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小記者對話諾獎獲得者:科學就是點燃好奇心

發布時間:2023年10月24日16:23 來源:小學生學習報

  “您小時候的夢想是什麽(me) ?”“您成長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麽(me) ?”“你提的是一個(ge) 好問題。”“成長中最重要的是始終保持好奇心。”“想要取得成績,還需要充滿激情,需要追隨內(nei) 心。”“學習(xi) 的目的是為(wei) 世界作出自己的貢獻。”這些精彩的對話,來自《小學生學習(xi) 報》的小記者與(yu) 諾獎得主、院士等大科學們(men) 的一場采訪活動。


  10月20日,鄭州工程技術學院舉(ju) 辦了生命科學與(yu) 大健康論壇暨創新研究院揭牌儀(yi) 式。此次論壇由鄭州工程技術學院主辦,河南省生物化學與(yu) 分子生物學會(hui) 、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hui) 、小學生學習(xi) 報社協辦。



  一群穿著紅色采訪馬甲的、來自小學生學習(xi) 報社的小記者全程參與(yu) 了本次活動,並采訪了多位大科學家。


  在論壇上,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愛德華·莫澤教授,做了題為(wei) 《Space and Time in the Brain》(大腦中的時空)的學術報告。《小學生學習(xi) 報》的小記者們(men) 認真聆聽了愛德華·莫澤教授的報告,在互動環節,麵對隻有兩(liang) 個(ge) 提問名額的機會(hui) ,來自河南省第二實驗中學小學部的小記者石江屹同學快速舉(ju) 手,主持會(hui) 議的白仲虎院長把一個(ge) 寶貴的名額給了我們(men) 祖國的未來建設者、我們(men) 的小記者。



  “尊敬的愛德華·莫澤教授,您剛才講到了人腦的定位係統,請問候鳥遷徙和三文魚洄遊,能不能說明它們(men) 腦中也有定位係統?”愛德華·莫澤教授對小記者的這個(ge) 問題點了一個(ge) 讚:“這是一個(ge) 有趣的問題。目前,我們(men) 對關(guan) 於(yu) 時間的定位和大腦感知問題的研究比較深入,對你提到的這些動物現象,是否說明它們(men) 大腦中也有定位係統,還沒有深入研究過,希望大家未來能探索這個(ge) 有趣的科學問題。”現場的聽眾(zhong) 們(men) 為(wei) 小記者的精彩提問和科學大師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給予了長時間的鼓掌。


  其實,這已經是石江屹第二次采訪愛德華·莫澤教授了。19日傍晚,愛德華·莫澤教授抵達鄭州,簡單用餐後,就馬不停蹄地來到了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金河校區),與(yu) 等待在報告廳的300餘(yu) 名大學生和13名小學生學習(xi) 報小記者進行了專(zhuan) 場的交流。


  交流時,石江屹同學就搶先舉(ju) 手問了3個(ge) 問題,“你最開始的夢想是什麽(me) ?你有沒有對你做出的決(jue) 定後悔過?”……愛德華·莫澤教授說,他小時候就想做一名科學家,但是沒想好要去做什麽(me) ,直到長大之後,才確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回答第二個(ge) 問題時,愛德華·莫澤教授思考了一會(hui) 兒(er) ,才說:“我們(men) 每天都在做大大小小的決(jue) 定,每個(ge) 決(jue) 定都對我們(men) 很重要,但我們(men) 沒有必要對我們(men) 做過的決(jue) 定後悔,因為(wei) 我們(men) 要做的,就是向前看。我們(men) 要把我們(men) 手頭或以後的事或者決(jue) 定做好,這才是我們(men) 要做的。”



  愛德華·莫澤教授還告訴大家,你幹什麽(me) ,都要跟著你的興(xing) 趣、你的心去走,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你才能成功。愛德華·莫澤教授睿智的回答,讓同學們(men) 覺得他不僅(jin) 是一位科學家,同時還是一位哲學家、理學家,他的親(qin) 切、平易近人打動著現場的每一個(ge) 人。


  20日,參加生命科學與(yu) 大健康論壇的還有鄭州工程技術學院的院長白仲虎教授,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鄭州工程技術學院的學術副院長吳炯,倫(lun) 敦大學榮譽高級研究員薛少安教授,歐洲科學院院士佘遠斌教授等國內(nei) 的著名專(zhuan) 家學者。趁著茶歇的時間,小記者們(men) 又采訪了各位專(zhuan) 家教授。小記者們(men) 分成幾組,圍著自己要采訪的專(zhuan) 家進行交流。一時間,小會(hui) 議室裏熱鬧非凡。


