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教育部:支持高校增設這些重點領域緊缺專業

發布時間:2022年12月08日16:28 來源:教育部

  12月7日,教育部網站發布教育部辦公廳等四部門發布《關(guan) 於(yu) 加快新農(nong) 科建設推進高等農(nong) 林教育創新發展的意見》。文件內(nei) 容指出:


  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增設糧食安全、生態文明、智慧農(nong) 業(ye) 、營養(yang) 與(yu) 健康、鄉(xiang) 村發展等重點領域的緊缺專(zhuan) 業(ye) 。


  布局建設一批新興(xing) 涉農(nong) 專(zhuan) 業(ye) 。


  吸引優(you) 質生源報考涉農(nong) 專(zhuan) 業(ye) 。


  支持建設一批農(nong) 林類現代產(chan) 業(ye) 學院。


  對高水平農(nong) 林院校的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名額安排予以統籌支持。


  將生物育種納入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



教育部辦公廳等四部門關(guan) 於(yu) 加快新農(nong) 科建設推進高等農(nong) 林教育創新發展的意見

教高廳〔2022〕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農(nong) 牧)廳(局、委)、林業(ye) 和草原主管部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教育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林業(ye) 和草原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部屬有關(guan) 高等學校、部省合建有關(guan) 高等學校: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現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關(guan) 鍵在科技、在人才。為(wei) 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全國涉農(nong) 高校的書(shu) 記校長和專(zhuan) 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和考察清華大學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麵向新農(nong) 業(ye) 、新鄉(xiang) 村、新農(nong) 民、新生態,加快新農(nong) 科建設,推進高等農(nong) 林教育創新發展,更好地支撐服務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全麵加強知農(nong) 愛農(nong) 教育。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三農(nong) ”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wei) 涉農(nong) 高校教書(shu) 育人的重要內(nei) 容,融入課堂教學,貫穿人才培養(yang) 各環節,引導學生學農(nong) 知農(nong) 、愛農(nong) 為(wei) 農(nong) 。加強和改進耕讀教育,將相關(guan) 課程納入人才培養(yang) 方案,作為(wei) 涉農(nong) 學科專(zhuan) 業(ye) 學生的必修課,加強“大國三農(nong) ”“耕讀中國”“生態中國”等農(nong) 林特色通識教育課程體(ti) 係建設,弘揚耕讀傳(chuan) 家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發揮耕讀教育樹德、增智、強體(ti) 、育美等綜合性育人功能。


  二、大力推進農(nong) 林類緊缺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優(you) 化涉農(nong) 學科專(zhuan) 業(ye) 結構,推進農(nong) 林教育供給側(ce) 改革,加快專(zhuan) 業(ye) 的調整、優(you) 化、升級與(yu) 新建,增強學科專(zhuan) 業(ye) 設置的前瞻性、適應性和針對性。服務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強化學科交叉融合,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增設糧食安全、生態文明、智慧農(nong) 業(ye) 、營養(yang) 與(yu) 健康、鄉(xiang) 村發展等重點領域的緊缺專(zhuan) 業(ye) 。服務綠色低碳、多功能農(nong) 業(ye) 、生態修複、森林康養(yang) 、濕地保護、人居環境治理等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發展,布局建設一批新興(xing) 涉農(nong) 專(zhuan) 業(ye) 。


  三、加快構建多類型農(nong) 林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深入實施卓越農(nong) 林人才教育培養(yang) 計劃。主動對接農(nong) 林業(ye) 創新發展新要求,實施農(nong) 林拔尖人才培養(yang) 計劃,聚焦動植物生產(chan) 類、林學類等本科農(nong) 林優(you) 勢學科專(zhuan) 業(ye) ,依托高水平農(nong) 林院校,科教協同探索本碩博一體(ti) 化培養(yang) ,培養(yang) 一批高層次、高水平、國際化的創新型農(nong) 林人才。主動對接農(nong) 村、林區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和行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新要求,產(chan) 教融合著力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ang) ,培養(yang) 一批適應性強、高素質的複合型農(nong) 林人才。主動對接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新要求,校地聯動著力提升學生生產(chan) 技能和經營管理能力,培養(yang) 一批愛農(nong) 業(ye) 、懂技術、善經營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幹得好的應用型農(nong) 林人才。


