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劉保慶:中國式現代化九個本質要求的三個特點

發布時間:2022年11月26日17:58 來源:信陽涉外職業學院

現代化道路是近代以來我國無數仁人誌士百折不撓孜孜以求的複興(xing) 之路,實現現代化也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念茲(zi) 在茲(zi) 的曆史宏願。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九個(ge) 本質要求,體(ti) 現了內(nei) 在本質與(yu) 外在要求的有機統一,是對我國這樣一個(ge) 東(dong) 方大國如何加快實現現代化在認識上的不斷深入、在戰略上的不斷成熟、在實踐上的不斷豐(feng) 富,全麵開拓了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新境界。


一、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具有堅定道路自信的內(nei) 在特質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中國的現代化道路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yu) 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於(yu) 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現代化從(cong) 來不是西方國家的專(zhuan) 利品,各國都有權選擇符合本國國情和人民需要的發展道路。從(cong) 人類社會(hui) 發展的曆史來看,沒有哪個(ge) 民族、哪個(ge) 國家可以通過依賴外來力量、照抄照搬他國模式、跟在別人後麵亦步亦趨走上現代化道路的。


中國式現代化,既充分借鑒吸收人類社會(hui) 創造的一切優(you) 秀文明成果,更有著深厚的中華民族曆史和中華優(you) 秀文化發展底蘊,是紮根中國大地、基於(yu) 中國國情、切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當代中國的偉(wei) 大社會(hui) 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yi) 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因此,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現代化道路是從(cong) 中國國情出發,獨立自主“走適合自己的路”。


中國式現代化以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為(wei) 根本方向。馬克思、恩格斯確立的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原則,反映了社會(hui) 主義(yi) 的共同本質要求,但社會(hui) 主義(yi) 的實現途徑和具體(ti) 道路,則需要同各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與(yu) 西方資本主義(yi) 侵略擴張、戰爭(zheng) 掠奪的現代化有著本質區別,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現代化。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我們(men) 黨(dang) 改革開放以來的重大戰略抉擇。40多年來,我們(men)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hui) 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式現代化隻有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既不刻舟求劍、封閉僵化,又不照抄照搬、食洋不化,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這個(ge) 巍巍巨輪才能保持正確航向,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二、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具有增強曆史主動的外在要求


增強曆史主動是馬克思主義(yi) 曆史唯物主義(yi) 的基本觀點。馬克思主義(yi) 唯物論告訴我們(men) ,曆史發展有其規律性,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隻要善於(yu) 把握曆史發展大勢,抓住曆史變革機遇,奮發有為(wei) ,銳意進取,人類社會(hui) 就能更好更快地向前發展。


在百年奮鬥曆程中,從(cong) 石庫門到天安門、從(cong) 興(xing) 業(ye) 路到複興(xing) 路、從(cong) 南湖小小紅船到領航巍巍巨輪,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正是將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分析把握曆史大勢,抓住和運用好各種曆史機遇,在關(guan) 鍵節點上作出主動抉擇,才能團結帶領人民群眾(zhong) 不斷從(cong) 勝利走向勝利。回顧非凡十年,我們(men) 欣喜地看到,中國人民的前進動力更加強大、奮鬥精神更加昂揚、必勝信念更加堅定,煥發出更為(wei) 強烈的曆史自覺和主動精神,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正信心百倍推進中華民族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

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布局是黨(dang) 增強曆史主動的使命擔當。黨(dang) 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hui) 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ti) ”的總體(ti) 布局。黨(dang) 的十九大進一步闡明了經濟建設是根本、政治建設是保障、文化建設是靈魂、社會(hui) 建設是條件、生態文明建設是基礎的“五位一體(ti) ”相互關(guan) 係。黨(dang) 的二十大又把“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feng) 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納入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使“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的每一個(ge) 方麵的目標指向都更加明確、更加具體(ti) 。


實現高質量發展,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充滿生機活力的創造力;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民主團結奮進的向心力;豐(feng) 富人民精神世界,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崇德向善向上的凝聚力;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共享發展成果的惠及力;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永續發展進步的生命力。中國式現代化“五位一體(ti) ”的本質要求,打破了“現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路徑依賴,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以戰略主動謀取曆史主動、以戰略“落子”激活整盤棋局的思想自覺和行動力量。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我國發展麵臨(lin) 著新的戰略機遇期。新冠疫情反複延宕,世界經濟更加脆弱,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全球治理嚴(yan) 重缺失,糧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機疊加,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我們(men) 隻有不斷堅定曆史定力,增強全局主動,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才能在危機中育先機、於(yu) 變局中開新局,創造性地回答和解決(jue) 事關(guan) 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進步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三、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具有堅持胸懷天下的大國情懷


胸懷天下體(ti) 現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全人類服務的哲學視野。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胸懷天下的世界觀,既繼承發展了馬克思主義(yi) 科學理論和百年大黨(dang) 奮鬥曆程的偉(wei) 大實踐,又融合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時代偉(wei) 力,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積極順應時代潮流、世界大勢和人民意願,正確處理中國發展與(yu) 世界發展關(guan) 係,維護人類共同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重要理論成果。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其百年奮鬥的曆史征程中,秉持為(wei) 人類謀進步的堅定信念,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wei) 世界提供新機遇,在尋求自身發展道路的同時,以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更好惠及各國人民。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十八大以來的理論創新和經驗總結,使文明共存、人類共榮成為(wei) 世界現代化發展的永恒指向。

胸懷天下體(ti) 現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的世界意蘊。麵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yi) 、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摒棄以鄰為(wei) 壑、封閉排他和“小院高牆”,以“和平發展道路”“新型國際關(guan) 係”“命運共同體(ti) ”三個(ge) 簡潔凝練的表達,繪就了一幅幅友誼與(yu) 合作的亮麗(li) 畫卷,為(wei) 國際社會(hui) 領略新時代中國的國際情懷勾勒出一條清晰的邏輯主線。


國際政治上,創造過輝煌也經曆過苦難的東(dong) 方古國,走出了一條與(yu) 傳(chuan) 統大國崛起不同的和平發展新路;經濟發展方麵,中國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博鼇亞(ya) 洲論壇、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峰會(hui) 等框架,對亞(ya) 非拉等發展中國家提供各種支持,我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8.6%,成為(wei) 世界經濟增長第一動力;減貧問題上,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不遺餘(yu) 力堅決(jue) 打贏脫貧攻堅戰,解決(jue) 7億(yi) 人貧困問題,為(wei) 世界減貧事業(ye) 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維和行動中,中國是派遣維和人員最多的安理會(hui) 常任理事國和聯合國第二大維和攤款國;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向國際社會(hui) 鄭重承諾碳達峰碳中和“3060”方案;麵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始終站在國際抗疫合作的“第一方陣”,在對發展中國家提供抗疫資源支持方麵作出了巨大努力,並積極致力於(yu) 促進全球疫苗、治療藥品等公平合理分配。


這一係列絢爛多彩的“中國印象”,向世界展現出聚同化異、勇毅擔當的中國智慧和以和為(wei) 貴、美美與(yu) 共的中國氣度,詮釋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胸懷天下、協和萬(wan) 邦的寬闊胸襟,見證了中國開放包容、謙和友善的大國風範。


在這個(ge) 既充滿挑戰又充滿希望的時代,中國人民會(hui) 繼續秉承中國式現代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本質要求,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qin) ,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同世界人民攜手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劉保慶,河南省委宣講團成員,信陽涉外職業(ye) 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河南中醫藥大學碩士生導師


二審:時高璽 責任編輯:梅瑞祥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