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首頁 > 高等教育 > 正文

河南大學:“鄉”約寒假,青春奉獻

發布時間:2024年02月26日18:17 來源:河南大學

為(wei) 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ti) 談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2024年寒假期間,河南大學廣大青年學生回到家鄉(xiang) 、走向社會(hui) 、深入基層、服務人民,積極投身 “返家鄉(xiang) ”社會(hui) 實踐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青春使命,助力家鄉(xiang) 發展,爭(zheng) 做投身強國偉(wei) 業(ye) 的新時代青年。


生命科學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豫”見紅韻贛鄱“返家鄉(xiang) ”實踐團成員來到南昌八一起義(yi) 紀念館和南昌新四軍(jun) 軍(jun) 部舊址,一同拜訪朱德舊居,感受濃厚的曆史氣息與(yu) 革命精神的傳(chuan) 承。此外,實踐團還聯係到萬(wan) 曉雲(yun) 和喻定猷兩(liang) 名退伍軍(jun) 人,與(yu) 他們(men) 進行交流訪談,聆聽他們(men) 的崢嶸過往,見證“堅定不移聽黨(dang) 話,矢誌不渝跟黨(dang) 走”的磅礴力量。在方誌敏愛國事跡陳列館,團隊成員回顧方誌敏烈士的生平事跡,傳(chuan) 承紅色精神;在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團隊成員緬懷革命烈士,重溫革命情懷,錚錚鐵骨、萬(wan) 千英魂無不警示青年要珍惜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




能源科學與(yu) 技術學院



能源科學與(yu) 技術學院“‘源’來如此”科普誌願服務團隊在鄭州市金水區明德園社區開展了“低碳生活駐心間,綠色發展煥新顏”主題科普活動,聚焦“雙碳”發展戰略,為(wei) 社區群眾(zhong) 講述了“雙碳”的內(nei) 涵、發展及重要意義(yi) 。此外,團隊成員以日常為(wei) 例,通過“為(wei) 地球添色”的繪畫比賽、發電模型製作等環節,幫助大家意識到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yi) ,引導大家從(cong) 小事做起,踐行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為(wei) 建設清潔美麗(li) 的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



化學與(yu) 分子科學學院



為(wei) 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深入了解開封當地文化特色,化學與(yu) 分子科學學院的孟姍、朱彤、解誌龍走入開封市博物館,領略開封市不同時期的文化特色魅力。同時,他們(men) 創立了專(zhuan) 門的微信公眾(zhong) 號,分享所見所感,讓更多人聆聽鄉(xiang) 音,了解和感受汴京城悠久的曆史文化。


馬克思主義(yi) 學院



馬克思主義(yi) 學院2022級學子任璐來到鞏義(yi) 市竹林鎮社會(hui) 治理網格化服務中心參與(yu) 實踐。在服務期間,她了解了基層民主運行模式,從(cong) 一窮二白到共同富裕,從(cong) 獨立分散到集體(ti) 經濟,從(cong) 建設景區到非遺刺繡,竹林鎮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國際商學院


“頭顱可斷腹可剖,烈愾難消誌不磨。碧血青蒿兩(liang) 千古,於(yu) 今赤旗滿山河。”國際商學院中美計科專(zhuan) 業(ye) 的劉芷汝同學來到駐馬店市楊靖宇紀念館中擔任誌願講解員,為(wei) 前來參觀的遊客講解楊靖宇將軍(jun) 的英勇事跡。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更多中華兒(er) 女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外語學院


外語學院本科生孫淑涵報名參加2024年春節山東(dong) 鄉(xiang) 村文化旅遊節費縣啟動儀(yi) 式誌願服務活動。學習(xi) 了解非遺文化知識,領略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魅力與(yu) 價(jia) 值,不斷提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振興(xing) 鄉(xiang) 村文化的責任感與(yu) 使命感,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傳(chuan) 播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物理與(yu) 電子學院



來自物理與(yu) 電子學院的侯易欣前往安陽東(dong) 站參與(yu) 誌願服務活動。為(wei) 遠道而來的遊客介紹安陽旅遊景點及特色美食,並為(wei) 他們(men) 送上了甲骨文對聯、馬氏莊園書(shu) 簽、殷墟毛筆等家鄉(xiang) 文創產(chan) 品。



土木建築學院



為(wei) 幫助廣大青少年提升自護意識,度過一個(ge) 安全健康、溫暖祥和的快樂(le) 假期,土木建築學院的楊欣雅、潘宇博兩(liang) 位同學報名參加團順河回族區委開展的“12355青春自護·平安春節”青少年自護教育活動。通過現場互動、小組討論等形式,引導大家參與(yu) 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幫助他們(men) 認識心理問題實質,掌握情緒調節技巧,培養(yang) 自主意識和自我調控能力。



