接新樣態。
近日,記者走進鄭東(dong) 新區幼小銜接試點園(校),探索該區有效減緩從(cong) “百草園”到“三味書(shu) 屋”銜接坡度的“鄭東(dong) 方案”!
小學當“組長”,引領幼小銜接在課程建設中深度發力
“很多幼兒(er) 園老師教孩子握筆的姿勢不規範,到了小學再想讓孩子改正太難了。”“有些孩子剛上一年級時,連自己上廁所都不會(hui) ,我們(men) 隻是培養(yang) 孩子的行為(wei) 習(xi) 慣都不知道要耗費多少精力。”……采訪中,聊起實施幼小銜接前,孩子剛升入小學時的狀況,不少老師大吐苦水。
長久以來,幼小之間的信息壁壘讓幼小教師各為(wei) 其教,閉門造車,園校學習(xi) 多割裂、幼小生活轉變大等問題一直困擾著老師和家長。解決(jue) 這些難題,應從(cong) 何處突破?鄭東(dong) 新區的答案是:讓課程成為(wei) 重要抓手,為(wei) 小學和幼兒(er) 園架起過渡橋梁!
“我們(men) 區在幼小銜接中,致力於(yu) 抓好幼兒(er) 園‘去小學化’和小學‘零起點教學’兩(liang) 個(ge) 焦點,建設好三類課程(改進學段課程、建構過渡性活動課程、開設家長課程),提升區域課程質量,實現有效銜接。”鄭州市鄭東(dong) 新區教文體(ti) 局局長張利剛告訴記者。
重點抓課程,質量是關(guan) 鍵。鄭東(dong) 新區積極推動幼兒(er) 園與(yu) 小學改進學段課程,融入銜接意識,全麵提高課程質量。
記者走進鄭東(dong) 實幼的教師辦公室,一本厚厚的大班幼小銜接係列課程資源庫格外醒目,4個(ge) 大主題、16個(ge) 子主題,數十個(ge) 活動課程,每一項都對應一個(ge) 銜接目標,是幼兒(er) 園教師的教學寶典。“我們(men) 給這本幼小銜接課程資源庫取名為(wei) 《從(cong) ‘百草園’到‘三味書(shu) 屋’》,希望孩子能從(cong) 幼兒(er) 園的趣味‘百草園’自然延伸和過渡到小學的‘三味書(shu) 屋’。”馬靈君說。為(wei) 了提高幼小銜接課程質量,鄭東(dong) 實幼依托大班現有課程,建構幼兒(er) 園幼小銜接主題活動課程,采用大主題引領、小主題推進的形式,通過集體(ti) 教育活動、區域活動等6種實施途徑,打破各領域間的知識壁壘,為(wei) 幼兒(er) 學習(xi) 與(yu) 發展提供多樣化的通道。
在鄭州市鄭東(dong) 新區龍子湖幼兒(er) 園(以下簡稱“龍子湖幼兒(er) 園”),課程建設堅持問題導向,全麵了解問題(包括家長、幼兒(er) 、課程的現狀)——深入分析問題(包括小學、幼兒(er) 園、家庭存在的問題)——參照要點審視(是過度、缺失還是實施)——結合現狀調整(是刪除、增添還是更係統、細化)。該園園長焦可心告訴記者:“本學期幼兒(er) 園嚐試以月為(wei) 單位主題推進,每月一主題,著力解決(jue) 孩子生活自理中的時間觀念缺失、社會(hui) 準備中的任務意識和規則意識不強、學習(xi) 準備中的學習(xi) 習(xi) 慣(專(zhuan) 注力)不夠、身心準備中的向往小學意願不足等多種問題。”
以往,幼小銜接工作多以幼兒(er) 園為(wei) 主,小學往往積極性不高。為(wei) 了讓小學真正加入幼小銜接隊伍,鄭東(dong) 新區創新實施“銜接協作組,小學為(wei) 組長”的模式,極大調動了小學的工作積極性。全區各小學紛紛行動起來,在幼兒(er) 園入學4項準備銜接基礎上,構建過渡性活動課程,改變小學和幼兒(er) 園教育分離的狀況,實現雙向銜接。
