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充分發揮高校在技術創新和區域創新中的生力軍(jun) 作用,本著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經充分協商和溝通,新鄉(xiang) 工程學院與(yu) 長垣市趙堤鎮共建鄉(xiang) 村振興(xing) 協同創新中心。3月24日上午,校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yi) 式在長垣市趙堤鎮後小渠村委員會(hui) 舉(ju) 行。新鄉(xiang) 工程學院校長助理李帥軍(jun) ,新鄉(xiang) 工程學院文法學院院長黃進才、副院長羅豔娟、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劉鬆梅、呂軍(jun) 書(shu) 教授、米格智副教授,趙堤鎮黨(dang) 委書(shu) 記王學明、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邱瑞廣等出席簽約儀(yi) 式。
簽約儀(yi) 式上,王學明指出,雙方共建協同創新平台,是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現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大事和喜事。希望新鄉(xiang) 工程學院各位專(zhuan) 家、教授和優(you) 秀學子來趙堤“種知識”“種技術”“種模式”,以新的思維視角,以全域學習(xi) 的精神風貌,以創新精神無處不在的工作方式,為(wei) 趙堤的發展服務、賦能,助力趙堤鎮早日實現“建設副中心、打造鄉(xiang) 村遊,全麵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目標。
李帥軍(jun) 對新鄉(xiang) 工程學院基本情況進行了介紹,他指出,長期以來,學院以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為(wei) 紐帶,積極為(wei) 學生教育技能培養(yang) 和創新能力提升搭建平台。雙方本著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構建集科學研究、人才培養(yang) 、成果轉化、智慧應用為(wei) 一體(ti) 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協同創新平台”。下一步,雙方要在深入調研論證和雙方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建立常態化會(hui) 商對接機製,做到信息實時共享,協作項目動態調整。希望以此次簽約儀(yi) 式為(wei) 契機,雙方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關(guan) 係,實現校地雙方高質量共贏發展,有效推進新鄉(xiang) 工程學院的學科平台建設,助推趙堤鎮的社會(hui) 、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麵的高質量發展。
黃進才分別與(yu) 趙堤中心校、趙堤鎮商會(hui) 、河南稻可道生態發展有限公司、中州建設有限公司負責同誌共同簽訂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協議和就業(ye) 創業(ye) 校企合作中心協議並授牌。隨後,雙方共同簽訂共建鄉(xiang) 村振興(xing) 協同創新中心協議,並舉(ju) 行了揭牌儀(yi) 式。
簽約儀(yi) 式結束後,新鄉(xiang) 工程學院一行圍繞黨(dang) 的建設、鎮區建設、文旅融合、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方麵工作,分別對後小渠村文化IP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城市規劃展廳項目建設及鎮村融合發展規劃、小渠慘案紀念廣場紅色曆史文化、大浪口村土地製度改革、村集體(ti) 經濟發展等情況展開調研。
此次鄉(xiang) 村振興(xing) 協同創新中心的建立,將秉承“麵向社會(hui) 、麵向農(nong) 村、麵向學生”的方針,專(zhuan) 注涉農(nong) 文化、法治、教育協同育人機製的建設研究,建立“實踐教學基地”“大學生社會(hui) 實踐基地”“大學生就業(ye) 創業(ye) 基地”“教師社會(hui) 調研基地”,構建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務平台,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新文科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同時,此次合作也進一步拓展了新鄉(xiang) 工程學院校地合作領域,構建集科學研究、人才培養(yang) 、成果轉化、智慧應用為(wei) 一體(ti) 的協同創新平台,打造校地協同新高地,實現互惠互贏,在深化校地融合中激活發展動能。
(新鄉(xiang) 工程學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