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切實落實國家“雙減”政策,減輕中小學生校外培訓負擔,1月18日,南陽市“雙減”協調機製辦公室向全市廣大中小學生和家長發出假期校外培訓告知書(shu) ,溫馨提醒各位學生和家長,假期不參加學科類校外培訓,理性選擇合規的校外培訓機構,幫助廣大中小學生度過一個(ge) 健康、平安、充實而有意義(yi) 的假期。
假期不參加學科類校外培訓
中小學生寒假期間,南陽市51家合規的學科類培訓機構將按下“暫停鍵”,暫停中小學學科培訓,其他機構或個(ge) 人也不得在假期間以谘詢、文化傳(chuan) 播、家政服務、托管托育、住家教師、眾(zhong) 籌私教、素質拓展、國學素養(yang) 、思維訓練、家庭教育指導、遊學研學等名義(yi) 開展“一對一”“一對多”等隱形變異學科培訓。
清醒認識違規培訓存在的風險
南陽市“雙減”協調機製辦公室提醒,假期來臨(lin) ,一些培訓機構或個(ge) 人違規開展培訓,給參加培訓的學生帶來極大的風險隱患。一是場地安全有風險。違規培訓往往因場地麵積、消防安全、建築安全、食品安全等達不到審批標準未通過相關(guan) 部門審核批準,安全隱患多。部分機構為(wei) 逃避檢查,經常鎖死消防通道,一旦發生火災等事故,後果不堪設想。二是培訓質量有風險。這些機構教學人員很多不具備教師資格,課程設置不科學不合理,教學內(nei) 容不合法不合規,廣告宣傳(chuan) 或誇大或虛假,培訓質量很難得到保證。三是資金安全有風險。在全國上下持續堅決(jue) 打擊違規校外培訓機構的形勢下,尤其是《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辦法》開始實施,機構和個(ge) 人非法組織培訓的行為(wei) 將沒有生存空間,一些機構和個(ge) 人極易“卷款跑路”,發生“退費難”和“維權難”等問題。
審慎合理選擇非學科培訓
南陽市發出通知,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已由相應主管部門進行分類審批,如確有藝術、體(ti) 育、科技類培訓需求,家長需選擇審批通過的培訓機構,並與(yu) 培訓機構簽訂《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範文本)(2021年修訂版)》,與(yu) 機構各執一份,不以口頭約定代替合同。同時,家長需通過教育部推出的“校外培訓家長端”APP進行選課、繳費,不得一次性繳納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變相繳納時間跨度超過3個(ge) 月或60課時,且金額超過5000元的培訓費。家長繳費完成後要及時索取與(yu) 機構名稱一致的稅務發票,防範預付費相關(guan) 消費風險,確保自身權益不受損害。
全方位監督校外違規培訓
“雙減”工作是國家政策,是協調機製成員的共同任務,是學校、家長、社會(hui) 的共同責任。結合假期實際,南陽市“雙減”協調機製辦公室對校外培訓提出六個(ge) 嚴(yan) 禁。嚴(yan) 禁學科類培訓機構隱形變異違規開展培訓;嚴(yan) 禁非學科類培訓機構超範圍開展學科類培訓;嚴(yan) 禁校外托管機構變相開展學科類培訓;嚴(yan) 禁其它機構和個(ge) 人開展學科類培訓;嚴(yan) 禁麵向3-6歲學齡前兒(er) 童培訓機構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嚴(yan) 禁在職教師組織或參與(yu) 學科類校外培訓。
記者了解到,中小學生寒假期間,南陽市“雙減”工作協調機製辦公室將組織各縣(市區)和有關(guan) 主管部門,通過縣區普查和市級抽查的方式,進一步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違法違規行為(wei) 的治理。對進行非法辦學、違規培訓的機構或個(ge) 人,將由屬地主管部門依法依規嚴(yan) 肅查。
(來源:河南省教育融媒體(ti) 采編中心記者 王丙雙 通訊員 王舸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