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著名呼吸病學學家鍾南山在中山大學舉(ju) 行的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上,主講“新冠疫情動態及應對”。鍾南山表示,奧密克戎病毒發展到目前為(wei) 止,相當於(yu) 上呼吸道感染,基本不會(hui) 造成肺炎,也極少造成重症,“我們(men) 不要因為(wei) 感染而恐懼”。
近兩(liang) 個(ge) 小時的講座,鍾南山旁征博引,以深入淺出的語言和翔實的數據,總結了兩(liang) 年多來我國抗疫取得的成就,係統分析全國範圍第二波奧密克戎疫情的特點,介紹奧密克戎的生物學特征和致病性,對如何加強個(ge) 人防護提出了建議,並對大家關(guan) 心的抗疫熱點問題進行了解疑釋惑。
“兩(liang) 年多以來,我國在抗疫工作上取得的成就,是得到國際的認可的。”鍾南山說,2021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報告中闡述了全球四種不同國家采取的防控策略,即強力防控、壓製、遏製、不采取有效措施,將我國的“強力防控”策略列為(wei) 最佳選項。
鍾南山指出,預防新冠,疫苗接種是關(guan) 鍵。接種同種疫苗,預防感染的效果不會(hui) 加強很多,但預防重症的效果仍然很好。接種三劑次及以上的疫苗,保護效果會(hui) 加強。接種異種疫苗,相比於(yu) 同種,對感染和死亡的預防效果會(hui) 大大加強。
“目前我國已經研發了新冠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ti) 疫苗、重組蛋白亞(ya) 單位疫苗等多種疫苗。在接種兩(liang) 針滅活疫苗的基礎上,再接種一劑腺病毒載體(ti) 疫苗或者重組蛋白亞(ya) 單位疫苗,效果會(hui) 明顯加強。”鍾南山特別呼籲,要特別加強對老年人和弱勢群體(ti) 的疫苗保護。除非患有不適宜接種疫苗的特殊疾病,否則應盡最大可能接種疫苗。
鍾南山表示,“新十條”進一步優(you) 化了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對於(yu) 沒有疫情的學校,要開展正常的線下教學活動,校內(nei) 超市、食堂、體(ti) 育場館、圖書(shu) 館等要正常開放。對於(yu) 有疫情的學校,鍾南山建議,要科學精準劃定風險區域,風險區域外仍要保證正常的教學、生活等秩序,減少疫情給師生帶來的不便。他還建議,要完善校地協同機製,針對各級各類學校特點,進一步優(you) 化防控措施,確保師生健康和校園安全。
中山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陳春聲主持講座。本次講座是“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的活動之一,由中山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聯合主辦,吸引了超過7400萬(wan) 人次在線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