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要加強話語體(ti) 係建設。長期以來,由於(yu) 對話語本身重要性和可塑性的忽視,導致思政課的話語體(ti) 係與(yu) 實際教學目標不一致的問題在高職高專(zhuan) 教學中不斷出現。思政課承擔著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的重大任務,是立德樹人的關(guan) 鍵一課。我們(men) 要真正做到入腦入心,使思政課起到實實在在的效果。話語是思政課的重要載體(ti) ,是開展教學實踐活動的重要依托和關(guan) 鍵環節。新時代產(chan) 生一係列新發展新變化,也帶來了一些新問題、新挑戰。思政課在“新”的話語領域,如何用淺顯易懂的話語將複雜的國內(nei) 外形勢向學生們(men) 闡述,如何加強對當前熱點問題和重難點問題的闡釋能力,鞏固馬克思主義(yi) 意識形態話語權,是思政課肩負的重要曆史使命。
一、高職院校思政課話語體(ti) 係存在的困境
一是缺乏個(ge) 性化。當前的思政課話語體(ti) 係往往過於(yu) 傳(chuan) 統,缺乏個(ge) 性化和差異化的特點。這就造成學生對思政課的興(xing) 趣和參與(yu) 度不高,很難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力。二是教學內(nei) 容和方式。一些高職院校的思政課內(nei) 容和教學方式重複、單一,難以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xi) 需求。由於(yu) 教學內(nei) 容和方式缺乏新意,同時又缺乏與(yu) 時俱進的內(nei) 容,導致學生對思政課的學習(xi) 熱情降低。思政課應緊密聯係當下社會(hui) 熱點和學生現實問題、引導學生對社會(hui) 、文化和價(jia) 值觀的思考。三是師資力量和教育方法的限製。一些高職院校思政課的師資力量比較薄弱,缺乏培養(yang) 和支持師資力量的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知識和教育方式。這就造成了思政課的教學受到限製,學生受思政課教育的影響很難得到充分發揮。四是缺乏與(yu) 現實社會(hui) 聯係的機製。一些高職院校思政課缺乏與(yu) 社會(hui) 實際聯係的機製,導致教學內(nei) 容脫離實際,理論脫離實踐。
二、高職院校思政課話語體(ti) 係困境解決(jue) 方法
(一)建立多元化的話語體(ti) 係
話語體(ti) 係決(jue) 定了話語的產(chan) 生、發展、傳(chuan) 播、形式、內(nei) 容等,是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實踐行為(wei) 的先導。因此建立新的話語體(ti) 係,才是思政課的核心。目前仍有部分思政課教師采取生硬的方式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命令、控製、獨白式的語言要求學生接受教育,通過話語的權威性,采用單向灌輸的方式進行,無視學生作為(wei) 獨立個(ge) 體(ti) 的需求,遮掩話語本身的意義(yi) 。新時代下,這樣的話語體(ti) 係亟需改變,話語體(ti) 係的更新要根據時代發展變化而變化。
樹立“守正求新”的思想。思政課應致力於(yu) 結合新時代背景,結合新時代背景闡發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的主渠道和主陣地,這是對青年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yi) 主流思想教育的重點領域,因此,話語主體(ti) 一方麵要堅持正確導向,另一方麵也要堅持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yi) 經典著作中所蘊含的觀點和方法,要自覺地加以改造,使之轉化為(wei) 具有中國特色的觀點和方法,從(cong) 而確定其話語體(ti) 係的內(nei) 涵,思政課教師要作觀察問題的引導者,分析問題的引導者,解決(jue) 問題的引導者;此外,我們(men) 還要堅持創新,始終把它作為(wei)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nei) 容,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用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來審視我國的發展道路。在新問題、新情況、新實踐中,豐(feng) 富和發展話語傳(chuan) 播中的新觀點、新觀念,不斷充實和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話語的時代內(nei) 涵。
樹立“平等對話”的思想。在人格尊嚴(yan) 平等的前提下,以真誠的心態去麵對。“新時代”大學生是渴望更多選擇權和自由交流權的去中心、去權威群體(ti) 。讓“平等對話”成為(wei) 實現主體(ti) 間話語共識的一種機製,就必須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上確立“平等對話”的話語體(ti) 係思路。讓教育者重新塑造和定位自己的角色,與(yu) 受教育者保持平等的關(guan) 係,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去掉“一定”、“必須”等話語符號,讓學生在平等、寬鬆、平等的環境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教師們(men) 寓教於(yu) 樂(le) ,傾(qing) 聽學生心聲,釋疑解惑,寓教於(yu) 樂(le) 。
樹立“人本話語”的思想。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是培養(yang) 學生的品格,其關(guan) 鍵在於(yu) 如何激發大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是思政課的目的之一。“要增強教育的親(qin) 和力、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成才、發展成才的需要和期盼”。課堂上要以學生為(wei) 中心,要在鼓勵學生積極發展的同時,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把滿足學生思想問題、解決(jue) 學生思想問題作為(wei) 構建話語體(ti) 係的目標。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了解他們(men) 的現狀,找準他們(men) 的問題和疑慮,在看清楚他們(men) 所麵臨(lin) 挑戰的同時,把握他們(men) 的成長機遇。與(yu) 學生交流時,既要理性地與(yu) 他們(men) 溝通,也要傾(qing) 聽他們(men) 的所感所需;既要講授學術知識,又要鼓勵學生解決(jue) 疑難問題,引導學生學會(hui) 用理論指導實踐的方法解決(jue) 問題,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到最大程度。