  四、著力提升農(nong) 林專(zhuan) 業(ye) 生源質量。加大宣傳(chuan) 力度,吸引優(you) 質生源報考涉農(nong) 專(zhuan) 業(ye) 。將生物育種納入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將生物育種、農(nong) 林智能裝備相關(guan) 學科專(zhuan) 業(ye) 納入有關(guan) 專(zhuan) 項計劃支持範圍。鼓勵校地合作,探索推進涉農(nong) 專(zhuan) 業(ye) 訂單定向人才培養(yang) 計劃,實施“入學有編、畢業(ye) 有崗”改革試點。在分配本專(zhuan) 科生國家獎助學金名額時,對以農(nong) 林專(zhuan) 業(ye) 為(wei) 主的高校予以適當傾(qing) 斜。


  五、深入推動課程教學改革。立足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和農(nong) 林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以人才培養(yang) 目標為(wei) 導向,優(you) 化教學內(nei) 容和課程體(ti) 係,分專(zhuan) 業(ye) 建設一批一流核心課程,著力推進體(ti) 現學科交叉融合的新課程建設,強化實踐類課程建設,及時將農(nong) 林科技發展前沿成果融入教學內(nei) 容,打造“兩(liang) 性一度”農(nong) 林類金課。構建數字化農(nong) 林教育新模式,大力推進農(nong) 林教育教學與(yu) 現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深入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施研討式、探究式、參與(yu) 式等多種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xi) ,著力提升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完善課程考核評價(jia) 體(ti) 係,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評價(jia) 體(ti) 係,注重過程性考核與(yu) 結果性考核有機結合,綜合應用筆試、非標準化答案考試等多種形式,著力培養(yang) 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六、不斷強化教材建設和管理。打造一批高質量國家規劃教材,開發一批一流核心教材,加快新興(xing) 涉農(nong) 專(zhuan) 業(ye) 教材和新形態教材建設。鼓勵涉農(nong) 高校結合各自學科優(you) 勢,組織政治素質高、專(zhuan) 業(ye) 造詣深、教學經驗豐(feng) 富的知名專(zhuan) 家學者、學術領軍(jun) 人才主編或參編優(you) 秀教材,體(ti) 現農(nong) 林學科行業(ye) 新知識、新技術、新成果,反映農(nong) 林教育教學改革新趨勢,增強教材思想性、科學性、前沿性和實效性。切實落實好高校教材選用主體(ti) 責任,嚴(yan) 格教材選用審核,杜絕內(nei) 容陳舊、低水平重複、簡單拚湊的教材進課堂。


  七、建設高水平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一批綜合性共享實踐教學基地,集成優(you) 化實踐教學資源,係統構建農(nong) 林院校優(you) 質實踐教學平台,打造一批核心實踐項目。依托種質資源庫(圃)、農(nong) 業(ye) 科技園區、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中心、林草產(chan) 業(ye) 示範區等平台建設一批新型農(nong) 林科教合作實踐教學基地,把人才培養(yang) 作為(wei) 基地所依托平台的建設和評價(jia) 重要內(nei) 容,發揮好基地的綜合育人功能。建設一批耕讀教育實踐基地,支持涉農(nong) 高校依托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地、自然文化遺產(chan) 地、農(nong) 業(ye) 園區、國家公園、美麗(li) 宜居村莊等社會(hui) 資源,拓展豐(feng) 富教學場所,強化耕讀實踐教學。


  八、打造高水平師資隊伍。強化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師風建設,把師德師風作為(wei) 評價(jia) 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加快建設一批高素質核心師資團隊。推動涉農(nong) 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建設,常態化開展農(nong) 林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培訓,嚴(yan) 格落實持教師資格證書(shu) 上崗製度,加強新入職教師崗前培訓。加強教研室、教學團隊等多種形式的基層教學組織建設,支持建設一批全國性、區域性虛擬教研室。加大“雙師型”教師建設力度,支持涉農(nong) 高校選派教師到農(nong) 林企業(ye) 掛(兼)職鍛煉,選聘科研院所、企業(ye) 一線專(zhuan) 家任兼職教師或導師,加強“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建設。


