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zhong) 文化遺產(chan) 保護意識,增強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6月9日,在我國第18個(ge) “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到來之際,鄭東(dong) 新區教文體(ti) 局聯合大河村遺址博物館舉(ju) 辦了線下宣傳(chuan) 活動,轄區400餘(yu) 名師生、群眾(zhong) 來到活動現場,切實感受文化的魅力。
鄭東(dong) 新區文化館組織轄區內(nei)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傳(chuan) 承人積極參與(yu) 此次活動,以靜態展示和動態演繹兩(liang) 種形式向群眾(zhong) 進行公開公益展演。活動現場,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懸針篆、詩竹畫傳(chuan) 承人為(wei) 群眾(zhong) 講解書(shu) 法起源及項目特點,並現場潑墨揮毫、題福送字,吸引眾(zhong) 多學生駐足觀看、競相參與(yu) 互動。剪紙、麵塑、汴繡傳(chuan) 承人在展示優(you) 秀作品的同時,還現場教授技藝技巧。
鄭東(dong) 新區非遺項目的到來,使得本次活動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廣大師生可以通過觀展覽、品藝術、聽講解、觸文化,身臨(lin) 其境地感受傳(chuan) 統非遺技藝的文化魅力和藝術趣味,加強文化遺產(chan) 保護意識,增強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領略中華文化之美。
據了解,6月10日為(wei) 我國第18個(ge) “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下一步,鄭東(dong) 新區計劃將在6月10日至9月10日期間舉(ju) 辦鄭東(dong) 新區“書(shu) 院計劃2023暑期非遺研學季”活動,力爭(zheng) 為(wei) 學生們(men) 全方位呈現一場暑期文化盛宴,體(ti) 驗活色聲香的傳(chuan) 統文化之旅。
(來源:河南省教育融媒體(ti) 采編中心 作者:教育時報記者 張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