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dong) 省煙台市小欽島,王輝紮根海島13年,從(cong) 剛畢業(ye) 的醫學生,成長為(wei) 一方民眾(zhong) 健康的守護者。選擇留守,選擇付出、奉獻,王輝的青春夢想在海島綻放。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郭慧慧支教10年,堅持自掏腰包為(wei) 學生們(men) 訂雜誌、買(mai) 書(shu) 籍。“從(cong) 小我就立誌,長大後,要到偏遠的地方支教,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郭慧慧在服務期滿後選擇留任,孩子們(men) 一直是郭慧慧最掛念的人。
“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自2006年實施以來,“三支一扶”計劃已累計選派46.9萬(wan) 名高校畢業(ye) 生到2300餘(yu) 個(ge) 區縣的基層單位服務,在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促進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投身一線 貢獻才能
2022年“三支一扶”計劃招募高校畢業(ye) 生3.4萬(wan) 名
什麽(me) 是“三支一扶”?
人社部人力資源流動管理司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三支一扶”計劃,是有關(guan) 部門聯合實施的引導鼓勵高校畢業(ye) 生到基層工作的示範項目,重點選派高校畢業(ye) 生到基層從(cong) 事支教、支農(nong) 、支醫和幫扶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服務。
以2021年為(wei) 例,實際招募3.8萬(wan) 名“三支一扶”人員中,幫扶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約占28%;支農(nong) 的人員約占23%;支教的約占14%;支醫的約占12%;水利、林草及就業(ye) 社保等領域的人員合計約占23%。
截至2021年底,全國在崗“三支一扶”服務人員近7萬(wan) 名。他們(men) 有的投身現代農(nong) 業(ye) ,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貢獻智慧才幹;有的紮根邊疆,為(wei) 邊疆地區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近年來,一大批有知識、懂技術、能吃苦的高校畢業(ye) 生通過‘三支一扶’計劃投身基層,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基層人才隊伍的年齡、學曆和知識結構,緩解了基層人才匱乏矛盾。”人社部人力資源流動管理司有關(guan) 負責人說。《關(guan) 於(yu) 第三輪高校畢業(ye) 生“三支一扶”計劃實施情況的報告》顯示,88%的基層服務單位認為(wei) “三支一扶”人員在單位發揮作用明顯。
雲(yun) 南省曲靖市羅平縣老廠鄉(xiang) 衛生院,在14名支醫人員的幫助下,衛生院實現了從(cong) 瀕臨(lin) 倒閉到年門診量10萬(wan) 人次的蛻變,當地醫療條件得到極大改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國5.5萬(wan) 名“三支一扶”人員特別是5700多名支醫人員迅速投入基層聯防聯控,成為(wei) 基層抗疫的重要力量。
與(yu) 此同時,“三支一扶”人員也通過基層實踐,錘煉了意誌品質,積累了工作經驗,為(wei) 走好今後人生道路打下了堅實基礎。問卷調查顯示,超過90%的“三支一扶”人員認為(wei) 基層服務經曆對今後工作有很大幫助。
目前,我國正在實施第四輪(2021—2025年)高校畢業(ye) 生“三支一扶”計劃,擬每年選派3.2萬(wan) 名左右,累計選派16萬(wan) 名左右到基層服務。日前,人社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印發通知,明確2022年“三支一扶”計劃招募高校畢業(ye) 生3.4萬(wan) 名,比去年增加2000名。
“在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壓力持續加大的背景下,‘三支一扶’計劃以其靈活完善的運行機製和引才育才的良好成效,在穩就業(ye) 、促就業(ye) 中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人社部人力資源流動管理司有關(guan) 負責人說。
截至8月上旬,已有30個(ge) 省份發布招募計劃,崗位共計4.2萬(wan) 個(ge) 。不僅(jin) 如此,各地方還進一步豐(feng) 富服務崗位類型。在支教、支農(nong) 、支醫和幫扶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傳(chuan) 統崗位的基礎上,結合基層實際需求,大力開發鄉(xiang) 村振興(xing) 協理員、鄉(xiang) 村建設助理員等崗位。
加強保障 激發活力
“三支一扶”人員全服務周期的教育培訓體(ti) 係日益完善
如何參加“三支一扶”?
