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有“知”有“味”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優化路徑探析

發布時間:2023年12月07日11:03 來源: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hui) 上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qin) 和力、針對性。如何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這一重要要求,把思想政治理論課講到學生心坎上,讓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僅(jin) “有滋”更“有味”,不斷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是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都必須思考的問題。這其中,“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傳(chuan) 授的馬克思主義(yi) 基本理論;“味”是指課堂教學技巧和方法,以吸引學生汲取營養(yang) 。


  “百年大計,教育為(wei) 本。”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關(guan) 鍵課程;而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關(guan) 鍵。作為(wei)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隻有把思想政治理論課講得“有知有味”,才能講到學生的心坎上。基於(yu)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視角,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要不斷優(you) 化教學模式,努力做到“三個(ge) 結合”,不斷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


  一、將堅守理論之魂與(yu) 貼近生活之實結合起來


  “生活即課堂”。作為(wei)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將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豐(feng) 富的思想理論資源和鮮活的實踐案例相結合,綜合運用專(zhuan) 題教學、互動交流、探究分析、實踐體(ti) 驗等教學方法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堂設計成理論與(yu) 現實的“對話”,激發學生參與(yu) 熱情。


  1.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弘揚正氣,有真有知


  政治引導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本功能,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要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立鴻鵠誌、做奮鬥者,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想深刻、內(nei) 涵豐(feng) 富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才能提高大學生出勤率、抬頭率和點頭率,真正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yi) 情懷,激發大學生愛國之情、強國之誌、報國之行,並將其自覺融入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和發展中,融入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奮鬥之中。


  2.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寓理於(yu) 例,貼近生活


  現在的大學生,興(xing) 趣廣泛、好奇心強、求知欲盛,他們(men) 往往不滿足於(yu) 泛泛的論述,而希望以具體(ti) 的例證來闡述高深的理論。多講生動活潑的內(nei) 容,寓道理於(yu) 事例之中,熔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於(yu) 一爐,是增強感染力的必由之路。比如,講授“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時,“孩兒(er) 立誌出鄉(xiang) 關(guan) ,學不成名誓不還……”毛澤東(dong) 同誌的這首《贈父詩》讓不少學生感同身受;在講述“樹立正確的戀愛婚姻觀”時,可以借鑒不同時期的不同電影海報向學生展現古今中外的經典愛情故事,當“梁祝”“羅密歐與(yu) 朱麗(li) 葉”“泰坦尼克號”“山楂樹之戀”這些電影熟悉的主題曲在教室裏緩緩流淌時,學生已然融會(hui) 貫通掌握了課堂知識……


  3.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循序漸進,入腦入心


  把思想政治理論課講好,就要遵循道理的邏輯體(ti) 係和思維的邏輯順序。比如,講民族複興(xing) ,不妨先讓學生了解近代以來中國“失去的二百年”;講馬克思主義(yi) 的真理性,不妨從(cong) 西方世界為(wei) 何強調“回到馬克思”出發,講講“馬克思為(wei) 什麽(me) 是對的”。抽絲(si) 剝繭、由表及裏,把“大道理”講得深入淺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才能給人以啟迪、發人以思考。


  二、將提升教師師能與(yu) 發揮學生主體(ti) 作用結合起來


  要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六要”囑托和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提出的“八個(ge) 相統一”要求為(wei) 基礎,切實發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主導作用,善於(yu) 循序漸進,依據大學生成長成才規律,將教學與(yu) 學生的專(zhuan) 業(ye) 特色相結合,用學生易懂能懂的語言,愛聽愛看的案例,帶著情感、帶著溫度,打動學生,吸引學生。


  1.要找準大學生的內(nei) 在需求


  一堂優(you) 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必是教師和學生能夠雙向奔赴的美好之旅。大學生之所以願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為(wei) 了滿足個(ge) 體(ti) 在適應社會(hui) 、提高思想政治品德素質以及實現個(ge) 體(ti) 的自由全麵協調發展的需要。如果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nei) 容與(yu) 受教育者的利益和需要不相關(guan) ,大學生也不會(hui) 發自內(nei) 心地去接受。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持續提升師能、不斷優(you) 化教學設計,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將大學生的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相結合起來,既講道理,又辦實事,契合學生內(nei) 在需求的教學內(nei) 容才能夠更好地被大學生接受。所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既要著眼於(yu) 大學生的發展需要,致力於(yu) 為(wei) 大學生解決(jue) 現實生活中麵臨(lin) 的困惑與(yu) 實際問題,也要針對大學生關(guan) 心的熱點問題、難點問題和人生問題,為(wei) 他們(men) 提供所需要的谘詢、服務和幫助,同時,還要引導大學生明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內(nei) 容既是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推動自我成長發展、幫助個(ge) 人實現其人生價(jia) 值的一種重要方式。


  2.要激發大學生的主體(ti) 意識


  作為(wei) 具有自主意識的00後大學生群體(ti) ,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ti) 意識,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以新的“打開方式”來定義(yi) 思想政治理論課,並積極引導學生改變傳(chuan) 統理念上認為(wei) 思想政治理論課晦澀乏味,是“點名課”“刷分課”的現狀。譬如,在講授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的時候,可以通過播放多個(ge) 優(you) 秀的革命曆史題材電影片段導入課程思考,可以通過學習(xi) 通等線上教學平台發起話題討論等引導大學生深度參與(yu) 研討,在激發大學生深度思考的過程中,以大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和精神上的共振,帶領學生共同感悟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


