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首頁 > 高等教育 > 正文

劉炯天: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努力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提供支撐

發布時間:2023年01月05日19:43 來源:河南教育(高等教育)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努力為(wei) 我國現代化建設提供支撐

|| 劉炯天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把教育、科技、人才放在一起論述並作出一體(ti) 部署,重視程度之高、篇幅之大,在黨(dang) 代會(hui) 報告中尚屬首次。如何發揮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中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既指明了方向,又提出了明確要求。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根本在於(yu) 立德樹人


鄭州大學是全國在校生規模最大的大學。辦好人民滿意的鄭州大學,首要任務是立德樹人。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育人的根本在於(yu) 立德。”


堅持黨(dang) 對高校的全麵領導。要始終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貫徹新時代黨(dang) 的建設總要求,以政治建設為(wei) 統領,加強黨(dang) 對學校的全麵領導,把黨(dang) 的領導貫徹落實到管黨(dang) 治黨(dang) 、辦學治校、教書(shu) 育人全過程,壓實黨(dang) 建工作政治責任,守牢意識形態陣地,使學校成為(wei) 堅持黨(dang) 的領導的堅強陣地。


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要牢牢把握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堅守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以高水平黨(dang) 建和思政工作體(ti) 係來推動構建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培養(yang) 體(ti) 係,在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上站穩立場、把牢方向。


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構建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為(wei) 內(nei) 核的價(jia) 值塑造體(ti) 係,植根中原文化,凝練求是擔當的校訓與(yu) 文化體(ti) 係,培養(yang) “自信、開放、尊重、堅韌”的鄭大人品格。深入推進課程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網絡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資助育人、組織育人“十大育人工程”,培養(yang) 具有科學精神和家國情懷、適應現代化需要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關(guan) 鍵在於(yu) “中國特色、世界一流”


2017年9月,鄭州大學成為(wei) 國家確立的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之一。伴隨著國家的現代化,學校紮實推進綜合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堅持“四個(ge) 麵向”,紮實推進《鄭州大學國家創新高地與(yu)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方案》實施,加快化學、材料、臨(lin) 床醫學3個(ge)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


堅持學科特色。在2017年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學科布局中,學校根據河南省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確立鄭州大學的資源材料學科;根據河南文化獨特優(you) 勢,布局建設中原曆史文化學科;根據河南食管腫瘤高發特點以及學校在食管癌防治領域60多年的持續攻關(guan) ,布局腫瘤防治學科。


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鄭州大學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進程已經曆兩(liang) 次轉變:一是國家一流到世界一流的轉變,二是世界一流從(cong) 目標到過程的轉變。5年來,鄭州大學學科水平與(yu) 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優(you) 勢學科地位進一步彰顯。以世界一流建設學科為(wei) 牽引,已形成“361”學科體(ti) 係:重點建設化學、材料科學與(yu) 工程、臨(lin) 床醫學3個(ge) 世界一流學科;布局考古學、化學工程與(yu) 技術、水利工程等6個(ge) 一流培育與(yu) 支撐學科;加強物理、數學等一個(ge) 基礎學科群建設。


堅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定位,積極融入國家創新體(ti) 係


爭(zheng) 取曆史主動,謀劃辦學定位。2017年,鄭州大學確立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辦學定位,形成“以一流建設為(wei) 主線,以協同創新為(wei) 抓手,加快學校轉型發展與(yu) 內(nei) 涵建設步伐,全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辦學思路。


篤定目標,推進學校轉型發展。提出並推進學科的知識體(ti) 係和組織體(ti) 係“雙體(ti) 係”建設:以學科研究院為(wei) “橫梁”、以係或所為(wei) “立柱”構建“π”型學科組織架構;推進法人學術單位建設,優(you) 化協同創新機製;加大平台建設和重大項目培育力度。學校不斷推進優(you) 勢學科方向凝練、高水平平台構建、高層次人才匯聚,推進教學研究型大學向研究教學型大學轉型。


主動作為(wei) ,搭建高水平學科平台。主導建成的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成為(wei) 第七個(ge) 國家超算中心,主機係統持續計算性能居國際同期前列、國內(nei) 高校首位;正在推進“超強超短激光平台”建設;與(yu) 高校、企業(ye) 與(yu) 科研院所合作,參與(yu) 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構重建。圍繞一流學科,建設6個(ge) 學科研究院:與(yu) 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共建農(nong) 學院,推進綠色高效農(nong) 業(ye) 學科建設;建設微電子學院,組建中原網絡安全研究院;與(yu) 企業(ye) 合作建立物聯網研究院、集成電路設計與(yu) 應用研究院等;與(yu) 河南省大數據管理局(現河南省行政審批和政務信息管理局)共建河南省大數據研究院。牽頭建設嵩山、黃河、龍門、龍湖、中原關(guan) 鍵金屬省實驗室。