鄭州市鄭東(dong) 新區龍子湖小學(以下簡稱“龍子湖小學”)一年級教師全員參與(yu) 幼小銜接課程建設,基於(yu) 兒(er) 童身心發展規律,構建兼顧幼兒(er) 園和小學教育特點,指向4個(ge) 適應的“成長橋”幼小科學銜接校本課程體(ti) 係,幫助一年級新生快速適應小學生活。
“為(wei) 了給孩子建立循序漸進的一年級入學體(ti) 驗,減少孩子的焦慮和不安,我們(men) 在入學第一周集中開展學前準備,搭建‘連心橋’課程,讓孩子熟悉學校、利用桌簽進行自我介紹、學會(hui) 整理書(shu) 包等。”龍子湖小學校長馬麗(li) 輝告訴記者。
為(wei) 了引導家長轉變觀念,消除焦慮,支持和參與(yu) 幼小銜接工作,形成教育合力,鄭東(dong) 新區教文體(ti) 局著力加強宣傳(chuan) 和培訓,開設有針對性的家長課程。“鄭東(dong) 新區成立了一支30人規模的幼小銜接家教宣講團,為(wei) 全區小學、幼兒(er) 園提供‘點單式’幼小銜接家庭教育課程,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為(wei) 全區家長進行科學宣講。”鄭東(dong) 新區教文體(ti) 局學前教育負責人李曉陽告訴記者,“宣講團有知名園(校)長,也有園(校)中層領導和從(cong) 事幼小銜接工作的一線教師。宣講視頻上傳(chuan) 鄭東(dong) 新區智慧教育雲(yun) 平台,老師和家長可以隨時觀看。”
專(zhuan) 家引領,多樣教研,為(wei) 幼小銜接注入發展活力
藍天、白雲(yun) 、卡通人物、火箭、飛機……走進鄭州市鄭東(dong) 新區昆麗(li) 河小學(以下簡稱“昆麗(li) 河小學”),一樓走廊中鮮豔的色彩和各式各樣的模型讓人眼花繚亂(luan) 。與(yu) 傳(chuan) 統印象中小學教室的規規矩矩、簡簡單單不同,昆麗(li) 河小學的一年級教室班班有主題、生生有展示,深受學生喜愛。
昆麗(li) 河小學校長孟曉莉告訴記者:“為(wei) 了讓環境的布置更貼近幼兒(er) 園的環創設計,讓孩子從(cong) 熟悉的環境中平穩過渡到一年級,快速適應小學生活,我們(men) 學校多次邀請鄭東(dong) 實幼的幼小銜接專(zhuan) 家到校參與(yu) 協作組專(zhuan) 題教研。在他們(men) 的幫助下,學校逐步確立了‘教室布置兒(er) 童化、文化長廊生活化、常規管理柔性化、課程實施遊戲化’的幼小銜接課程實施原則。熟悉的環境,讓孩子們(men) 小學充滿了期待、向往和喜歡。”
為(wei) 完善園校聯合研修機製,龍子湖小學和龍子湖幼兒(er) 園搭建“線上+線下”研究平台,在專(zhuan) 家幫助下,深入開展專(zhuan) 題研究和交流,探索出“雙師製”的幼小銜接教學模式。
雙師跟班體(ti) 驗,小學教師積極深入幼兒(er) 園跟班體(ti) 驗至少一天的兒(er) 童生活,全方位了解兒(er) 童在幼兒(er) 園和小學生活的不同之處;雙師結對研修,小學和幼兒(er) 園的老師一對一或二對一結對研修,形成線下線上研修共同體(ti) ,及時解決(jue) 幼小銜接過程中的問題;雙師協同上課,實驗園(校)一個(ge) 月進行一次線下主題課例研修。
“和我一起組成‘雙師製’教研組合的是龍子湖幼兒(er) 園大(2)班的於(yu) 宣君老師。我們(men) 常在同一主題下設計課程,互相聽課評課,非常有利於(yu) 了解對方學段的學生特點,有的放矢地優(you) 化教學內(nei) 容和形式,對我來說幫助很大。”剛送走一批六年級學生,初次接觸一年級孩子讓龍子湖小學教師常三娥剛開始很不適應。在“雙師製”教研的幫助下,如今,她對一年級幼小科學銜接工作已經得心應手。