  九、強化農(nong) 科教協同育人。創新產(chan) 教融合、科教融匯協同育人機製,積極推動一省一所農(nong) 林高校與(yu) 本省農(nong) (林)科院開展全方位合作,完善“一省一校一院”協同育人模式。瞄準農(nong) 林區域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以應用型高校為(wei) 重點,支持建設一批農(nong) 林類現代產(chan) 業(ye) 學院。瞄準農(nong) 林重點領域關(guan) 鍵核心技術和引領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的前沿創新技術,支持高水平涉農(nong) 高校建設一批生物育種等領域國家產(chan) 教融合創新平台和未來技術學院,實現行業(ye) 優(you) 質資源轉化為(wei) 育人資源,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平台的育人功能,以高水平科學研究支撐創新人才培養(yang) 。


  十、加強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進一步完善涉農(nong) 高校農(nong) 林業(ye) 相關(guan) 領域前沿科學中心、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台布局。發揮高校基礎研究主力軍(jun) 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軍(jun) 作用,在生物育種、關(guan) 鍵農(nong) 林機械裝備、耕地質量與(yu) 農(nong) 業(ye) 節水、病蟲害防治、智慧農(nong) 林技術等領域開展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力爭(zheng) 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突破成果,推動提升農(nong) 業(ye) 科技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化水平,實現農(nong) 業(ye) 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


  十一、深化對外開放合作。加強與(yu) 世界一流大學、科研機構及國際組織的深度合作,引進國外優(you) 質教育資源,辦好中外合作辦學和其他教育合作項目,推動涉農(nong) 高校學科建設和國際化高層次人才培養(yang) 。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南南合作”“中國-東(dong) 盟自貿區”等建設,建設一批國際化農(nong) (林)業(ye) 教育研究中心和國際聯合實驗室,積極參與(yu) 農(nong) (林)業(ye) 國際事務以及農(nong) (林)業(ye) 相關(guan) 領域國際標準、規範、指南等的研究製定,開展現代農(nong) (林)業(ye) 援外培訓工作,提升我國在農(nong) 林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十二、創新評價(jia) 機製。把培養(yang) 知農(nong) 愛農(nong) 新型人才和服務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成效作為(wei) 檢驗農(nong) 林院校辦學水平的重要內(nei) 容,健全學校內(nei) 部質量保障體(ti) 係,加快建設以教育行政部門為(wei) 主導,行業(ye) 行政部門、學術組織和社會(hui) 機構共同參與(yu) 的質量監督體(ti) 係,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加快推進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本科農(nong) 林專(zhuan) 業(ye) 三級認證工作,逐步實現農(nong) 林類專(zhuan) 業(ye) 認證全覆蓋。以人才培養(yang) 、科技創新、成果應用為(wei) 核心,改進教師評價(jia) 方式,引導教師潛心育人、堅持把論文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堅持分類評價(jia) ,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設立科技推廣工作崗位,結合崗位特點設置相應的評價(jia) 標準,暢通職稱晉升通道。


  十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統籌部部共建、部省共建工作,進一步加大對農(nong) 林院校的支持力度。對高水平農(nong) 林院校的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名額安排予以統籌支持。積極發揮財政投入的引導和激勵作用,建立健全多元化、可持續的農(nong) 林教育經費保障機製。中央財政進一步完善中央高校預算撥款製度,持續支持農(nong) 林專(zhuan) 業(ye) 和農(nong) 林院校發展。農(nong) 林部門加大項目資金統籌力度,積極支持農(nong) 林高校發展。各地要加強政策與(yu) 經費協調配套,統籌地方財政高等教育資金和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積極支持新農(nong) 科建設。


  十四、加強組織實施。各有關(guan) 高校要把新農(nong) 科建設作為(wei) 深化學校綜合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納入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製定具體(ti) 舉(ju) 措,推進農(nong) 林教育創新發展。省級教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林草、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行政部門要把新農(nong) 科建設作為(we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基礎性工程,協同解決(jue) 農(nong) 林教育創新發展麵臨(lin) 的問題。


  教育部辦公廳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辦公廳

  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辦公室 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綜合司

  2022年11月23日


二審:時高璽 責任編輯:李達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