人工智能學院


人工智能學院的王欽聖同學參與(yu) 了縣青年誌願者協會(hui) 組織的社會(hui) 實踐活動,走訪多地為(wei) 農(nong) 村留守兒(er) 童匯聚愛心,超額完成原定的善款籌集目標。王欽聖同學表示,在誌願活動期間充分認識到了一名誌願者的責任與(yu) 擔當,也深刻認識到了一名優(you) 秀大學生應有的奮鬥目標。



教育學部



教育學部本科生謝齊齊來到當地退役軍(jun) 人服務站開展誌願活動,為(wei) 鄉(xiang) 鎮的退役軍(jun) 人辦理證件及領取相關(guan) 補助,對現役軍(jun) 人提供谘詢服務。謝齊齊說:“這個(ge) 部門為(wei) 退役軍(jun) 人的利益提供了保障,讓現役軍(jun) 人沒有後顧之憂,是一個(ge) 具有重要作用的部門。我的工作雖然簡單,但是卻感到非常溫暖。”


歐亞(ya) 國際學院



歐亞(ya) 國際學院2021級播音與(yu) 主持藝術專(zhuan) 業(ye) 學生王郅瀟作為(wei) 誌願者,赴鄭州市高新區華威社區,參加了社區首屆“鄰裏節暨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展演”新年主題非遺市集活動。王郅瀟不僅(jin) 負責對接中原編發技藝傳(chuan) 承人燕老師,還協助項目負責人提前兩(liang) 周做好活動的各項前期工作。活動當天,她積極協助活動高效有序開展。在活動的過程中她深刻感受到了非遺傳(chuan) 承人的匠心與(yu) 熱愛,她計劃未來要更加深入地參與(yu) 到非遺項目的保護和傳(chuan) 承中,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結合所學專(zhuan) 業(ye) 知識,讓更多人了解和關(guan) 注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為(wei) 其保護和傳(chuan) 承貢獻一份力量。



醫學院



醫學院的吳家任在寒假“返家鄉(xiang) ”活動中,來到保定市第二醫院口腔院區擔任總服務台的誌願者,為(wei) 患者及其家屬解釋說明掛號、取藥的具體(ti) 流程。了解一線醫務人員的工作職責,真實感受到醫務工作者的辛苦,他們(men) 平凡而又偉(wei) 大,給予病人最貼心的幫助,為(wei) 患者鋪就健康之路。



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


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2022級播音與(yu) 主持專(zhuan) 業(ye) 的張新格,於(yu) 寒假期間在山西省臨(lin) 汾市翼城縣融媒體(ti) 中心擔任播音主持工作。她與(yu) 同事們(men) 共同完成了多次播音任務,在這些任務中,她學到了如何把握語速、語氣和情感等播音技巧。她還積極參與(yu) 了節目策劃和現場采訪等工作,深刻理解到了媒體(ti) 人的責任和擔當,始終保持敏銳的新聞敏感度和正確的輿論導向。



在寒假返家鄉(xiang) 的實踐活動中

不僅(jin) 有學院學子個(ge) 人奮鬥的身影

還少不了大家集思廣益、團隊協作


商學院



商學院組建“農(nong) 創有我”寒假社會(hui) 實踐團隊,走進五陵鎮麥多有機產(chan) 業(ye) 基地這一“國家級生態農(nong) 場”,參觀了農(nong) 場的蔬菜大棚、育苗溫室以及立方沼氣工程。深刻認識到生態循環模式不僅(jin) 促進農(nong) 業(ye) 增產(chan) 增收,還促進不同產(chan) 業(ye) 之間協調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環保治理雙贏,堅定了大家努力學習(xi) 科學文化知識,用實際行動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微薄青春力量的決(jue) 心。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研究會(hui)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研究會(hui) 成立社區實踐小組,在社區服務、紅色宣講、留守兒(er) 童學業(ye) 指導等方麵開展實踐活動,投身於(yu) 家鄉(xiang) 建設的偉(wei) 大事業(ye) 中。成員張韶涵在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興(xing) 華路北社區青苗學堂開展教育關(guan) 愛服務活動,成員魏靖軒報名參與(yu) 了山東(dong) 省濰坊市臨(lin) 朐縣的大學生“青鳥計劃”實習(xi) 活動,加入到了濰坊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誌願者協會(hui) 臨(lin) 朐中心、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會(hui) 開展相關(guan) 誌願服務工作。


三農(nong) 發展研究會(hui)



三農(nong) 發展研究會(hui) 組成白雲(yun) 山小隊,深入蘭(lan) 考縣白雲(yun) 山村進行調研,梳理總結當地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產(chan) 業(ye) 發展經驗模式。幫助當代大學生在鄉(xiang) 村實踐中鍛煉自身才幹,結合所學理論知識和實踐積累為(wei) 白雲(yun) 山及其他類似村莊的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建言獻策,弘揚青年的社會(hui) 責任,從(cong) 而匯聚涓滴之力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民族複興(xing) 的偉(wei) 大事業(ye) 。


二審:時高璽 三審:張舸 責任編輯:梅瑞祥 李玉琪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