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走進南陽市第十五小學校的校園,各式各樣的校園文化建設一下子吸引了記者們(men) 的注意。走廊文化、櫥窗文化、牆壁文化、展板文化……將南陽市第十五小學校抽象的辦學理念、精神內(nei) 核轉變成了直觀具體(ti) 的校園景觀,真正做到讓每一麵牆壁會(hui) 說話、每一個(ge) 角落能育人。
記者了解到,南陽市第十五小學校以“和”文化貫穿學校的管理、教育教學等各項工作。在學校內(nei) 部,做到教師和敬、幹部和暢、師生和悅,營造和衷共濟、團結向上的良好氛圍;在學校外部,做到家校關(guan) 係和諧、校社關(guan) 係和順,為(wei) 學校的順利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全體(ti) 師生在“和”文化的滋養(yang) 下,個(ge) 個(ge) 眼裏有光、心中有愛、臉上有笑,大家心係一處,務實創新,共同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以學生核心素養(yang) 發展為(wei) 培養(yang) 目標,我們(men) 構建了‘和樂(le) ’課程體(ti) 係。以課堂教學為(wei) 主陣地,以教育科研為(wei) 抓手,以項目化學習(xi) 和社團活動為(wei) 依托,紮實推進三級課程的實施。”座談會(hui) 上,南陽市第十五小學校校長呂予宛告訴記者。
學校以“和潤課堂”為(wei) 陣地,進一步促進教與(yu) 學方式的轉變,開展項目化學習(xi) ,圍繞愛家鄉(xiang) 、社會(hui) 責任、自我管理等多個(ge) 領域,提高學生溝通能力,強化合作意識,激發內(nei) 驅力。同時,學校將多元評價(jia) 貫穿教育教學始終,從(cong) “一張試卷分優(you) 劣”到“關(guan) 注學生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從(cong) 關(guan) 注冷冰冰的分到關(guan) 注活生生的人,實現了從(cong) “對人的評價(jia) ”到“為(wei) 了人的評價(jia) ”的徹底轉變。
在觀摩采訪的過程中,記者們(men) 體(ti) 驗了交通安全科普、安全知識搶答、心肺複蘇訓練等安全教育課程。像這樣形式多樣的拓展類課程,南陽市第十五小學校還有很多。來到經典誦讀展區,同學們(men) 親(qin) 手製作的繪本、泥偶等反映著自己對經典的理解、對閱讀的喜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wan) 裏,何處春江無月明”……學生現場以“月”字為(wei) 題的詩句接龍更是贏得了在場記者的熱烈掌聲。
“我們(men) 實施了貫穿學生六年成長的經典誦讀課程,每周組織一節國學經典課和閱讀指導課,還有泥偶、皮影戲、戲劇、版畫等多種社團,激發學生對傳(chuan) 統文化的熱愛和興(xing) 趣。”學校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常春環向記者介紹道。
在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同時,南陽市第十五小學校還將中醫藥文化與(yu) 校園文化融合,打造中醫藥文化景觀、中醫藥課程、中醫藥研學等“五融合”中醫藥課程體(ti) 係,並將傳(chuan) 統八段錦、五禽戲等融入學生日常健身操,讓中醫智慧保護學生的健康成長。學校還充分發揮紅領巾電視台的德育陣地作用,充分利用文字、照片、視頻等,積極探索可視化的德育課程,引領學生參與(yu) 其中,讓學生既是參與(yu) 者,也是受教育者。
聚焦“雙減”政策落實,南陽市第十五小學校打破學科壁壘,整合課程資源,以課程促學生素養(yang) 全麵發展,不斷擦亮教師人人有課程、學生個(ge) 個(ge) 可發展的南陽教育品牌。
(來源:河南省教育融媒體(ti) 采編中心 教育時報記者 姚夢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