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漯河市召陵區堅持黨(dang) 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建設的全麵領導,把加強和改進思政課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真抓實幹,取得不斐成績。
去年4月28日,區委書(shu) 記李湛組織召開“全區思政課建設工作座談會(hui) ”,對全區思政課建設進行安排和部署。
區教育局黨(dang) 組直接引領、管理全區思政課教師隊伍,協同推進思政課“四大育人工程”,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區教育局思政課建設負責人撰寫(xie) 的《落實“1+4”行動,打造育人品牌》一文今年7月在《河南教育》發表。區教育局今年2月被漯河市教育局評為(wei) 思政課教育先進單位,7月被中共漯河市委宣傳(chuan) 部授予思政課“大練兵、大比武、大展示”活動優(you) 秀組織獎。
一、落實優(you) 化課程體(ti) 係工程。一是深化學科德育。進一步落實中小學學科德育教學指導意見,深度挖掘中小學語文、曆史、地理、體(ti) 育、藝術等所有課程所蘊含的思政課教育資源,發揮所有課程的育人功能,構建了全麵覆蓋、類型豐(feng) 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育人體(ti) 係,使各類課程與(yu) 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二是用好特色資源。充分挖掘許慎、拱璧兩(liang) 張地域文化名片,豐(feng) 富特色課程資源,增強文化自信,弘揚愛國精神、奉獻精神、敬業(ye) 精神,激發全區廣大的師生愛國愛黨(dang) 愛校熱情。教育局協助出版的一部描寫(xie) 著名鄉(xiang) 村教育家王拱璧的長篇小說《風雨杏壇路》由河南文藝出版社公開發行;翟莊小學編輯的《墨香書(shu) 韻》書(shu) 法課程在全省推廣,實驗小學編排的《王拱璧送子抗日》豫劇曲目,入選中國文聯“傳(chuan) 承紅色基因,爭(zheng) 做時代新人——慶祝建黨(dang) 100周年六一國際兒(er) 童節文藝節目展播”。三是開發校本課程。區教育局編寫(xie) 了《召陵簡史與(yu) 文化》地方課程,通過召陵簡史、名勝古跡、名人傳(chuan) 略、文學藝術、民俗土特等板塊,增強學生的家國情懷;召陵區許慎中學建立起了“構建以生活為(wei) 基礎,以學科知識為(wei) 支撐”的課程模塊,開展思政課教學實踐活動,形成“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的大思政課程體(ti) 係,構建一批全麵覆蓋、類型豐(feng) 富、相互補充的特色課程。
二、落實提升育人能力工程。一是壯大思政課教師隊伍。召陵區小學高年級、初中、高中、中職校配齊專(zhuan) 職思政課教師,中小學黨(dang) 組織書(shu) 記、校長、德育主任、大隊輔導員等領導管理人員和班主任或相關(guan) 課程教師在培訓合格後兼任思政課教師。區學科首席教師、“十大名師”麵向全區開設一節學科德育示範課,湧現出以李占芳、冀紅濤為(wei) 代表的一批思政課育人典型。二是優(you) 化思政課教師培訓體(ti) 係。學校利用支部活動、文體(ti) 活動、演講比賽、思政課堂,全麵推動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進課堂進頭腦,把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貫穿到學校每一個(ge) 教育環節。圍繞“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yan) 、人格要正”標準,區教育局培訓中心推行思政課教師培訓學分製管理,將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最新重要講話精神學習(xi) 設為(wei) 必修學分,以此促進教師專(zhuan) 業(ye) 發展。區教育局還邀請全國思政課名師王小翠為(wei) 全區中小學教師開展思政觀摩課教學,多次邀請市區黨(dang) 校教授毛誌淩、趙路平等到區直學校巡回上思政課。三是健全思政課教師骨幹梯隊建設。依托市區名師名校長培養(yang) 工程、骨幹教師培養(yang) 梯隊建設,建設一批思政課教師名師工作室和示範教學團隊。
三、落實提升課堂質量工程。一是打造“優(you) 質課堂”。針對思政課教師專(zhuan) 業(ye) 發展水平不均衡,區域內(nei) 城鄉(xiang) 、校際之間思政教育質量存在的差距,召陵區為(wei) 農(nong) 村偏遠、師資薄弱的前李小學等26個(ge) 教學點落實思政課“專(zhuan) 遞課堂”;為(wei) 萬(wan) 祥街小學等17所學校開通“名師課”“名校網絡課堂”,實現“三個(ge) 課堂”建設100%覆蓋,推進思政課程“八個(ge) 統一”內(nei) 涵式發展,提高課堂品質,推進課程改革。二是開展“優(you) 質教研”。開展教學重點問題研究、集體(ti) 備課和教法研討,探索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攻關(guan) 教學重點、難點問題,通過“名校輻射”、“骨幹引領”、“聯片帶動”,提升思政課教研質量。三是樹立“優(you) 質標杆”。出台本區中小學思政課“好課標準”,加強對教學設計、育人因素挖掘轉化、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教師素養(yang) 等方麵的標準引領。
四、落實打造數字資源工程。構建了由召陵區的省思政課名師參與(yu) 的思政課教學信息化網絡共享資源平台——“召陵教育”微信公眾(zhong) 號和全國統編思政課教研交流合作微信群,及時發布國內(nei) 外重要新聞、時政熱點分析和學生自學課件115課時、視頻課115課時、隨堂測試121套、班會(hui) 課36節、班主任德育課19節等豐(feng) 富資源,為(wei) 推進課堂教學實施和作業(ye) 評價(jia) 優(you) 化提供資源支持,克服教材資料滯後性與(yu) 不足,做到與(yu) 時俱進,擴大了召陵教育影響力,為(wei) 全省、全國思政課教師教育教學提供了資源共享、交流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