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礦職業(ye) 學院黨(dang) 委高度重視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學校將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納入人才隊伍建設總體(ti) 規劃,在師資建設上優(you) 先安排,在資金投入上優(you) 先保障,在資源配置上優(you) 先滿足,打造了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yan) 、人格正”的高素質的思政課教學團隊。
在師德師風建設上下功夫。學校始終重視思政課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機製,引導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增強教師愛崗敬業(ye) 、教書(shu) 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學校定期開展師德師風提升研討交流會(hui) ,在交流中拓寬視野、啟迪智慧、增進團結、共享成果;定期舉(ju) 辦師德師風建設專(zhuan) 題輔導報告,組織教師認真學習(xi) 《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ye) 行為(wei) 十項準則》等相關(guan) 規章製度。學校實行師德師風“一票否決(jue) 製”,對於(yu) 在師德師風方麵存在突出問題的思政課教師,在評優(you) 評先、職務晉升、職稱評聘中實行“一票否決(jue) ”。
在創新理論學習(xi) 上下功夫。學校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在強基學理上下功夫,提升教師理論水平,豐(feng) 富理論知識,成效顯著。學校積極開展線上線下培訓、專(zhuan) 題講座、周末理論大講堂、政治學習(xi) 等豐(feng) 富活動,著力推動培訓研修形式多樣化。與(yu) 此同時,培訓研修的內(nei) 容也日益豐(feng) 富,青馬工程教材、新教材、骨幹教師培訓、教學能力提升入思政課,將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ti) 化建設等內(nei) 容融入係列培訓研修,幫助思政課教師不斷錘煉專(zhuan) 業(ye) 水平,提高教學能力。
經過積極探索,學校思政課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的常態化集體(ti) 備課模式。組織全體(ti) 教師參加集體(ti) 備課,由課程負責人根據教學內(nei) 容做出相應安排。各門思政課根據課程特點,集思廣益,研究和探討教學大綱實施、教材及配套教學輔導材料的選用、教學內(nei) 容確定、教學方法和手段使用、相關(guan) 課程之間的銜接等問題。學校集體(ti) 備課形成了符合思政課程性質的“三定”“四備”“五統一”集體(ti) 備課新模式,即定時間、定內(nei) 容、定主要發言人,備教材、備大綱、備教法、備教學手段,統一教材、統一教學目標、統一重點難點、統一教學進度、統一考核要求。在集體(ti) 備課的統一要求下,任課教師課前積極準備資料,撰寫(xie) 講稿,製作課件,備課充分,教學資料齊全、規範,教學設計合理、新穎,具有啟發性和針對性,符合教學實際和學生特點,體(ti) 現因材施教,教學效果突出。
在青年教師培養(yang) 上下功夫。對於(yu) 新入職教師,學校大力開展崗前培訓,針對師德師風教育、教學基本功訓練、課堂教學規範、教學PPT製作、混合式教學設計、教案和講稿編寫(xie) 等主題進行深入係統的培訓,並對新入職教師在教學、科研等方麵進行全過程、全方位指導。
學校實施青年教師導師製,一人一檔、一人一策,安排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與(yu) 青年教師進行一對一精準幫扶與(yu) 指導,通過聽課、座談等形式,從(cong) 師德師風教育、教案編寫(xie) 、教學基本功訓練、教學技能提升、教學經驗傳(chuan) 授、教學方法創新、科研水平和能力提高等方麵對青年教師進行幫扶和指導。在此基礎上,學校對青年教師實行聽評課全覆蓋,每學期每位教師至少要有3位不同的督導專(zhuan) 家對其進行聽評課,現場指導和幫扶,助推教學高質量發展。
集體(ti) 備課以教研室為(wei) 單位,每學期至少組織2次教學觀摩和示範課活動,遴選教學經驗豐(feng) 富的教師上示範課,發揮對青年教師的引領帶動作用,不斷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以教研室為(wei) 單位,每學期至少開展兩(liang) 次青年教師教學研磨課活動,達到互學互鑒、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效果。學校建立健全多元評價(jia) 機製,采用教師自評、學生評價(jia) 、同行評價(jia) 、校院兩(liang) 級督導評價(jia) 等多種方式,對教師教學質量進行綜合評價(jia) ;采用現場指導和書(shu) 麵告知兩(liang) 種方式,將教師講課情況、評價(jia) 結果反饋給教師,實行督導閉環管理,幫助青年教師及時發現問題、解決(jue) 問題,切實提升能力。
