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3年來,教育評價改革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

一子落而全盤活

發布時間:2023年10月23日11:33 來源:中國教育報

  編者按


  教育評價(jia) 事關(guan) 教育發展方向。202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jia) 改革總體(ti) 方案》。3年來,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shu) 組、教育部會(hui) 同有關(guan) 方麵積極落實,各地各校深入推進改革創新,教育評價(jia) 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從(cong) 今天開始,本報推出“全麵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jia) 改革”欄目,刊發各地各校在推進教育評價(jia) 改革中的好經驗、好做法,敬請關(guan) 注。


  ■全麵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jia) 改革·綜述篇


  教育評價(jia) 事關(guan) 教育發展方向,事關(guan) 教育強國建設。有什麽(me) 樣的評價(jia) 指揮棒,就有什麽(me) 樣的辦學導向。同時,教育評價(jia) 改革又是一項世界性、曆史性、實踐性難題。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教育評價(jia) 改革。在全國教育大會(hui) 上,他深刻指出,要深化教育體(ti) 製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製,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jia) 導向,堅決(jue) 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教育評價(jia) 指揮棒問題。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ti) 學習(xi) 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進一步強調,要緊扣建設教育強國目標,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jia) 改革,構建多元主體(ti) 參與(yu) 、符合我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jia) 體(ti) 係。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jia) 改革總體(ti) 方案》(以下簡稱《總體(ti) 方案》),對克服“五唯”頑瘴痼疾進行了係統部署。這是新中國第一個(ge) 關(guan) 於(yu) 教育評價(jia) 係統性改革的綱領性文件。


  3年來,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shu) 組、教育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打出係列“組合拳”,持續推進《總體(ti) 方案》落實落地。從(cong) 中央到地方、從(cong) 學生到教師、從(cong) 學校到社會(hui) ,一場破“五唯”的教育評價(jia) 改革“硬仗”全麵打響。


  破“五唯”形成廣泛共識


  “感謝教育評價(jia) 改革,讓我有機會(hui) 站到縣領獎台上!”在湖南省嶽陽市平江縣2022年基礎教育工作會(hui) 上,該縣金坪中學校長方勝斌作為(wei) 優(you) 秀典型發言時說。


  這所辦學條件、師資、生源都受限的農(nong) 村偏遠學校,為(wei) 何能被評為(wei) “優(you) 秀”並登上領獎台?


  “現在的平江,不再‘唯分數’論英雄。”平江縣教育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張智鑫介紹,從(cong) 2021年起,平江縣開始引導社會(hui) 各方從(cong) 傳(chuan) 統的隻關(guan) 注“質量最好的學校”,轉向關(guan) 注“進步最大的學校”。金坪中學在實踐活動中發展學生綜合素質,學生以“看得見”的成長,讓大家豎起了大拇指。


  從(cong) 中央出台《總體(ti) 方案》,到政策效果最終在金坪中學這樣的基層學校顯現,可以說《總體(ti) 方案》的出台是一場攻堅戰,貫徹落實則是一場更為(wei) 艱巨的硬仗。


  這是推動改革精神深入人心,有效克服政策落實中“上熱中溫下冷”的“龍頭之戰”——


  召開推進會(hui) 。《總體(ti) 方案》印發以來,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shu) 組、教育部聯合召開兩(liang) 次全國工作推進會(hui) ,加強對教育評價(jia) 改革的壓茬推動、統籌協調、宣傳(chuan) 引導和督促落實。


  舉(ju) 辦培訓研討班。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shu) 組、教育部舉(ju) 辦3次教育評價(jia) 改革全國培訓研討班,累計開展160餘(yu) 場政策宣講。


  開展改革試點。教育部在6個(ge) 省份和10所高校開展教育評價(jia) 改革試點,先後召開4次試點工作推進會(hui) ,2023年結合主題教育對16家試點單位進行全覆蓋實地調研,加強過程跟蹤和指導督促,著力發揮基層改革創新“源頭活水”作用。


  在高位推動下,各地紛紛行動起來,將教育評價(jia) 改革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和培訓內(nei) 容。


  廣東(dong) 、陝西等地將教育評價(jia) 改革作為(wei) 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重點任務,納入各市縣目標責任考核、教育履職評價(jia) ,推動改革落地。


  湖南、雲(yun) 南等地將學習(xi) 貫徹《總體(ti) 方案》納入各級黨(dang) 校幹部培訓內(nei) 容,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舉(ju) 辦近4萬(wan) 人參加的網絡培訓。


