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首頁 > 高等教育 > 正文

李樹偉: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 ​為建設職業教育新高地貢獻力量

發布時間:2023年05月05日20:02 來源: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統籌職業(ye) 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chan) 教融合、科教融匯,優(you) 化職業(ye) 教育類型定位,為(wei) 新時代職教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必然要實現教育的現代化,沒有職業(ye) 教育的現代化,就沒有教育的現代化。職業(ye) 教育作為(wei) 重要的教育類型,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目標中,注定將發揮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職教改革發展重大舉(ju) 措不斷,從(cong) 深化改革到提質培優(you) ,再到高質量發展,明確了未來職業(ye) 教育改革發展政策框架。黨(dang) 的二十大後,《關(guan) 於(yu) 深化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建設改革的意見》出台,指出了新階段職業(ye) 教育改革要圍繞“一體(ti) 、兩(liang) 翼、五重點”整體(ti) 推進。作為(wei) 國有企業(ye) 舉(ju) 辦高職院校,平頂山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是先天的校企命運共同體(ti) ,將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雙高”計劃建設總目標,以產(chan) 教融合為(wei) 主線,以改革創新為(wei) 動力,以對標創優(you) 為(wei) 抓手,持續推動學校在“九個(ge) 高質量”上奮勇爭(zheng) 先,協調推進“高職、中職、成教培訓”高質量協調發展,為(wei) 助力全省職教高地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一、凝心聚力謀發展,在黨(dang) 建業(ye) 務高質量融合上奮勇爭(zheng) 先


深入學習(xi) 領悟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把黨(dang) 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推動黨(dang) 的建設和行政業(ye) 務有機融合,以黨(dang) 的建設高質量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用學校高質量特色發展成效檢驗黨(dang) 的建設成效,圍繞學校提質升級的關(guan) 鍵指標和具體(ti) 要求,提升幹部隊伍水平,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打造強有力的人才支撐體(ti) 係,築牢基層戰鬥堡壘,繼續實施“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充分發揮基層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形成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二、馳而不息激潛力,在治理能力高質量強化上奮勇爭(zheng) 先


大力推進“以院辦校”改革,深入推進現代治理體(ti) 係下的院(部)主體(ti) 責任製,持續完善《核心要素考核評價(jia) 方案(試行)》,大力推動數字化校園標杆校建設,不斷提升學校治理科學化、精細化、協同化水平,實施對標創優(you) 工程,著力推進“一院一特色”創建工作,強化督察督辦效果,加大學校重要決(jue) 策和重點工作執行力度,全麵落實“職教高考”製度,繼續完善“文化素質+職業(ye) 技能”考試招生辦法,改革後勤服務管理機製,提升服務質量水平,提升工作效率。


三、敢於(yu) 創新求突破,在教育教學高質量改革上奮勇爭(zheng) 先


大力推進“雙高工程”建設,統籌做好國家級高水平專(zhuan) 業(ye) 群申報工作,全麵完成“提質培優(you) 行動計劃”年度工作,充分發揮企業(ye) 辦學優(you) 勢,深入推進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繼續實施產(chan) 業(ye) 學院助力專(zhuan) 業(ye) 學院計劃,新建特色產(chan) 業(ye) 學院3-5家,持續推進國家級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打造集教學、實訓、培訓、科研、科普等功能為(wei) 一體(ti) 的綜合性實訓基地,積極完善建立國家級、省級、校級成果培育體(ti) 係,全麵實踐學徒製,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ti) ,實施“職業(ye) 教育現場工程師專(zhuan) 項培養(yang) 計劃”,建設以高層次學徒製培養(yang) 為(wei) 主的現場工程師學院。


四、持之以恒打基礎,在師資隊伍高質量優(you) 化上奮勇爭(zheng) 先


實施教師職業(ye) 素養(yang) 提升專(zhuan) 項行動,重點支持骨幹教師、專(zhuan) 業(ye) 帶頭人、教學名師、技能大師等教師的能力素質提升,健全完善教師培訓體(ti) 係和全員培訓製度,繼續推進企業(ye) 人才和專(zhuan) 業(ye) 教師雙向有效流動,打造高水平、高層次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ang) 隊伍,全麵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新形態教材開發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yu) 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加強科研管理,加大對教師教學、創新的支持力度,建設高水平教科研隊伍,深化和完善以崗位聘任製為(wei) 重點的人事製度改革,以師德、能力、業(ye) 績、貢獻為(wei) 導向,繼續完善職稱評聘改革力度。


