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首頁 > 市縣動態 > 正文

南陽市第五完全學校:走進山水五全,遇見最美中醫藥文化

發布時間:2023年12月04日11:37 來源:教育時報

聞一聞艾草的香味,嚐一嚐陳皮水的甘甜,摸一摸板藍根的莖葉,畫一畫枇杷、桑葚的形態……這不是中藥房,而是南陽市第五完全學校校園裏、課堂上、社團中每天都在上演的場景。


社團之中識百草,百草園裏采藥忙。11月24日下午,記者們(men) 走進南陽市第五完全學校,一個(ge) 個(ge) “小藥童”“小郎中”侃侃而談地介紹起中藥的種類、性味、歸經、藥用價(jia) 值、用法用量等,孩子們(men) 中醫藥專(zhuan) 業(ye) 知識的豐(feng) 富儲(chu) 備讓記者們(men) 讚歎不已。



“我們(men) 學校在建校之初就確立德育為(wei) 首、中醫藥為(wei) 重的教育特色,堅持‘五育’並舉(ju) ,圍繞‘詩、書(shu) 、畫、樂(le) 、體(ti) 、中醫’六大主題,開發校本課程,積極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將中醫藥文化融入課程建設、植入社團活動、滲入環境熏陶,培養(yang) 學生對傳(chuan) 統中醫藥瑰寶的認識和濃厚興(xing) 趣。”南陽市第五完全學校小學部校長廖峰告訴記者。


中醫藥文化進校園,不僅(jin) 在於(yu) 氛圍營造,更在於(yu) 日常學習(xi) 。為(wei) 讓學生從(cong) 小認百草、識藥性、學做“小郎中”,學校以《中醫藥文化中小學生讀本》全學段的普及學習(xi) 為(wei) 主線,推進學科融合,研發了趣味濃、聽得懂、特色顯的中醫藥文化校本課程。語文課上,講醫聖故事、談杏林趣聞;美術課上,繪藥草、製香囊;體(ti) 育課上,練習(xi) 八段錦;科學課上,探究護眼秘訣……中醫藥文化與(yu) 各學科有效融合,引導孩子們(men) 養(yang) 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讓中醫藥文化在校園裏生根發芽。



課堂上學習(xi) ,生活中實踐。記者在采訪中看到,學校社團活動室裏學生製作的中醫藥產(chan) 品琳琅滿目。“學生親(qin) 手製作美味可口的養(yang) 生小食、順應四時的中醫藥茶飲,在裁藝老師的指導下縫製艾草養(yang) 生錘、草藥小香囊,不僅(jin) 把學到的中醫藥知識融入於(yu) 生活中,還帶動家長為(wei) 我們(men) 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助力。”廖峰說。


穿過熱鬧的操場,一個(ge) 清靜幽雅的大院子引起了記者們(men) 的注意。“這是‘百草園’,是學生親(qin) 身體(ti) 驗學習(xi) 中醫藥文化的世外桃源。”廖峰解釋道,“這座‘百草園’是南陽最大的中醫藥文化實踐基地,園裏種植有60多種中草藥,核心種植區內(nei) 有12個(ge) 小區域,寓意鬥轉星移十二月份;外圈24個(ge) 小區域,寓意傳(chuan) 統二十四節氣和24字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完美融合。”



隨著廖峰的介紹,記者們(men) 忍不住紛紛近距離觀察、認識和辨別中草藥,不停俯身聞聞花草香,觀察各種草藥莖、葉、花的不同,了解其療效和習(xi) 性。


“一株小草改變世界,一枚銀針貫通中西,一縷藥香穿越五千年中華文明。在臥龍區,以南陽市第五完全學校為(wei) 代表的一大批學校正立足優(you) 勢資源,將中醫藥文化的種子播撒在每一個(ge) 孩子的心田,堅持不懈地讓中醫藥文化和仲景精神在校園這方熱土上代代相傳(chuan) 、生生不息。”南陽市臥龍區教體(ti) 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李鵬說。



(來源:河南省教育融媒體(ti) 采編中心 教育時報記者 方慧)


二審:杜帥鵬 三審:侯軍鋒 責任編輯:姚夢迪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