堅持學術引領,推進科技自立自強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麵向世界科技前沿、麵向經濟主戰場、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麵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鄭州大學創新能力提升規劃了兩(liang) 步走:首先是提升學術產(chan) 出與(yu) 認識世界的能力,學校近年學術產(chan) 出與(yu) 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目前正努力推進“有組織科研”改革與(yu) 創新能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強永遠在路上。


提升學術產(chan) 出與(yu) 認識世界的能力。堅持學術引領,推進“把知識寫(xie) 在黑板上”向“把創新寫(xie) 在論文上”轉變。目前,化學、材料和臨(lin) 床醫學3個(ge) 學科進入ESI全球前 1‰,ESI前1%學科數16個(ge) ,學校ESI排名進入全球前0.42‰(國際350位,國內(nei) 27位);自然指數全球排名75位,列國內(nei) 高校26位。


努力推進“有組織科研”改革與(yu) 創新能力提升。學校設立基礎研究培育專(zhuan) 項,2021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83項,項目數列全國高校第20位。推進重大項目培育,“十三五”期間,學校承擔(參與(yu) )國家科技重大專(zhuan) 項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重大項目(課題)立項金額超4億(yi) 元。實施“教授團隊助力企業(ye) 創新驅動發展”行動,“帶一項技術,立一個(ge) 項目,搭一個(ge) 平台,解決(jue) 一個(ge) 難題”,500多名教師對接300家企業(ye) ,形成校企互動、產(chan) 學協同的新局麵。


產(chan) 出一批標誌性成果。何季麟院士團隊突破性解決(jue) 高性能ITO靶材製備全流程工序的關(guan) 鍵技術與(yu) 裝備“卡脖子”問題,有效推進我國戰略新興(xing) 顯示產(chan) 業(ye) 國產(chan) 化進程;申長雨院士團隊成功研製新一代航天服麵窗等關(guan) 鍵防護裝置,為(wei) “神舟”係列飛船與(yu) “天宮”實驗室交會(hui) 對接作出重要貢獻;劉仲毅教授團隊在苯選擇加氫綠色催化技術領域打破國外壟斷,合作建成亞(ya) 洲最大的尼龍化工基地、世界最大的己二酸生產(chan) 基地;劉民英教授團隊成功發明半芳香尼龍製備新方法,解決(jue) 了尼龍工程材料領域“卡脖子”技術難題;常俊標教授團隊創新研製的阿茲(zi) 夫定藥物,成為(wei) 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抗艾滋病病毒口服藥物和治療新冠肺炎小分子口服特效藥物。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進現代化人才支撐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ang) 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落腳點就是在大學對現代化建設的人才支撐上。


努力打造河南人才與(yu) 開放高地。學校現有兩(liang) 院院士、學部委員2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0人、國家“百千萬(wan) 人才工程”人選27人,教授784人,4400餘(yu) 名專(zhuan) 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專(zhuan) 任教師占比71.25%,形成學術大師引領的現代化河南建設人才高地。


以人才匯聚為(wei) 基礎,成就區域開放標誌與(yu) 品牌。學校與(yu) 世界51個(ge) 國家或地區的271所高校或學術機構建立合作關(guan) 係。在校留學生2436人,來自91個(ge) 國家和地區;外籍教師超過200人。深入推進“中心城市·一流大學”共建,與(yu) 鄭州市合作設立協同創新重大項目,一批共性關(guan) 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依托洛陽製造業(ye) 優(you) 勢建設現代製造河南實驗室,通過與(yu) 在洛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建,努力打造先進製造科技創新和高端人才培養(yang) 高地。


承載著古老中原大地現代化發展的呼喚,承載著億(yi) 萬(wan) 河南人民享受優(you) 質高等教育、培養(yang) 高素質現代化人才的重托,承載著國家創新高地建設、世界一流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時代重托,鄭州大學將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紮實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努力為(wei) 現代化國家與(yu) 現代化河南建設提供科技與(yu) 人才支撐。現代化河南與(yu) 世界一流鄭州大學必將相伴相生、相輔相成。


(作者係河南省政協副主席、鄭州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原文刊載於(yu) 《河南教育》(高等教育)雜誌2022年第12期。)


二審:時高璽 責任編輯:梅瑞祥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