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理工學院立足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行業(ye) 性、地方性、應用型”辦學定位,落實立德樹人,貫徹“創新引領創業(ye) ,創業(ye) 推動創新”理念,以雙創教育高質量為(wei) 抓手,依托學校創新創業(ye) 學院,深化“三創”(創意、創新、創業(ye) )與(yu) “三新”(新想法、新產(chan) 品、新企業(ye) )教育,將雙創教育融入人才培養(yang) 全過程,建立了具有應用型人才培養(yang) 特色的創新創業(ye) 教育體(ti) 係。
一、完善頂層設計,創新人才培養(yang) 模式
以頂層設計為(wei) 先導。成立創新創業(ye) 教育改革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建立創新創業(ye) 學院牽頭,大學科技園、工程訓練中心、團委等相關(guan) 職能單位協作,二級學院具體(ti) 落實的“1+X+N”組織機構,形成了分工明確、協同共管、多措並舉(ju) 的雙創教育管理機製,強化統籌領導,落實三全育人。
以課程設計為(wei) 把關(guan) 。聚焦專(zhuan) 創融合,優(you) 化課程內(nei) 容供給,打造“四年不斷線”創新創業(ye) 課程體(ti) 係。開設43門線上線下雙創課程,將雙創教育融入專(zhuan) 業(ye) 建設、課程教學、課外實踐、學生發展評價(jia) 。
以項目驅動為(wei) 抓手。匯聚政校企優(you) 勢資源,構築“平台+數據+應用+服務”的雙創綜合服務平台,依托各級各類項目開展創新創業(ye) 教育,提升學生實踐教學體(ti) 驗。
以全維成長為(wei) 宗旨。將雙創能力培養(yang) 納入思政課教學體(ti) 係,以創樹德;以“專(zhuan) 業(ye) 課程+大創項目+學科競賽”推進專(zhuan) 創深度融合,以創增智;實施“運動俱樂(le) 部+創新能力”的體(ti) 創融合,以創健體(ti) ;通過“藝術社團+藝術工坊”加強美育與(yu) 雙創教育高度聚合,以創孕美;構建校內(nei) 外、課內(nei) 外、線上線下一體(ti) 的“勞動+創新”課程體(ti) 係,以創帶勞。
二、健全質量標準,深化創新創業(ye) 教育
科學製定人才培養(yang) 方案。明確各專(zhuan) 業(ye) 對創新創業(ye) 學分的基本要求,將雙創課程納入專(zhuan) 業(ye) 必修和選修環節。出台《創新創業(ye) 素質拓展學分》文件,將第二課堂學分納入人才培養(yang) 方案,促進雙創教育與(yu) 專(zhuan) 業(ye) 教育有機融合,挖掘充實雙創實踐環節,納入專(zhuan) 業(ye) 評估指標體(ti) 係。
健全完善質量考評體(ti) 係。製定了“十四五”學生發展專(zhuan) 項規劃,出台《深化創新創業(ye) 教育改革方案》,下發年度工作目標,形成了“規劃引領+方案落實+目標管理”的工作質量考評體(ti) 係,保證雙創教育的順利開展。
改進學生學習(xi) 成果評價(jia) 方式。以學科競賽成績、科技論文、發明專(zhuan) 利、學術成果等作為(wei) 創新創業(ye) 學分。試行學生在校期間參加一次國際國內(nei) 學術交流並做報告製度,試行專(zhuan) 項體(ti) 育達標製度、公益勞動製度,促使學生全麵發展。
三、改革教學方法,強化創新創業(ye) 實踐教學
“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實戰訓練”相結合,不斷深化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改革課堂教學,開設銜接遞進的進階式雙創課程群,倡導教法改革,推動教學模式改革;改革實踐教學,開放實訓車間和實驗室,實踐學時30%以上,促進專(zhuan) 業(ye) 教學與(yu) 創新創業(ye) 教育課程有機融合;改革實戰訓練,倡導實行“學生科研助理”,累計3000餘(yu) 名學生參與(yu) 教師科研與(yu) 社會(hui) 服務項目,師生共同發表論文、研究報告300餘(yu) 篇,獲批專(zhuan) 利90餘(yu) 項。
四、加強課程建設,提升創新創業(ye) 課程質量
將課程建設作為(wei) 提高雙創教育和人才培養(yang) 質量的重要環節。推動雙創課程精細化,開設“微專(zhuan) 業(ye) 、微課程、微項目”教學環節,因材施教,增加新生研討課、學科前沿課、寫(xie) 作課,提升學生自主學習(xi) 和成果表達能力。促進專(zhuan) 創課程融合化,印發《“專(zhuan) 創融合”課程建設辦法》,立項資助建設29門“專(zhuan) 創融合”課程,將創新創業(ye) 教育融入人才培養(yang) 全過程,《電子工程應用設計》2020年入選國家級社會(hui) 實踐一流本科課程。實現雙創實踐係統化,組織“創新創業(ye) 大講堂”“創業(ye) 沙龍”,邀請風險投資家、校園創業(ye) 先鋒等與(yu) 學生“麵對麵”交流;開設“創業(ye) 訓練營”,對有創業(ye) 意願的學生進行針對性、係統化訓練。
