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首頁 > 教師教育 > 正文

發展無窮意,育人天地寬

——張其煌校長教育家精神專訪

發布時間:2023年12月11日11:38 來源:河南教師教育

編者按:提燈引路,育夢成光。在第39個(ge) 教師節來臨(lin) 之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致全國優(you) 秀教師代表的信中,首次提出了教育家精神,從(cong) 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態度、仁愛之心、弘道追求六個(ge) 方麵為(wei) 新時代教師隊伍的建設舉(ju) 旗定向、指路引航。


學習(xi) 並踐行教育家精神,是新時代教師成長發展的重要一環。在河南省教育家書(shu) 院的帶領下,身為(wei) 教研員的中原名師趙明深入研讀了有關(guan) “教育家精神”的相關(guan) 文章和論文,並帶領息縣第一高級中學中原名師工作室優(you) 秀成員就“教育家精神”專(zhuan) 訪了息縣第一高級中學張其煌校長及學校領導班子成員。由息縣一高中原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趙明主任的引領帶動下,張銘、李醒醒和孫豔三位老師撰寫(xie) 的文章《教育強國時代的教育家精神:何謂與(yu) 何為(wei) 》發表在2023年9月《中國教師》期刊上。現將中原名師趙明工作室成員李俊蕾老師對息縣一高張其煌校長的訪談整理編撰如下:

 

李俊蕾:張校長,您好!今天我想與(yu) 您探討一下教育家精神,這是一種蘊含著深厚人文關(guan) 懷和廣闊視野的理念。作為(wei) 一位資深教育領導者,您如何理解這一精神?



張其煌校長:教育家精神,簡而言之,是一種追求卓越、不斷進步的精神。它不僅(jin) 關(guan) 注知識的傳(chuan) 授,更注重人向上、向善、向美的人生態度和獨立思考與(yu) 創新能力的培養(yang) 。於(yu) 我而言,教育家精神更是一種對教育的熱愛與(yu) 執著,是對每一個(ge) 生命的尊重與(yu) 珍視,是在不斷追求個(ge) 人成長的同時,引領他人走向成功的信念。


李俊蕾:您的理解非常深刻。那麽(me) ,在一線教育實踐中,您對踐行教育家精神有何建議?


張其煌校長:首先,作為(wei) 教師,我們(men) 需要心有大我,不忘初心與(yu) 責任,保持對教育的熱情,並時刻保持對知識的探索與(yu) 更新。其次,育人先育心,教育的重點要放在喚醒生命自身的成長力量上,為(wei) 此,我們(men) 需要關(guan) 注學生的個(ge) 性化需求,引導他們(men) 發現自我價(jia) 值,培養(yang) 他們(men) 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進而通過教育實現人的完滿生活。同時,“教育不是學校的單打獨鬥,而是學校、家庭、社會(hui) 合作共育的過程”,我們(men) 還應注重與(yu) 家長、社會(hui) 的合作,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


李俊蕾:那麽(me) 您認為(wei) 在學校層麵,該如何更好地體(ti) 現教育家精神?


張其煌校長:在我看來,學校是培養(yang) 人才的搖籃。人民教育家於(yu) 漪曾說,“教育不是結果,而是生命展開的過程。”教師與(yu) 學生是學校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力量,如何讓二者實現生命的充盈,是我一直思考的重點。作為(wei) 縣域高中,我們(men) 在發展的過程中麵臨(lin) 著更多的挑戰,留守兒(er) 童多、學困生比例重、硬件建設不完善、發展資金受限……因地製宜,迎難而上,尋求發展!在學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men) 凝練生成了教師與(yu) 學生發展的“三顆珍珠”成長路徑,讓成長之路走得更清晰,更堅定,更自信!



在“三顆珍珠”教師發展理念的引領下,我校掀起了讀書(shu) 打卡、蒲公英賽課的熱潮。“其實教育不是一種時尚,需要一些時髦動作才襯得上。更多的時候,教育藏在一個(ge) 又一個(ge) 看似平常的細節裏。”讀書(shu) 獲得源頭活水,常讀常新,賽課躬身實踐,高效課堂,課題研究求真務實,不斷精進。我校三項省級課題、多項市縣級課題成功立項,這無不是讀書(shu) 思考踐行的成果。走進書(shu) 本,有效判斷,有發現,有思考,有成長,才能求知采金,求學儲(chu) 寶,儲(chu) 學為(wei) 寶。




而學生發展的“三顆珍珠”理念更是關(guan) 注生命,注重體(ti) 驗,深入心靈的體(ti) 現。三者結合,讓學生在學習(xi) 習(xi) 慣、生活習(xi) 慣、主題活動、團隊合作中更好地關(guan) 注人與(yu) 自我,人與(yu) 自然,人與(yu) 社會(hui) 的關(guan) 係。像我校已經立項的省級課題“二十四節氣融入高中語文教學行動研究”,便是以節日主題教育為(wei) 契機,將語文教學與(yu) 二十四節氣相連接,在課堂教學與(yu) 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中,讓學生了解節氣知識,領悟古人智慧,傳(chuan) 承傳(chuan) 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從(cong) 而於(yu) 內(nei) 心深處關(guan) 注自身,關(guan) 注生活,打通節氣文化育人的最後一公裏。



李俊蕾: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shu) ,您讓我們(men) 了解了縣域高中的不易,更體(ti) 會(hui) 到了縣域教師群體(ti) 的奮進。最後,請分享一下您對學校未來發展的期望和願景。


張其煌校長:教育以人的生命為(wei) 邏輯起點,學校以實現生命的全麵發展為(wei) 立校之本。我希望看到一個(ge) 充滿生命活力與(yu) 張力以及創新精神的學校。這不僅(jin) 體(ti) 現在教學設備的先進性和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上,更體(ti) 現在師生的精神風貌和校園文化中。



唯願在學校教師以及學生成長“三顆珍珠”理念的影響下,學生能習(xi) 得知識與(yu) 技能,養(yang) 成良好的學習(xi) 與(yu) 生活習(xi) 慣,形成積極向上的“三觀”,立大誌、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教師能立足本位,盡職盡責,幹出成績,做有大境界,有大愛與(yu) 大智慧的大先生。


我期望學校能夠提供更多的機會(hui) 和平台,讓師生們(men) 能夠不斷探索、學習(xi) 和進步。同時,我也希望學校能夠加強與(yu) 社會(hui) 、家長的聯係與(yu) 合作,共同為(wei) 學生的成長創造一個(ge) 和諧、有利的環境。每位教師與(yu) 學生保持昂揚向上的生命姿態,便是一高人自強不息、追求卓越,主動尋求生命發展最好的名片。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從(cong) “四有好教師”到“時代大先生”,再到“教育家精神”,理念的更新帶動著教師群體(ti) 的發展。而教師群體(ti) 不斷地向內(nei) 尋找,向外修習(xi) ,我們(men) 就有理由相信,教育事業(ye) 定會(hui) 蓬勃發展;我們(men) 有足夠的期待,每個(ge) 個(ge) 體(ti) 會(hui) 收獲生命的絢爛。


作者:李俊蕾 二審:韓玉兵 三審:魯娜娜 責任編輯:侯心雨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