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召縣竹園溝村調研幫扶工作,並看望慰問特困教師
南陽師範學院與(yu) 南召縣人民政府簽約共建先進材料工程與(yu) 技術產(chan) 業(ye) 學院
在南陽師範學院,實地查看學校教師發展中心
在南陽農(nong) 業(ye) 職業(ye) 學院智能水培研究室等實驗室查看學校教科研情況
在張仲景國醫大學籌建處,查看校區建設情況
在南陽市第一中學深入了解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學生德育等情況
在河南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查看實訓開展情況
12月8日至9日,省教育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毛傑到南陽市調研。毛傑一行先後到南召縣、南陽師範學院、南陽農(nong) 業(ye) 職業(ye) 學院、張仲景國醫大學籌建處、南陽市第一中學和河南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實地查看。
調研首站,毛傑一行到省教育廳定點幫扶的南召縣竹園溝村調研指導。毛傑詢問了駐村幫扶情況,在看望慰問特困教師和駐村第一書(shu) 記,實地查看竹園溝村新鄭小學、竹園溝產(chan) 教融合示範區學校師資配備、場所建設等情況後,叮囑相關(guan) 單位關(guan) 心關(guan) 愛農(nong) 村教師,用心用情做好幫扶工作。毛傑指出,要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找準職責定位,充分發揮高校人才、智力、科技優(you) 勢,深入推進產(chan) 教融合、產(chan) 業(ye) 幫扶工作,為(wei)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作出教育應有貢獻。
在南召縣,毛傑一行參加了南陽師範學院與(yu) 南召縣人民政府共建先進材料工程與(yu) 技術產(chan) 業(ye) 學院簽約儀(yi) 式,並對南陽師範學院與(yu) 南召縣人民政府共建項目落地,實現高校、地方、企業(ye) 、村莊四方資源合作共建,實施產(chan) 教融合科學謀劃,促進群眾(zhong) 收益,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提出指導性意見。
在南陽師範學院,毛傑一行先後來到教師發展中心、校史館、西區校園等,與(yu) 學校教師職工深入交流。學校負責同誌介紹了近年來學校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ang) 、科學研究、文化傳(chuan) 承創新、服務社會(hui) 、國際交流合作等辦學情況和“十四五”建設發展思路舉(ju) 措。毛傑對南陽師範學院的辦學情況給予肯定。毛傑表示,近年來,學校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圍繞南水北調國家重大戰略、生態環境保護和地方經濟建設,設立了南水北調(水資源與(yu) 環境工程)等一批應用導向的二級學院,建成了一批產(chan) 業(ye) 學院,與(yu) 地方協同培養(yang) 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產(chan) 教融合、校地校企合作卓有成效,服務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能力持續增強,取得了良好的辦學成果。
在南陽農(nong) 業(ye) 職業(ye) 學院,毛傑一行詳細查看了智慧農(nong) 業(ye) 數據中心、現代農(nong) 業(ye) 沙盤模型、組培中心和智能水培研究室等,詳細了解了南陽市重點科技攻關(guan) 研究項目的培育情況,對學校多年來開展各種稀缺良種的脫毒和快速繁殖實驗研究,以及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所做的努力表示肯定。毛傑表示,希望學校堅持科教融合,麵向經濟社會(hui) 未來發展需要,在農(nong) 業(ye) 科學研究和服務“三農(nong) ”等方麵精耕細作,持續發力,用標誌性成果服務產(chan) 業(ye) 、服務地方。
在張仲景國醫大學籌建處,毛傑一行查看了校區建設情況。毛傑指出,要加快學校複建步伐,緊緊圍繞南陽中醫藥產(chan) 業(ye) ,加大中醫藥人才資源集聚、研究成果轉化,培養(yang) 中醫人才,助力中醫藥事業(ye) 高質量發展,實現中醫藥產(chan) 業(ye) 資源和科研教育資源高度銜接。
在南陽市第一中學,毛傑深入了解學校辦學情況和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等各項工作,聽取了學校曆史、教學改革、教師隊伍建設、學生德育、綜合實踐等重點工作的匯報。毛傑對南陽教育事業(ye) 發展取得的成果給予肯定。毛傑指出,要堅持教育優(you) 先發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持續提升辦學質量,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調研最後一站,毛傑一行來到河南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先後實地調研了工業(ye) 機器人工程中心、數控加工中心、精密製造中心等教學實訓場地,並與(yu) 正在進行實訓的教師深入交流。毛傑指出,職業(ye) 院校要搶抓國家職業(ye) 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曆史機遇,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明確發展方向,突出辦學特色,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ang) 高地和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台,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撐,實現學校更高質量、更高層次和更高水平的發展。
南陽市委市政府、省教育廳相關(guan) 處室、各有關(guan) 學校主要負責同誌陪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