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製作的天宮空間站模型、太陽能衛星模型、“可以撈一碗月光”的月球燈、裸眼3D風扇全息投影裝置、智能電子編鍾……11月15日上午,鄭州市金水區經三路小學校園廣場上熱鬧非凡,來自全區中小學校的“小科學家”們(men) 競相向參觀者介紹他們(men) “研發”的科技作品。
當天,鄭州市金水區教育局以“創新科技,賦能成長”為(wei) 主題,舉(ju) 行2023年中小學科技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活動,通過科技表演秀、科學舞台劇、成果經驗分享等多種形式,展現了全區中小學科技教育工作的豐(feng) 碩成果。鄭州市金水區經三路小學、金水區文源小學、鄭州市群英中學、金水區第二實驗小學等學校從(cong) 理念落實、課程建設、科技活動等方麵分享了各自開展科技教育的經驗。
在交流會(hui) 上,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楊鄭鴻、鄭州輕工業(ye) 大學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曹衛鋒、鄭州航空工業(ye) 管理學院無人機研究院副院長申洋等13位不斷“活躍”在中小學校園的“大朋友”,收到聘書(shu) ,正式成為(wei) 金水區中小學科技教育校外輔導員。
“近年來,我區高度重視中小學生的科技教育,將科技教育納入各學校整體(ti) 發展規劃,加大資金投入,優(you) 化隊伍建設,細化課程建設,積極推進大中小學校一體(ti) 化科技教育,努力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把科技創新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們(men) 心田,精心幫助他們(men) 編織當科學家的夢想。”鄭州市金水區教育局分管教育教學工作的高招辦主任曹鵬舉(ju) 告訴記者。
(來源:河南省教育融媒體(ti) 采編中心,教育時報記者:張利軍(j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