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寒假,各高校積極組織學生開展一係列主題鮮明、內(nei) 涵豐(feng) 富的社會(hui) 實踐活動。青年學生在廣袤大地上拓寬視野,且行且思,為(wei) 社會(hui) 發展注入青春力量。
帶著問題去學習(xi) 思考
2月3日,由哈爾濱工業(ye) 大學威海校區牽頭研製的通遙一體(ti) 化衛星係統“威海壹號”01/02星搭乘捷龍三號運載火箭在廣東(dong) 省陽江市附近海域點火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哈爾濱工業(ye) 大學成功發射的第二十三顆衛星。
在衛星發射現場,有一群特殊的觀眾(zhong) ——哈爾濱工業(ye) 大學學生組成的“誌在航天 爭(zheng) 做時代先鋒”思政實踐團成員,他們(men) 在參觀研學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
這是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課”。哈爾濱工業(ye) 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師張世昌講述了“威海壹號”對於(yu) 海洋強國建設的重要意義(yi) ;“威海壹號”總設計師羅清華介紹了主要特色和應用場景。能源科學與(yu) 工程學院2022級博士生王懷遠說:“希望未來我也能加入到強國建設中,為(wei) 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近3年,哈爾濱工業(ye) 大學派出實踐團隊7000餘(yu) 支,累計覆蓋師生4萬(wan) 餘(yu) 人次。其中,專(zhuan) 項實踐團奔赴各地,了解社情民意,激發奮鬥前行的內(nei) 生動力;思政實踐團調研了14個(ge) 城市、35家龍頭企業(ye) 的發展現狀,帶著問題去學習(xi) 思考。
不隻哈爾濱工業(ye) 大學,還有許多學校把社會(hui) 實踐與(yu) 思政教育相結合,引導學生厚植家國情懷,激揚青春夢想。山東(dong) 大學文學院“紅色薪傳(chuan) ”進社區宣講團赴山東(dong) 省濟南市曆城區直東(dong) 社區宣講,當好紅色文化的弘揚者、踐行者。福建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寒假社會(hui) 實踐隊赴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開展主題實踐,下一步還將以製作調研視頻、設計文創周邊等方式,記錄下古厝保護的生動故事。
在服務鄉(xiang) 土中增長本領
春節前夕,山東(dong) 農(nong) 業(ye) 大學學生科技專(zhuan) 員實踐團來到山東(dong) 省德州市齊河縣胡官屯鎮墳台村。這支實踐團隊由該校農(nong) 學院小麥栽培專(zhuan) 家李勇教授帶隊,包括5名來自農(nong) 學、植物保護專(zhuan) 業(ye) 的學生。“我們(men) 來看看地裏有無凍害和病蟲害。守好糧倉(cang) ,護好糧袋,大家才好安心過大年。”李勇邊說邊翻開積雪,仔細查看小麥長勢。
“這幾天下大雪,部分不向陽的地方已經受凍了,怎麽(me) 辦?”麥地受了凍害的農(nong) 戶很著急。“等天氣轉晴,趕緊追肥、葉麵噴肥進行補救,這幾日咱們(men) 持續關(guan) 注著天氣預報,提前做好準備。”實踐團成員李鑫蕊說。她不僅(jin) 是山東(dong) 農(nong) 業(ye) 大學在讀的公費農(nong) 科生,2023年暑假起,她還多了一個(ge) 身份——齊河縣宣章屯鎮小曹村的科技專(zhuan) 員。
2023年7月,山東(dong) 農(nong) 業(ye) 大學啟動“萬(wan) 名學子聯萬(wan) 村,我為(wei) 家鄉(xiang) 做貢獻”暑期大調研社會(hui) 實踐活動。1325個(ge) 青年學生調研小組交出了5.5萬(wan) 餘(yu) 份村級問卷、1567份農(nong) 場問卷、679份企業(ye) 問卷、2261份合作社問卷、6萬(wan) 餘(yu) 份農(nong) 戶問卷。在此基礎上,該校在2024年寒假期間首批設立了4003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驛站,並在青年學生中聘任了4003名科技專(zhuan) 員,圍繞家鄉(xiang) 所在村的農(nong) 業(ye) 發展、農(nong) 村建設開展技術指導、成果推廣、誌願服務等。
在服務鄉(xiang) 土中增長本領,把論文書(shu) 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前不久,我與(yu) 導師討論論文選題,下學期將圍繞小麥高產(chan) 穩產(chan) 開展研究。”李鑫蕊說,“把自己參與(yu) 家鄉(xiang) 建設的點滴寫(xie) 進畢業(ye) 論文裏,挺酷的。”
這個(ge) 寒假,返鄉(xiang) 實踐、反哺桑梓的實踐故事,在許多地方上演。在內(nei) 蒙古,返鄉(xiang) 學生積極報名,爭(zheng) 當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hui) 誌願者,保障賽事運行。在河南,共青團禹州市委號召禹州籍大學生踴躍參加2024年返鄉(xiang) 社會(hui) 實踐活動,獲得千餘(yu) 名青年學子的積極響應。
在一線調研中拓寬視野
足跡遍布9省份14地,100名青年,拜訪問候1000餘(yu) 位“老友”……這個(ge) 寒假,上海交通大學“老友青年”社會(hui) 實踐團深入各地社區與(yu) 養(yang) 老院,給老人送去節日溫暖。同時,實踐團還發起“接力時光裏的中國年”主題活動,鼓勵大學生返家鄉(xiang) 尋年味,拜訪當地老手藝人與(yu) 非遺傳(chuan) 承人,深入了解家鄉(xiang) 的傳(chuan) 統文化。
近日,三峽大學電氣與(yu) 新能源學院、文學與(yu) 傳(chuan) 媒學院攜手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yu) 應用電子技術係、人文學院、未央書(shu) 院組成聯合實踐隊,在湖北省開展了為(wei) 期5天的寒假社會(hui) 實踐活動。在宜昌市三鬥坪鎮,實踐隊成員來到西陵峽畔,一覽壯麗(li) 景色,隔空與(yu) 壯闊的三峽大壩“對話”,了解我國水電事業(ye) 的巨大變化,備受鼓舞。
在法國巴黎,北京外國語大學全球實習(xi) 實踐“跨文化傳(chuan) 播法國調研團”成員熟練地用英語和法語進行街采,當地民眾(zhong) 積極回應,講出他們(men) 知悉的中國文化元素。
“高校培養(yang) 的人才不僅(jin) 要有家國情懷,還要有國際視野。”帶隊老師劉瀅介紹,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遊年,10天時間裏,調研團到訪了當地大學、媒體(ti) 與(yu) 文化中心,以訪談、問卷等方式,了解當地民眾(zhong) 對於(yu) 中國文化的知曉程度,為(wei) 講好中國故事尋找創新路徑。
社會(hui) 實踐是高校人才培養(yang) 中重要一環,既是大學生增知識、長才幹、受教育的途徑,也是大學生了解國情、服務社會(hui) 、完善自我的橋梁。如何避免流於(yu) 形式?采訪中,不少帶隊老師和同學有這樣的共識:需要三方合力,學生發自內(nei) 心地認可實踐價(jia) 值,學校製定合理創新的考核方式,社會(hui) 提供有含金量的實踐平台。
當下,假期告一段落,滿揣實踐收獲的青年學子們(men) ,陸續返校開啟了新學期的生活。感知今日中國之壯美,書(shu) 寫(xie) 未來中國之宏闊,他們(men) 有誌向,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