  改變過去“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走融合教學之路,通過誌願服務、社會(hui) 調研、專(zhuan) 題講座、拍微電影等貼近生活、靈活多樣的形式,將理論與(yu) 實踐、課內(nei) 與(yu) 課外、思想政治理論課與(yu) 專(zhuan) 業(ye) 課相結合,調動學生參與(yu) 積極性,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格局,讓思想政治理論課“活”起來。


  3.要強化大學生的思想認知


  一堂成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應該能讓學生感到猶如讀了一本啟迪心智的好書(shu) ,看了一場益於(yu) 身心的優(you) 秀電影,既有知識的增益,也有道德的熏陶;既有美的感受,也有真和善的升華。要結合大學生需求,在活躍課堂氛圍基礎上,注重將學生注意力引導到對理論知識邏輯的思考。比如,可以針對大學生對曆史文化較為(wei) 感興(xing) 趣的實際,把馬克思主義(yi) 理論觀點中所蘊含的理論思維,放到一定曆史背景中進行闡述,將曆史和邏輯統一起來,啟發學生對是什麽(me) 、為(wei) 什麽(me) 、如何做的深入思考;可以結合大學生比較關(guan) 注社會(hui) 熱點的實際,以社會(hui) 熱點為(wei) 切入口,將社會(hui) 熱點、理論熱點和貼近大學生實際問題的思想熱點與(yu) 所要闡述的理論觀點相結合,激發大學生思考的熱情,讓大學生能夠真正理解馬克思主義(yi) 的方法論意義(yi) 和現實價(jia) 值。


  三、將依托教育載體(ti) 與(yu) 豐(feng) 富教學模式結合起來


  注重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在充分利用網絡環境優(you) 勢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認同度基礎上,持續提升影像、音樂(le) 和詩詞,典型案例、警句格言和寓言故事等,將深奧的理論知識融進一個(ge) 個(ge) 鮮活的事例、故事,再通過唯美的、現代的藝術方法傳(chuan) 遞給學生,使學生有所悟、有所思。


  1.要善使“互聯網+”


  基於(yu) “00 後”大學生成長環境,我們(men) 要改變傳(chuan) 統的“一本教案走天下”教學模式,結合青年人的關(guan) 注熱點和理想訴求,通過互聯網平台和應用技術嚐試多種教學方式,積極引導、主動發聲,使思想工作更具有時代感、吸引力、說服力,通過教學“圈粉”;用好“互聯網+”,不斷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式手段,讓思想政治理論課走出枯燥範疇,讓思想政治理論課對青年學生們(men) 的關(guan) 照與(yu) 服務的陣地能緊跟青年學生們(men) 的腳步,最大程度激發學生參與(yu)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的積極性,不斷促進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內(nei) 容的有效傳(chuan) 達,在“知味結合”中為(wei) 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引領他們(men) 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


  2.要善於(yu) 教學“留白”


  蘇霍姆林斯基有這樣一句名言:“有經驗的教師往往隻是微微打開一扇通往一望無際的知識原野的窗子。”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善於(yu) 留白,即在將教材體(ti) 係向教學體(ti) 係轉化的過程中,要適當設懸,給學生留下思考與(yu) 探究的餘(yu) 地,調動學生探索知識的興(xing) 趣和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yu) 教學活動。可以通過運用案例導入、典故或者實物創設情境導入、巧設疑問導入、故事導入、習(xi) 語導入等在教學導入環節留白,也可以通過問題設計、情景設計、活動設計等,在課堂講授中留白,也可以在課堂小結中留白,把一部分結論還給學生想,留給學生自己總結,鞏固學生的認知,讓學生在填補空白時啟迪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要善用“味道”表達


  一堂好課從(cong) 合格走向優(you) 秀的關(guan) 鍵,必不可少地要包含美麗(li) 的教學口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通過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裏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處的點撥,把大學生帶進理論知識的殿堂,開啟心智啟潤的成長,體(ti) 驗精神豐(feng) 盈的過程,從(cong) 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課堂上要“深入淺出”,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有理論味道和思想深度,又要語言內(nei) 容淺顯,具有親(qin) 和力;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既要有理論化表達和知識性傳(chuan) 輸,也要善用時代趣味性語言講解理論,才易於(yu) 大學生理解和接受;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將馬克思主義(yi) 的經典著作熟稔於(yu) 心,將經典著作中膾炙人口的名言名句融入課堂,讓學生享受理論之美和思想滋養(yang) 。將信手拈來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與(yu) 馬克思主義(yi) 理論深度融合,定會(hui) 相映生輝,讓人回味無窮。


  作者:馮(feng) 炯,鄭州航空工業(ye) 管理學院講師。本文係鄭州航空工業(ye) 管理學院2022年教研項目《有“知”有“味”: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及優(you) 化路徑研究》(zhjy22-128)階段性成果。


作者:馮 炯 作者單位: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責任編輯:李玉琪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