  麵對吳炯教授,來自河南省第二實驗中學小學部的石江屹和金心雅向他提問了關(guan) 於(yu) 研究方麵的問題。吳炯教授沒有正麵回答,而是建議小記者:“這些事情,還要靠你們(men) 自己去研究,這樣才有意義(yi) 。”吳教授說,做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你去發現的過程。你在發現的過程中還能學到更多的知識。他鼓勵小學生一定要好好學科學,因為(wei) 這個(ge) 世界還有太多謎題等待人類去解開了,而解開這些謎題的方法就在小學生手裏,世界的未來由小學生掌握。


  吳教授還揭露了一個(ge) 科學家們(men) 的“秘密”:其實很多科學家小時候學習(xi) 並不是很優(you) 秀,他們(men) 可能也犯過錯,但沒人會(hui) 在乎這些,吸取教訓,以後改正,重要的是執著地做科學研究。


  來自鄭州市回民第一小學的小記者高德軒同學和趙金龍同學,走到佘教授麵前,提出了采訪請求。佘教授欣然接受他們(men) 的采訪,並找了一個(ge) 安靜的地方回答小記者的提問。



  “你為(wei) 什麽(me) 會(hui) 選擇食品安全這個(ge) 研究領域呢?”“食品中的防腐劑有什麽(me) 危害?”“你對我們(men) 小學生學習(xi) 科學有什麽(me) 建議?”……佘遠斌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地回答他們(men) 的問題,並鼓勵他們(men) 好好學習(xi) ,多讀科普圖書(shu) ,了解科學世界。小記者們(men) 一邊點頭,一邊認真地用錄音筆和鏡頭記錄下這次珍貴的采訪。


  “小朋友,讓我來采訪一下你吧,你有什麽(me) 興(xing) 趣愛好?”還沒等隴西小學南校區的小記者羅悅格和李事成提問,和藹的林峰博士就先問了羅悅格一個(ge) 問題。當聽到羅悅格說她喜歡看書(shu) 、鋼琴、遊泳時,林峰博士很讚同地說:“體(ti) 育運動和學習(xi) 一樣重要,隻有良好的體(ti) 魄才能更好的學習(xi) 。”


  這樣的互動一下子消除了小記者的緊張,他們(men) 也問林峰博士有沒有推薦給小學生的書(shu) 籍。林峰博士說:“小學生一定要多看書(shu) ,多看對自己有益的書(shu) ,比如科普類的書(shu) 、曆史類的書(shu) 、童話故事類等。書(shu) 看得多了,語文課本裏的內(nei) 容自然就明白了。”


  林峰博士還給小記者分享了他小時候的趣事。小時候,他想去做一個(ge) 機器人,可是爸爸說這簡直是癡人說夢。當他長大後,他發現他的創意和夢想真的實現了。林峰博士告訴小記者:“一定要保持一顆好奇的心,堅持自己的夢想,敢於(yu) 追逐自己的夢想。想到了就一定要去做,說不定夢想就實現了呢?”


  論壇結束後,小記者們(men) 紛紛表示,參加此次采訪活動收獲很大。


  小記者羅悅格同學說:“通過今天的采訪,我知道了,科學家之所以能夠成為(wei) 科學家,是因為(wei) 他們(men) 一直擁有一顆好奇心,具有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


  來自河南省實驗學校英才國際小學的小記者楊澍同學說:“這次采訪活動既增強了我的采訪實踐能力,也讓我在與(yu) 科學家麵對麵交流的過程中學到好多,認識到他們(men) 是如何取得傑出成就的。”


  這些小記者帶著全國小學生對科學世界的無限猜想及向往,走近他們(men) 原來認為(wei) 遙不可及的在科學家,大膽提出心中想問的問題。這次采訪,不僅(jin) 點燃了他們(men) ,同樣也將點燃全國數百萬(wan) 的小學生學習(xi) 報的小讀者們(men) 熱愛科學的激情。



  “諾獎得主麵對麵”交流活動是小學生學習(xi) 報聯合開展的青少年“學科學, 愛科學”主題讀書(shu) 活動之一。小學生學習(xi) 報還會(hui) 組織更多的小記者們(men) 與(yu) 更多的科學家開展麵對麵的交流活動,讓他們(men) 切身感受科學家精神,激發探索科學世界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作者:馬孝民 杜慧君 責任編輯:史周攀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