在教學能力比賽上下功夫。學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堅持開展“學期一小賽、一年一大賽”的教師課堂教學比賽,以教研室為(wei) 單位,通過舉(ju) 行初賽、學院選拔賽和學校總決(jue) 賽,以賽促教,激發教師內(nei) 生動力,有效帶動教師教學水平和基本功的提升。
在深化改革創新上下功夫。學校持續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qin) 和力、針對性。在思政課改革創新中,學校堅持“八個(ge) 相統一”,持續開展《思想道德與(yu) 法治》《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毛澤東(dong) 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概論》“大比武 大練兵”,全體(ti) 專(zhuan) 兼思政課教師參與(yu) ,不斷增強課堂教學親(qin) 和力與(yu) 吸引力,達到了全員參與(yu) 、全員提高的目的。學校高度重視課程思政建設,協同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思政課教師隊伍與(yu) 各專(zhuan) 業(ye) 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團隊有機結合,充分挖掘專(zhuan) 業(ye) 課的課程思政元素。學校組織開展全體(ti) 教師參加的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專(zhuan) 項培訓,強化教師立德樹人意識,促進課程思政教學創新發展,提升課程思政教學能力與(yu) 育人水平;圍繞課程思政教學大綱、教案設計等舉(ju) 辦了課程思政教學工作坊,要求教師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課程教學大綱、課堂教學,努力實現專(zhuan) 業(ye) 教育與(yu) 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與(yu) 育人的高度融合,有效提升了專(zhuan) 業(ye) 課程的課程思政效果。
學校以教師為(wei) 主導、以學生為(wei) 主體(ti) ,加大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改革,積極探索並推行了基於(yu) “超星”APP,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以智慧課堂工具改造傳(chuan) 統課堂,融合傳(chuan) 統課堂教學與(yu) 網絡教學的優(you) 勢,讓思政課教學實現“配方”先進、“工藝”精湛、“包裝”時尚,成為(wei) 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
與(yu) 此同時,學校持續加大對思政課教師科學研究的支持力度,設立思政課程與(yu) 課程思政研究經費,激勵教師積極開展課堂教學內(nei) 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麵的教學改革研究,形成了一批課程教學改革的典型案例和教改項目,建立了優(you) 秀案例教學資源庫。學校鼓勵教師及時把研究成果作為(wei) 重要教學資源,找到科研、教學融合的鏈接點,有機融入課堂教學;完善思政課教師科研評價(jia) 機製,把科研成果在教學中的轉化情況作為(wei) 重要考核指標。
在拓寬實踐教學上下功夫。學校積極拓展實踐教學形式,在實踐教學多樣化上下功夫,著力強化實踐教學效果。學校思政課教師主動出擊、共同研討,破解了思政課實踐教學“走不出”的難題,成功探索出以青馬工程班、青馬社團、大學生誌願服務隊為(wei) 依托的校內(nei) 外實踐教學模式,形成了多部門聯動的“大思政課”格局,成為(wei) 學校實踐教學改革的特色和亮點。
今年,學校組織思政課教師開展了一係列紅色研學和研修活動,以豐(feng) 富多樣的實踐活動拓寬教師視野、築牢教師理論基礎。學校還積極與(yu) 各界合作,建立健全了一批穩定的“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完善長期合作機製,滿足思政課教師和學生開展現場教學的需求,保障實踐教學任務的完成,充分發揮了實踐教學育人的功能。
在優(you) 化評價(jia) 機製上下功夫。近幾年,學校不斷優(you) 化教師考評機製,單列思政課教師職稱評審專(zhuan) 項,不設指標上限,隻要滿足評審條件的教師均可晉升,不斷推動考核評價(jia) 方式多元化、綜合化。學校完善思政課教師退出機製,對政治素養(yang) 、理論水平、教學能力達不到標準的教師實行退出機製,確保“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合理運用教師教學質量評價(jia) 結果,積極推行學年教師教學質量評價(jia) 結果與(yu) 教師職務晉升、職稱評聘、評優(you) 評先、績效工資掛鉤,引導和鼓勵思政課教師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教學之中。
下一步,學院將在校黨(dang) 委領導下,強化思政課教師隊伍質量建設,在數量配齊的基礎上,采取措施著力提升思政課教師隊伍質量,為(wei) 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強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