  遼寧通過線上線下培訓,實現省內(nei) 黨(dang) 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全體(ti) 成員單位、教育行政部門全體(ti) 幹部、各級各類學校全體(ti) 幹部教師“三個(ge) 全覆蓋”,累計培訓超過59萬(wan) 人。


  這是建立健全工作清單,將改革藍圖轉化為(wei) 施工圖的“攻堅之戰”——


  《總體(ti) 方案》印發後,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shu) 組、教育部聚焦重點、聚力關(guan) 鍵,將責任進行科學分解,製定實施相關(guan) 部委、教育部各司局、地方和高校4套工作清單,定期調度、掛圖作戰。


  同時,31個(ge) 省份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全部印發實施工作清單,將中央改革的“藍圖”轉化為(wei) 本地“施工圖”。黨(dang) 的二十大對完善教育評價(jia) 體(ti) 係提出新要求,教育部及時研究製定了教育評價(jia) 改革重點推進事項。


  “破‘五唯’後,人文學科如何盡快建立更加科學和良性的新型評價(jia) 模式?”“如何建立契合數字化時代特點、適應智慧教育發展的新型評價(jia) 範式和評價(jia) 體(ti) 係?”《總體(ti) 方案》印發後,圍繞教育評價(jia) 改革的研究機構、研究成果、學術論壇不斷湧現,在kaiyun体育官方网页層麵推進破“五唯”凝聚共識。


  “全社會(hui) 對推進教育評價(jia) 改革形成了普遍共識,各方重視程度很高、推進力度和決(jue) 心很大,形成了齊心協力破‘五唯’的良好氛圍。”教育部相關(guan) 司局負責人說。


  國家層麵配套政策體(ti) 係逐步健全


  “沒有論文也可以評教授”,南京林業(ye) 大學教師蔣華鬆憑借“教得好”,成為(wei) 該校增設教學專(zhuan) 長型教授崗後晉升教授的第一人。此前在“唯論文”的指揮棒下,蔣華鬆在副教授的職稱上徘徊了12年,盡管他的教學成果有目共睹。


  從(cong) 副教授到教授,蔣華鬆身份變化的背後是南京林業(ye) 大學對職稱評聘製度的改革。該校增設教學專(zhuan) 長型教授,打破了以往職稱評聘隻注重論文、論著的傳(chuan) 統做法,更加重視以教書(shu) 育人實績和貢獻來評價(jia) 教師。


  2020年,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教育部出台《關(guan) 於(yu) 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製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作為(wei) 《總體(ti) 方案》的配套文件,進一步完善高校教師評價(jia) 機製。


  在政策引導下,類似南京林業(ye) 大學這樣不單純以論文評職稱的高校越來越多,逐步打破長期以來“唯文憑”“唯論文”等評價(jia) 導向。


  《總體(ti) 方案》提出了22條重點改革任務,搭建起了新時代教育評價(jia) 改革的“四梁八柱”。3年來,一係列配套文件密集印發,推動打通教育評價(jia) 改革“最後一公裏”。


  扭轉“唯帽子”傾(qing) 向,推進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


  教育部印發《關(guan) 於(yu) 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幹意見》,從(cong) 不同角度回答了人才稱號“怎麽(me) 看”,從(cong) 實踐層麵對人才計劃改革、高校人才引進與(yu) 管理、各類評估評審“怎麽(me) 辦”提出一係列改革舉(ju) 措。


  破除論文“SCI至上”,推動高校回歸學術初心,淨化學術風氣——


  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guan) 於(yu) 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guan) 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jia) 導向的若幹意見》,就科學評價(jia) 學術水平提出建立健全分類評價(jia) 體(ti) 係、完善學術同行評價(jia) 、規範評價(jia) 評審工作三方麵意見,同時提出5項負麵清單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guan) 指標使用。


  破除哲學社會(hui) 科學研究評價(jia) 中“唯論文”不良導向,推動高校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


  教育部印發《關(guan) 於(yu) 破除高校哲學社會(hui) 科學研究評價(jia) 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幹意見》,明確“不得簡單以刊物、頭銜、榮譽、資曆等判斷論文質量”等10個(ge) “不得”的底線要求,提出建立針對優(you) 秀網絡文化成果、中央和地方主要媒體(ti) 上發表的理論文章以及決(jue) 策谘詢報告的評價(jia) 機製。


  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傾(qing) 向,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