麵向全校學生開設《職業(ye) 生涯與(yu) 創新創業(ye) 思維》等雙創課程,選課達11968人次,畢業(ye) 設計(論文)源自實際應用型課題比例近94%。2019年以來,開設校企合作課程100餘(yu) 門,新增校企共建教學資源庫22個(ge) 。建立創新創業(ye) 案例庫供學生學習(xi) 借鑒,成功孵化“卓凡科技”等學生創業(ye) 企業(ye) 案例11個(ge) 。
五、強化師資培訓,提升教學能力
著力打造“兩(liang) 支隊伍”,為(wei) 創新創業(ye) 教育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一是培養(yang) 校內(nei) 高素質雙創師資隊伍。通過“校本培訓+企業(ye) 實踐”培養(yang) “雙師雙能型”教師;二是引入校外專(zhuan) 業(ye) 創業(ye) 導師隊伍。聘請校外兼職創業(ye) 導師24人,引進傑出校友、企業(ye) 家、投資人、行業(ye) 精英等70人,對創業(ye) 學生進行指導幫扶。
六、發揮平台優(you) 勢,強化學生創新創業(ye) 能力培養(yang)
學校推進雙創平台載體(ti) 建設,強化學生雙創能力提升。
構建了全鏈條孵化實體(ti) 平台。洛陽市、洛龍區兩(liang) 級政府先後投入2000萬(wan) 元,與(yu) 學校合作共建大學科技園,已建成“一園三區兩(liang) 基地”布局,累計孵化科技型中小企業(ye) 279家,企業(ye) 收入達3.2億(yi) 元,每年學生創業(ye) 團隊40餘(yu) 支,帶動就業(ye) 1500餘(yu) 人。
發揮校內(nei) 各類科研平台作用。學校31個(ge) 省級以上科研平台、239個(ge) 實驗實習(xi) 實訓基地向全校學生免費開放。
依托產(chan) 業(ye) 行業(ye) 學院,深化產(chan) 教融合。發揮機器人專(zhuan) 業(ye) 化眾(zhong) 創空間、鯤鵬產(chan) 業(ye) 學院、力諾電力學院等行業(ye) 、產(chan) 業(ye) 學院資源優(you) 勢產(chan) 教融合、協同育人。
七、“以賽代訓”,強化創新創業(ye) 組織保障
學校采取“以賽代訓、賽訓結合”模式,落實“三層兩(liang) 級”“網格式”雙創競賽工作機製,持續提升學生科創競賽的能力和水平。每年投入130餘(yu) 萬(wan) 元推進“立項資助+獲獎獎勵”的雙重激勵模式,鼓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ye) 競賽。
建設了國家備案眾(zhong) 創空間,國家知識產(chan) 權試點高校,國家大學科技園,被授予河南省科技企業(ye) 孵化器,省創新創業(ye) 示範基地,省技術轉移示範機構等19個(ge) 科技服務平台。近年來,學生在各級各類課外學術科技競賽活動中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4749項,其中國家級獎勵624項。榮獲全國“挑戰杯”競賽“校級優(you) 秀組織獎”,2015年以來連續4屆捧得河南省“挑戰杯”競賽“優(you) 勝杯”,連續5屆獲得河南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ye) 大賽優(you) 秀組織獎。立項大學生創新創業(ye) 訓練計劃國家級54項、省級40項,2022年獲河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ye) 訓練計劃十五周年最佳組織獎。在《中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yang) 暨學科競賽評估》中,連續六年列全國普通高校本科組300強,省前10強;在2021年全國新建本科院校學科競賽排行榜中列全國第16名。多次被《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河南日報》等媒體(ti) 報道,每年30多個(ge) 參訪團來校學習(xi) 考察。
“十四五”期間,學校印發實施《洛陽理工學院“十四五”事業(ye) 發展規劃》《洛陽理工學院全麵深化改革方案》,特別是創新性研判《“十四五”學生發展規劃》。繼續堅持把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ye) 作為(wei) 綜合改革和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圍繞辦學定位和辦學目標,明晰培養(yang) 理念、製定培養(yang) 體(ti) 係、搭建實踐平台,讓大學生創業(ye) 項目日常管理規劃化和常態化;加大培訓力度,切實提高師生創新創業(ye) 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不斷推進創新創業(ye) 教育協同機製,推動學校、行業(ye) 、企業(ye) 、科研院所、實務部門建立戰略聯盟,促進專(zhuan) 業(ye) 鏈與(yu) 創新鏈、課程內(nei) 容與(yu) 職業(ye) 標準、教學過程與(yu) 實踐環節多元融合發展。以雙創教育高質量引領帶動人才培養(yang) 高質量,助力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的奮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