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記者從(cong) 南陽市教育局獲悉,南陽市首屆中小學人工智能競賽活動結果揭曉,11個(ge) 競賽項目共有748名學生獲獎,12個(ge) 縣區、學校榮獲“優(you) 秀組織單位”。
1月6日,南陽市首屆中小學人工智能競賽活動在南陽市實驗學校成功舉(ju) 辦,全市共有91支代表隊844名學生參與(yu) 。比賽現場,選手們(men) 滿懷科技創新熱情,用豐(feng) 富的科學知識、靈巧的雙手、智慧的技能,編寫(xie) 出一行行精妙的代碼,操控著機器人和無人機完成各種任務,充分展現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科技魅力,充分展示了南陽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成果。
這些精彩的背後,是許多縣區、學校、老師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一些縣區、學校成功經驗與(yu) 做法值得肯定和學習(xi) 借鑒。
西峽縣教體(ti) 局多舉(ju) 措、全方位、深層次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ang) ,不斷鞏固首屆人工智能競賽活動成果。本次競賽活動,主要領導親(qin) 自過問、明確分工、步步跟進,保障到位,全時段支持參賽選手進行有效訓練。該縣首次打破隻有城鎮學生參加的慣例,共組織鄉(xiang) 鎮學校在內(nei) 的55支代表隊94名參賽選手參賽,46名學生獲得佳績,其中17名學生獲市級一等獎,19名學生獲市級二等獎,10名學生獲市級三等獎,獲獎人數居全市前列。西峽縣教體(ti) 局榮獲“優(you) 秀組織獎”,充分展現了全縣中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進一步推進了西峽縣智慧教育數字化進程。
南陽市宛城區教體(ti) 局高度重視科學教育,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大力支持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發展,積極引導中小學生參加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全麵提升科學育人水平。本次競賽活動中,全區中小學校組建79支代表隊,選派89名優(you) 秀選手參加比賽。該區是全市唯一派出小學、初中、高中全學段選手參加全部27個(ge) 比賽項目的單位。賽場上,選手們(men) 沉著冷靜、神情專(zhuan) 注、大膽挑戰,迸發出一個(ge) 又一個(ge) 新銳的創意,創造出一件又一件獨特的作品,出色完成一項又一項高難度任務,充分展現宛城學子在不同場景下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熟練應用,最終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參賽的89名選手中,14名學生榮獲市級一等獎、36名學生榮獲市級二等獎、17名學生榮獲市級三等獎,獲獎人數全市第一,獲獎比率全市第一,區教體(ti) 局也榮獲了“優(you) 秀組織獎”。
南陽市第十二小學校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全力做好賽事協調、服務和保障工作,共有73人參加4個(ge) 項目比賽,53人獲得嘉獎,其中15名學生榮獲市級一等獎、31名學生榮獲市級二等獎、7名學生榮獲市級三等獎,獲獎人數居全市前列,學校也榮獲“優(you) 秀組織獎”,充分彰顯了選手出色的技能和團隊協作精神和學校“勠力同心,不甘示弱”的校訓。
近年來,南陽市教育局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工作的開展,按照“實驗先行,以點帶麵,區域推進,全麵鋪開”的原則,不斷開展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探索與(yu) 實踐。南陽市教育信息技術服務中心成立人工智能教育領導小組,將人工智能納入教育信息化整體(ti) 規劃,做好頂層設計,加強領導,科學規劃。
一年來,南陽市教育信息技術服務中心組織開展了2023年度南陽市學生信息素養(yang) 提升實踐活動評選,獲得省級獎120件;在學生信息素養(yang) 提升實踐活動機器人及人工智能32組現場比賽中,獲得省級獎28組;開展了全市2023年暑期人工智能少兒(er) 編程培訓暨線上編程競賽,全市累計共有6500餘(yu) 人參加;開展了首屆人工智能競賽,全市共有840餘(yu) 人參加。這些活動和競賽的開展,推動了人工智能與(yu) 基礎教育深度融合,促進了人才培養(yang) 能力和人工智能應用水平不斷提升,加快了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課程體(ti) 係、創新課堂、研究團隊和競賽品牌建設,進一步推動了南陽市教育數字化轉型,為(wei) 南陽教育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來源:河南省教育融媒體(ti) 采編中心記者 王丙雙 通訊員 黃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