  隨著《幼兒(er) 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義(yi) 務教育質量評價(jia) 指南》《普通高中學校辦學質量評價(jia) 指南》《特殊教育辦學質量評價(jia) 指南》的出台,基礎教育質量評價(jia) 標準總體(ti) 健全。


  “教育部將繼續完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左右銜接、上下貫通的教育評價(jia) 製度體(ti) 係,切實打通改革‘最後一公裏’。”教育部相關(guan) 司局負責人表示。


  部分領域教育功利化傾(qing) 向得到有效遏製


  過去,每到高考成績發布之時,五花八門的“高考狀元”“高考喜報”宣傳(chuan) 炒作令人眼花繚亂(luan) ,助長了社會(hui) 的教育焦慮和教育功利化傾(qing) 向。


  嚴(yan) 禁公布、宣傳(chuan) 、炒作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圍繞《總體(ti) 方案》提出的“十不得、一嚴(yan) 禁”負麵清單,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門加強對違規事項的監督整改,印發專(zhuan) 門通報,形成有力震懾。


  北京、河北、內(nei) 蒙古等地緊盯“唯分數”“唯升學”問題,在中考、高考重要節點引導基層糾正片麵追求升學率傾(qing) 向。山東(dong) 、寧夏等地設立舉(ju) 報投訴電話、郵箱、網絡平台等,接受群眾(zhong) 監督舉(ju) 報。


  從(cong) 教育部委托的第三方監測情況看,各地各校宣傳(chuan) 炒作“狀元”等違規事項明顯減少。


  《總體(ti) 方案》引領改革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各地各校在探索實踐中湧現出不少好經驗好做法。


  以備受關(guan) 注的高校教師評價(jia) 為(wei) 例,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改變內(nei) 部“指揮棒”,在科技人才評價(jia) 機製中,都更看重科技創新質量、貢獻、績效,而非拿了多少項目經費、發了多少論文,鼓勵引導高校科研人員在關(guan) 鍵領域、“卡脖子”難題上下大功夫。


  “在深大,我沒有感受到很大的論文考核壓力。好的科研項目、產(chan) 業(ye) 轉化成果等可以作為(wei) 代表性成果,這讓我們(men) 可以靜下心做科研。”深圳大學教授蘇陳良長期致力於(yu) 戰略氘資源分子催化轉化研究,他帶隊原創提出的能源驅動氘代新技術,被認為(wei) 是製備氘代藥物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並以此研製了抗腫瘤等多種氘代藥物。


  分類評價(jia) 、代表性成果評價(jia) 、同行專(zhuan) 家評議成為(wei) 越來越多高校對教師進行職稱評審和科研評價(jia) 的方式。


  上海交通大學建立思政課教師、工程、技術轉移等19個(ge) 類別的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係列,以教師分類評價(jia) 營造人盡其才的成長沃土。四川大學建設代表性成果同行評議專(zhuan) 家庫,建立權威、公平、公正的同行評議製度。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建立以成果質量和貢獻為(wei) 導向的校院兩(liang) 級分級分類激勵體(ti) 係,摒棄單純以成果數量和SCI論文相關(guan) 指標評價(jia) 的獎勵方式。天津職業(ye) 大學探索符合“實訓指導教師”崗位特點的評聘辦法,不再將縱向科研、論文等作為(wei) 評價(jia) 實訓指導教師的基礎性條件。


  研究指出,中國學者在中國科學院公布的國際預警期刊上發文比例2019—2022年期間呈明顯下降趨勢。“一定程度說明我國學者對SCI論文和影響因子的盲從(cong) 行為(wei) 顯著改善,更加關(guan) 注期刊和論文的自身質量。”教育部相關(guan) 司局負責人表示。


  諸多的教育評價(jia) 改革實踐證明,解決(jue) 好教育評價(jia) 這一“指揮棒”問題,是全麵激發教育事業(ye) 發展動力和活力的關(guan) 鍵一步,可謂“一子落而全盤活”。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教育評價(jia) 改革是一項複雜、艱巨、長期的任務,這項改革沒有終點。在今年7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ju) 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新聞發布會(hui) 上,教育部相關(guan) 司局負責人表示,教育評價(jia) 改革進入到深入推進、需要取得更多實質性進展的關(guan) 鍵時期。下一步,將緊扣建設教育強國目標,堅持破立並舉(ju) 、以立為(wei) 本,以教育評價(jia) 改革為(wei) 牽引,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ti) 製、保障機製改革,為(wei) 加快教育強國建設激活力、增動力。


作者:記者 歐媚 二審:時高璽 三審:張舸 責任編輯:李達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