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要加強話語體(ti) 係建設。長期以來,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中忽略了話語本身的重要性、可塑性,導致思政課話語與(yu) 實際需求的話語產(chan) 生不相符等問題。
一、高職院校思政課話語體(ti) 係存在的困境
一是缺乏高度個(ge) 性化。當前的思政課話語體(ti) 係往往過於(yu) 統一和傳(chuan) 統,缺乏個(ge) 性化和差異化的特點。這導致學生對思政課的興(xing) 趣和參與(yu) 度不高,難以激發學生的思考和創造力。二是反複教學內(nei) 容和方式。一些高職院校的思政課內(nei) 容和教學方式重複、單一,難以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xi) 需求。缺乏新穎的教學內(nei) 容和方法,使得學生對思政課的學習(xi) 熱情下降。三是缺乏與(yu) 時俱進的內(nei) 容。一些高職院校的思政課內(nei) 容相對滯後,未能及時反映社會(hui) 發展和學生關(guan) 注的問題。思政課應緊密聯係當下社會(hui) 熱點和學生現實問題、引導學生對社會(hui) 、文化和價(jia) 值觀的思考。四是師資力量和教育方法的限製。一些高職院校的思政課師資力量相對較弱,師資隊伍缺乏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知識和教育方法的培訓與(yu) 支持。導致思政課教學受限,難以充分發揮思政課對學生的教育影響。五是缺乏與(yu) 現實社會(hui) 聯係的機製。一些高職院思政課缺乏與(yu) 社會(hui) 實際聯係的機製,導致教學內(nei) 容脫離實際,理論脫離實踐。
二、高職院校思政課話語體(ti) 係困境解決(jue) 方法
(一)建立多元化的話語體(ti) 係。這個(ge) 多元化的話語體(ti) 係應該涵蓋多個(ge) 方麵的內(nei) 容,包括文化傳(chuan) 承、社會(hui) 熱點、職業(ye) 道德等。思政課應該注重實際問題與(yu) 理論知識的結合,為(wei) 學生提供更廣泛的思考空間和知識視野。在文化傳(chuan) 承方麵,思政課可以深入探討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精髓和價(jia) 值觀念,讓學生了解院校的文化根源,培養(yang) 對傳(chuan) 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通過講授經典著作、古代詩詞和傳(chuan) 統藝術形式等,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價(jia) 值觀念和道德觀念,提升他們(men) 的文化素養(yang) 和道德修養(yang) 。在社會(hui) 熱點方生人合代表性的社會(hui) 問題,如環境保護、貧富差距、社會(hui) 公平等、開展討論和辯論活動,激發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創新精神。通過對社會(hui) 現象的研究和思考,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會(hui) 的運作方式,培養(yang) 社會(hui) 責任感和公民意識。在職業(ye) 道德方麵,思政課應該關(guan) 注學生的職業(ye) 發展和職業(ye) 道德的培養(yang) 。
(二)創新高職院校思政課的教學方法。首先,案例教學法,通過真實的案例來講解思政課的內(nei) 容。案例教學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xi) 興(xing) 趣,抽象的概念轉化為(wei) 具體(ti) 實踐案例,使學生更易於(yu) 理解和應用。其次,討論式教學法。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並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yang) 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表達能力。第三,項目實踐教學方法。通過參與(yu) 各種項目實踐,學生可以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與(yu) 實際問題相結合,提升學習(xi) 的實效性和實踐能力。除了運用創新教育方法外,高職院思政課還可以引人現代科技手段,如多媒體(ti) 教學、虛擬實驗等。
(三)加強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的培訓。目前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師資水平參差不齊,一些教師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和教育能力相對較低,導致課堂教學內(nei) 容單一、理論脫離實際、缺乏教育創新等問題。因此,應加強思政課教師的培訓和教育方法的更新,提升他們(men) 的教學水平和專(zhuan) 業(ye) 能力。首先,高職院校應建立健全思政課教師培訓製度,定期組織教師參加相關(guan) 培訓課程,提升他們(men) 的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其次,高職院校還應提供一些跨學科、專(zhuan) 業(ye) 交叉的研修機會(hui) ,讓思政課教師增加自身的學識和綜合素質,提高對課題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在師資培訓的同時,應提供相應的培訓資源和支持,鼓勵教師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內(nei) 容。高職院校可以建立一個(ge) 思政課教師教學資源庫,為(wei) 教師提供豐(feng) 富的教學素材和案例,幫助他們(men) 更好地設計教學內(nei) 容和組織課堂教學。
(四)促進高職院校與(yu) 社會(hui) 實踐相結合。高職院校積極與(yu) 社會(hui) 實踐組織合作,共同開展一些社會(hui) 實踐活動,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親(qin) 身參與(yu) 到實際問題中去,提高他們(men) 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參與(yu) 一些創新創業(ye) 項目,培養(yang) 他們(men) 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可以通過與(yu) 實際問題的聯係,來拓寬思政課的教育視野。傳(chuan) 統的思政課教學內(nei) 容較為(wei) 單一,往往側(ce) 重於(yu) 理論知識的灌輸。然而,現實社會(hui) 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讓學生從(cong) 實際問題中找到話題,從(cong) 實際問題手中學習(xi) 和思考。還可以結合當前的熱點問題進行討論,引導學生關(guan) 注社會(hui) 熱點,培養(yang) 他們(men) 的社會(hui) 責任感和批判思維能力。通過建立與(yu) 實踐結合的機製,拓寬思政課的教育視野,引人案例教學和實踐項目,可以有效提高高職院校思政課的教學質量和實效性。因此,積極探索和嚐試這些方法措施,讓高職院校思政課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作者簡介:黃萍閣(1974.08-),商丘職業(ye) 技術學院副教授;本文係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yu) 實踐項目《新時代高職院校思政課話語體(ti) 係創新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21SJGLX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