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周口師範學院:賡續地方優秀傳統文化根脈 講好三川大地上的“大思政課”

發布時間:2023年10月09日17:50 來源:周口師範學院

周口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思政課教師田新輝在講授《思想道德與(yu) 法治》中的愛國主義(yi) 精神章節時,把課堂搬到了吉鴻昌紀念館。“吉鴻昌18歲追隨馮(feng) 玉祥開始了革命生涯,在革命過程中實現了從(cong) 一個(ge) 舊民主主義(yi) 者向一個(ge) 共產(chan) 主義(yi) 者的轉變,最後為(wei) 了抗日救國壯烈犧牲”。學生邊聽邊看著一件件陳舊而又鮮活的陳列品,全神貫注,神情凝重……這是周口師範學院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資源,積極探索“大思政課”教學模式的一個(ge) 縮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辦好思政課就是思維要新,創新課堂教學;情懷要深,培養(yang) 一批具有家國情懷的青年。思政教學要把課堂教學與(yu) 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將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作為(wei) 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的重要舉(ju) 措,這為(wei) 思政課教學改革和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華文化包羅萬(wan) 象,博大精深,光輝燦爛,璀璨奪目,其中所蘊含的民族品質、民族精神、民族氣節、民族情感、民族禮儀(yi) ,為(wei)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座豐(feng) 富的資源寶庫。地域文化是中華民族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除了具有中華文化的一般特征之外,還具有自身鮮明的特色。作為(wei) 地方性高校,長期浸潤在當地的文化氛圍之中,必然也會(hui) 受其影響,可以說,地域文化為(wei)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肥沃土壤、思想資源、源頭活水,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過程,反過來又對地域文化進行了傳(chuan) 播、傳(chuan) 承,並賦予其新的時代價(jia) 值。


傳(chuan) 承需要建立在甄別的基礎上,其實質就是在揚棄中繼承。我國地域文化豐(feng) 富多元,長期流傳(chuan) 難免裹挾著“枯朽”和“糟粕”,需要擦亮慧眼,有區別地對待。學校立足三川大地,組織編寫(xie) 了《周口地域文化十二講》特色教材,共設置“周口文化”“易卦文化”“姓氏文化”“老子文化”等12個(ge) 專(zhuan) 題,集中闡釋地方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精髓,解讀其現代價(jia) 值,為(wei) 推動思政課與(yu) 地域文化資源深度融合奠定了深厚基礎。圍繞傳(chuan) 承地方特色文化,開設音樂(le) 表演專(zhuan) 業(ye) (地方戲曲方向)和“越調經典劇目賞析”“周口作家群研究”等特色課程,探索形成了“專(zhuan) 業(ye) 教育+思政教育”育人模式。


學校與(yu) 吉鴻昌紀念館、杜崗會(hui) 師紀念館、中共崗張村支部舊址、水東(dong) 革命紀念館等實踐教學基地簽訂合作協議,根據合作計劃,每年組織3000多名學生到實踐基地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師生們(men) 認真聽取工作人員介紹紀念館情況,實地參觀館內(nei) 藏品,老師講解愛國精神實質,學生分享實踐收獲。通過實踐教學,讓思政課更有針對性、說服力和感染力。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yu) 實踐項目“優(you) 秀地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課方法路徑研究”項目負責人、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青年教師王茂森告訴我們(men) ,通過將地域文化和思政課改革創新結合,學生來問問題的多了,學習(xi) 更加主動了,同時思政課更加接地氣了,學生愛聽了,老師講得也更精彩了。


作者:王茂森 二審:時高璽 三審:張舸 責任編輯:梅瑞祥 李玉琪(實習)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