五、千方百計優(you) 服務,在招生就業(ye) 高質量保障上奮勇爭(zheng) 先


以“職教高考”和“雙高建設”為(wei) 導向,大力推動高質量招生,以全校動員和全員參與(yu) 為(wei) 保障,持續推進以教學院部為(wei) 主體(ti) ,職能部門為(wei) 協作的招生運行機製,科學構建“大就業(ye) ”體(ti) 係,形成以“就業(ye) 創品牌,以創業(ye) 促就業(ye) ”的良好機製,搭建智慧就業(ye) 服務平台,提供立體(ti) 式個(ge) 性化高效率就業(ye) 服務,全麵開展訪企拓崗活動,進一步擴大就業(ye) 市場資源,提升高質量就業(ye) 水平,深化學生創新創業(ye) 教育,爭(zheng) 取實現國家級獎勵重大突破,力爭(zheng) 建成國家級雙創工作示範校。


六、立德樹人強鑄魂,在育人水平高質量提升上奮勇爭(zheng) 先


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繼續完善“大學工”格局,推動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統籌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推動各類課程與(yu) 思政課程同向同行,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於(yu) 教育教學全過程,持續強化學生育人品牌建設,以“一院一特色”創建活動為(wei) 契機,開展精品項目培育工程,全方位提升育人水平,將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教育、勞動教育融入人才培養(yang) 全過程,推動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依托“大學生社團文化藝術節”“社團文化巡禮”等學生平台,打造校園文化活動品牌。


七、堅定不移促開放,在國際合作高質量推進上奮勇爭(zheng) 先


繼續實施開放辦學戰略,拓展職教發展空間,廣泛開展交流合作,探索中外合作辦學新途徑、新模式,以優(you) 質資源共享為(wei) 突破點,引進國際先進成熟職業(ye) 標準、專(zhuan) 業(ye) 課程、教材體(ti) 係和數字化教育資源,繼續與(yu)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金磚國家技能大賽組委會(hui) 、省援外培訓中心等單位溝通,積極承辦國際技能大賽和援外項目,展現和輸出學校辦學成果,爭(zheng) 取新申報中外合作辦學項目1-2個(ge) ,擴大中外合作辦學規模,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繼續深化與(yu) 巴方院校合作交流,爭(zheng) 取實現國際化辦學新突破,為(wei) 世界職業(ye) 教育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八、全力以赴擔重任,在社會(hui) 服務高質量提升上奮勇爭(zheng) 先


圍繞“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堅持“擴規模、提質量、創品牌”發展思路,整合優(you) 化各類教育培訓資源,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立體(ti) 式開展技能培訓,把人數規模提上去,把質量效益提上來,讓品牌效應響起來,充分發揮全國煤礦智能化人才培養(yang) 基地的示範引領作用,推動應用化工等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養(yang) 基地提質升級,爭(zheng) 取建成一批“當地離不開、業(ye) 內(nei) 都認可、國際可交流”的行業(ye) 特色培訓基地,為(wei) 服務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堅實保障,持續推動共建共享實訓基地和技術創新平台建設,響應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施扶貧扶智工程,繼續參與(yu) 對口援疆工作,探索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路徑。


九、篤誌力行開新局,在“三個(ge) 校園”高質量建設上奮勇爭(zheng) 先


以人為(wei) 本,持續推進“平安校園”建設。加強安全宣傳(chuan) 教育,打造本質安全人,提高師生安全防範意識,建立安全穩定協同工作機製,紮實推進安全穩定和綜合治理工作,多措並舉(ju) 提升雙重預防體(ti) 係創建質量,保障體(ti) 係運行效果,全麵落實消防提升工程,不斷強化校園消防安全管理。以文鑄魂,全麵推進“文化校園”建設。加強學校辦學理念凝練提升,建設優(you) 良校風、教風、學風,不斷彰顯學校辦學特色,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為(wei) 引領,傳(chuan) 承中國文化,持續推進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基地建設,完善學校的文體(ti) 、實訓設施,組織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文體(ti) 活動,打造一批校園活動品牌。以德為(wei) 先,大力推進“文明校園”建設。引導全體(ti) 教職工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yan) 私德,為(wei) 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倡導文明教育,重視環境熏陶,不斷提高師生文明素養(yang) ,繼續推進全國文明校園創建工作,對照測評標準,聚焦重點任務,推動創建成果提檔升級。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使命肩負新擔當。我們(men) 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以敢為(wei) 人先的勇氣、敢破難題的豪氣、奮發有為(wei) 的朝氣、開拓創新的銳氣、勇擔重任的底氣,在奮力譜寫(xie) 學校高質量特色發展征途中實現彎道超車,向著本科層次職業(ye) 院校勇毅前行,為(wei) 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係平頂山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校長)


二審:時高璽 三審:張舸 責任編輯:梅瑞祥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