以今年為(wei) 例,“三支一扶”計劃主要麵向2022年應屆畢業(ye) 生和離校2年內(nei) 未就業(ye) 畢業(ye) 生開展招募選拔,招人難、留人難地區可結合實際適當放寬專(zhuan) 業(ye) 、學曆等方麵限製。
例如,江西省為(wei) 進一步擴大招募範圍,充實基層人才儲(chu) 備,在年齡上放寬到30周歲以內(nei) ,在學曆上放寬到非全日製大專(zhuan) 以上,在生源地上放寬江西生源身份限製,在招募對象上將技工院校畢業(ye) 生納入招募範圍,最大限度挖掘“三支一扶”人員“蓄水池”。
與(yu) 此同時,從(cong) 中央到地方聚力“強保障”,提升計劃吸引力,激發基層人才活力。
補貼標準穩步提高。《關(guan) 於(yu) 第三輪高校畢業(ye) 生“三支一扶”計劃實施情況的報告》顯示,2016年至2020年,中央財政累計投入62億(yi) 元,兩(liang) 次提高工作生活補貼標準,並新設一次性安家費補助項目,東(dong) 、中、西部地區“三支一扶”人員工作生活補貼標準平均增長50%以上。
2022年,中央財政將繼續按照東(dong) 部地區每人每年1.2萬(wan) 元、中部地區2.4萬(wan) 元、西部地區3萬(wan) 元(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4萬(wan) 元)和一次性安家費每人30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
社會(hui) 保障不斷完善。截至2021年,各地已普遍為(wei) “三支一扶”人員落實基本養(yang) 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等社會(hui) 保險。安徽、福建、湖北、廣西、雲(yun) 南、新疆等地還集中為(wei) “三支一扶”人員辦理大額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險、人身意外傷(shang) 害保險等,北京、天津、上海、江蘇、貴州等地為(wei) 相關(guan) 人員繳納住房公積金,安徽、雲(yun) 南、西藏等地建立年度績效考核機製,多層次完善保障機製。
培訓製度日益完善。當前,“三支一扶”人員全服務周期的教育培訓體(ti) 係日益完善,既有崗前培訓、在崗培訓,也有離崗前培訓。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0年,中央財政累計投入9000餘(yu) 萬(wan) 元專(zhuan) 項培訓3.12萬(wan) 人次。多數省份將“三支一扶”人員納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教育、衛生健康等部門業(ye) 務培訓計劃。
暢通渠道 成長成才
服務期滿後,可享受機關(guan) 公務員定向考錄、事業(ye) 單位專(zhuan) 項招聘、升學加分等專(zhuan) 項支持政策
服務期滿後能否合理流動,事關(guan) 青年未來。人社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目前,各地方已為(wei) “三支一扶”人員構建多層次流動渠道。
在公務員定向考錄方麵,《關(guan) 於(yu) 實施第四輪高校畢業(ye) 生“三支一扶”計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提出,各省(區、市)每年應拿出公務員考錄計劃的10%左右,麵向“三支一扶”計劃等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定向考錄。
在事業(ye) 單位專(zhuan) 項招聘方麵,《通知》提出,各省(區、市)縣鄉(xiang) 基層事業(ye) 單位公開招聘時,應根據本地區實際拿出一定數量或比例的崗位,對“三支一扶”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人員進行專(zhuan) 項招聘,並增加工作實績在考察中的權重,聘用後可以不再約定試用期。
在繼續學習(xi) 深造方麵,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人員,3年內(nei) 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you) 先錄取。高職(高專(zhuan) )畢業(ye) 生期滿且考核合格的,可免試入讀成人高等學曆教育專(zhuan) 科起點本科。
此外,各地方也積極支持青年人紮根基層成長成才。不少地方推薦支扶人員擔任鄉(xiang) 鎮團委副書(shu) 記、站所長助理等。據了解,近年來重慶有500餘(yu) 名期滿人員提升專(zhuan) 業(ye) 技術職務,60餘(yu) 名成長為(wei) 鄉(xiang) 鎮班子成員或站所負責人;江西上饒有129名期滿人員走上縣直部門或鄉(xiang) 鎮的領導崗位,為(wei) 基層幹部人才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
“我們(men) 還將鼓勵推動各地完善期滿流動政策,暢通流動渠道,創新流動服務,促進青年紮根基層成長成才。”人社部人力資源流動管理司有關(guan) 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