龍子湖幼兒(er) 園保教主任張春美告訴記者:“在‘雙師製’教研中,兩(liang) 校遵循‘三定’‘一同’原則,即定期、定師、定班級、同主題,讓小學教師真正走進幼兒(er) 園、走進真實的幼兒(er) 園教學,讓幼兒(er) 親(qin) 身體(ti) 驗小學與(yu) 幼兒(er) 園教學方式的不同,增進對小學老師、小學生活的熟悉感,幫助幼兒(er) 順利過渡。”
此外,龍子湖小學和龍子湖幼兒(er) 園還創新開展家園校社區四位一體(ti) 聯合教研,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邀請社區內(nei) 所有幼兒(er) 園及小學低段教師和家長、社區高校教育學院教授共同參與(yu) ,以小學為(wei) 圓心,借助區域高校專(zhuan) 家資源,發揮小學磁吸效應,輻射到區域內(nei) 公民辦幼兒(er) 園及家庭,探索具有區域特點的課程模式,全域、全麵、深度推進幼小銜接工作。
幼小科學銜接有了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無限可能
“幼兒(er) 園階段,包括我在內(nei) 的多數家長既不想給孩子壓力,又擔心別人家孩子‘搶跑’。眼看鄰居家小孩都會(hui) 認字寫(xie) 字了,我們(men) 也難免憂心。但通過大班下學期的幾次家長會(hui) 和各種關(guan) 於(yu) 幼小銜接的講座學習(xi) 後,我不再像過去那樣焦慮了。”鄭東(dong) 實幼大(7)班學生馬浩揚的媽媽說。
“我的大女兒(er) 去年6月從(cong) 龍子湖幼兒(er) 園畢業(ye) 以後,順利進入鄭東(dong) 新區文苑學校,幼小銜接的效果遠遠超出我的預期。現在孩子各方麵不僅(jin) 表現出色,還加入了少先隊。”龍子湖幼兒(er) 園畢業(ye) 生牛遷然的媽媽說。
史彥燕是昆麗(li) 河小學一(2)班的班主任,也是鄭東(dong) 實幼的家長,“雙重身份”讓她對幼小銜接有著更深刻的感受:“作為(wei) 家長我能明顯感覺到,這一輪的爸爸媽媽更‘佛係’了,配合度更高了;作為(wei) 一年級老師,我也能感覺到課堂更順暢了,銜接過渡期更短了,這是科學的幼小銜接帶來的良好變化。”
…………
經過近一年的課程建設實踐探索,鄭東(dong) 新區的幼小銜接成效非常明顯。全區幼兒(er) 園和小學積極參與(yu) ,區內(nei) 試點校(園)數量增加到30所;各園(校)積極開展課程建設專(zhuan) 題研究,產(chan) 出幼小銜接各類研究成果180餘(yu) 項,有效保障幼小科學銜接高質量開展。鄭東(dong) 新區受益學生和家長不計其數,更讓老師們(men) 看到了幼小科學銜接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無限可能。
“一年來,鄭東(dong) 新區幼小科學銜接的理念已經傳(chuan) 播到每所幼兒(er) 園及適齡幼兒(er) 家長的心中。接下來,我們(men) 將進一步健全幼小銜接工作機製,堅持試點示範,分層推進,確保今年秋季全麵順利推行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全麵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兒(er) 童的全麵發展和身心健康成長。”張利剛說。
(來源:河南省教育融媒體(ti) 采編中心 記者 方慧 杜帥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