(二)提升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能力水平
目前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師資水平參差不齊,一些教師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和教學能力相對較低,導致課堂教學內(nei) 容單一、理論脫離實際、缺乏教育創新等問題。因此,要加強對教師教育方法的創新力度,提升其教學水平和專(zhuan) 業(ye) 能力。首先,思政課教師要具備紮實的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功底,對理論知識做到靈活運用,融會(hui) 貫通,死記硬背、機械地講授課程會(hui) 讓思政課變得死板。思政課教師的理論素養(yang) 深厚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關(guan) 注度。
其次,思政課教師知識體(ti) 係應廣博合理。思政課教師紮實深厚的知識功底是其在課堂上站穩腳跟的基礎。要讓學生達到深入思考的狀態,贏得學生的認同是教師的基本能力。思政課一定要能解答學生內(nei) 心的疑惑,才能達到讓學生認同的目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困惑主要來自於(yu) 現實生活中和對不同學科的認知差異,因此需要思政課教師架起課堂與(yu) 學生之間的關(guan) 鍵橋梁,擁有全麵的能力和廣泛的知識結構,才能解決(jue) 這些困惑。
再次,要提高教師教材語言向教學語言的轉換,理論語言向生活語言的轉換。想要實現讓學生入腦入心,思政課首先要解決(jue) 教師的話語體(ti) 係與(yu) 學生接收體(ti) 係不匹配的問題。課本語言是一種枯燥的“死”語言,要使之煥發生機,必須在學生理解、認同乃至吸收內(nei) 化之前,轉化為(wei) 學生易於(yu) 理解的“活”語言,最終使課本語言煥發出生命力的意義(yi) 。
最後,在文字的設計能力方麵,要有一個(ge) 提升的過程。思政課老師需要精心設計話語的內(nei) 容和表達方式,才能讓學生更好的融入課堂。第一,要加強“提問”的能力,要明白用什麽(me) 問題、怎樣提出問題才能鞏固現有知識。這樣既能涵蓋教學重點,又能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第二,對於(yu) 如何解答才能釋疑解惑,思政課教師應加強語言回複能力。把重點問題和答案傳(chuan) 遞給學生,教給學生解答問題的思路,使學生對學習(xi) 目的有一個(ge) 清晰的認識。第三,在評價(jia) 學生答題的時候要加強點評能力,通過點評明確如何對學生起到激勵和引導作用。培養(yang) 學生從(cong) 問題中學到正確的知識。歸納起來,通過話語體(ti) 係設計,既能提高語言質量,鞏固學生的學習(xi) 效果,又能保證學生真正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三)創新高職院校思政課的話語表達
首先,話語的內(nei) 在表達需要不斷優(you) 化,在實際教學中,對話語表達依然存在著很大的邏輯問題,部分話語並未按照預先設定的方式進行表達,沒有真正通過語言來將課程的知識點表達清楚。在授課過程中,沒有把馬克思主義(yi) 的基本立場作為(wei) 傳(chuan) 道受業(ye) 解惑的方法。因此,必須要建立起與(yu) 課程邏輯相一致的話語表達體(ti) 係和分析方法,此方法需要考慮到高職學生基礎差、自製力差的特點。思政課在備課、課中話語表達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語言邏輯、語言表達方式,特別是在語言設計的時候,結合上下語境,避免出現歧義(yi)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學習(xi) 新的語言情境,熟練掌握並適應新的語境。最後,要換位思考,明白學生的需求是什麽(me) ,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激活話語體(ti) 係的時代活力。
(四)促進高職院校與(yu) 社會(hui) 實踐相結合
高職院校應積極與(yu) 社會(hui) 實踐組織合作,共同開展一些社會(hui) 實踐活動,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親(qin) 身參與(yu) 到實際問題中去,提高他們(men) 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參與(yu) 一些創新創業(ye) 項目,培養(yang) 他們(men) 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可以通過與(yu) 實際問題的聯係,來拓寬思政課的教育視野。傳(chuan) 統的思政課教學內(nei) 容較為(wei) 單一,往往側(ce) 重於(yu) 理論知識的灌輸。然而,現實社會(hui) 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讓學生從(cong) 實際問題中找到話題,從(cong) 實際問題手中學習(xi) 和思考。還可以結合當前的熱點問題進行討論,引導學生關(guan) 注社會(hui) 熱點,培養(yang) 他們(men) 的社會(hui) 責任感和批判思維能力。通過建立與(yu) 實踐結合的機製,拓寬思政課的教育視野,引人案例教學和實踐項目,可以有效提高高職院校思政課的教學質量和實效性。因此,積極探索和嚐試這些方法措施,讓高職院校思政課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本文係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yu) 實踐項目《新時代文化創新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優(you) 化策略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21SJGLX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