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首頁 > 教師教育 > 正文

弘揚教育家精神,爭做時代“大先生”

——專訪息縣一高校長王培德教師發展理念

發布時間:2024年04月02日16:25 來源:河南教師教育

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guan) 於(yu) 全麵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指出,“到2035年,教師綜合素質、專(zhuan) 業(ye) 化水平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培養(yang) 造就數以百萬(wan) 計的骨幹教師、數以十萬(wan) 計的卓越教師、數以萬(wan) 計的教育家型教師。”國無精神不強,人無精神不立。時代呼喚教育家,也呼喚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教師。《河南教育》(教師教育)記者日前就“弘揚教育家精神,爭(zheng) 做時代‘大先生’”專(zhuan) 訪息縣第一高級中學(以下簡稱息縣一高”)王培德校長以豐(feng) 富的教育經驗和深刻的思考,為(wei) 我們(men) 揭示了當代教育者的責任和使命。

 


《河南教育》(教師教育):在新時代背景下,“春蠶”“蠟燭”“人類靈魂工程師”等已無法詮釋新時代教育家精神,王校長您如何理解新時代的教育家精神?


王培德:教育家精神是一種獨特的職業(ye) 精神和道德特質,體(ti) 現了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價(jia) 值和使命,即以追求教育真理、培育人才、改善社會(hui) 為(wei) 己任,是一種對教育的熱愛、執著和奉獻。


教育家精神的內(nei) 涵包括以下幾個(ge) 方麵。一是服務精神。教育家精神強調為(wei) 社會(hui) 發展、為(wei) 人類進步服務的意識,將教育視為(wei) 一項崇高的社會(hui) 使命。二是創新精神。教育家精神注重在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育體(ti) 製等方麵進行創新,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社會(hui) 的需求。三是人文精神。教育家精神注重人文關(guan) 懷,關(guan) 注人的全麵發展和精神世界,尊重個(ge) 體(ti) 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四是批判精神。教育家精神具有批判意識,能夠對教育現象進行理性分析和批判,推動教育的不斷進步。


《河南教育》(教師教育):“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教育家精神如何具體(ti) 地塑造學生的個(ge) 人特質,讓學生具備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更好地適應社會(hui) 的發展和挑戰呢?


王培德:教育家精神如何具體(ti) 地塑造學生的個(ge) 人特質和品質,可以從(cong) 以下幾個(ge) 方麵來探討。



一是培養(yang) 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精神。教育家精神注重培養(yang) 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精神,鼓勵學生敢於(yu) 質疑、勇於(yu) 嚐試,培養(yang) 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種精神能夠讓學生不被傳(chuan) 統思維束縛,自主思考、自主決(jue) 策,從(cong) 而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


二是塑造學生的社會(hui) 責任感和公民意識。教育家精神注重培養(yang) 學生的社會(hui) 責任感和公民意識,引導學生關(guan) 注社會(hui) 問題,了解社會(hui) 需求,積極為(wei) 社會(hui) 作出貢獻。這種精神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hui) ,具備社會(hui) 責任感和公民意識,從(cong) 而更好地服務社會(hui) 。


三是提高學生的情感素質和人際交往能力。教育家精神注重提高學生的情感素質和人際交往能力,引導學生學會(hui) 情感表達、情感管理,培養(yang) 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這種精神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處理情感問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an) 係,從(cong) 而更好地適應社會(hui) 生活。


四是增強學生的自我認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教育家精神注重增強學生的自我認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的優(you) 勢和不足,培養(yang) 學生的自我認知和自我管理能力。這種精神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管理自己的情緒、時間、資源等,更好地實現自我價(jia) 值。


《河南教育》(教師教育):培育教育家精神並不是短時間內(nei) 可以完成的。校長在校任職年限的長短、校長對前任校長觀念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校長對培育教育家精神的認識等,無不影響著教育家精神培育工作。對於(yu) 校本下的新時代教師精神培育實踐,您有什麽(me) 好的建議?


王培德:培育教育家精神和校本下的新時代教師精神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采取一係列措施:


一是確立清晰的目標和願景。校長應該確立一個(ge) 清晰的目標和願景,以激發教職員工的熱情和動力。這個(ge) 目標和願景是與(yu) 學校的使命和價(jia) 值觀相一致的,能夠激發全體(ti) 教職員工的共同追求。


二是鼓勵團隊合作和持續學習(xi) 。團隊合作和持續學習(xi) 是培育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因素。校長應該鼓勵教師之間的合作和交流,創造一個(ge) 有利於(yu) 教師專(zhuan) 業(ye) 發展的學習(xi) 環境,提供各種培訓和學習(xi) 機會(hui) ,促進教師的專(zhuan) 業(ye) 成長。


三是建立良好的領導關(guan) 係。校長應該與(yu) 教師建立良好的領導關(guan) 係,尊重教師的意見和建議,關(guan) 注教師的職業(ye) 發展和生活需求。校長應該積極傾(qing) 聽教師的聲音,了解他們(men) 的需求和期望,與(yu) 他們(men) 共同製訂學校的發展規劃。


四是提供充足的資源和支持。為(wei) 了培育教育家精神,校長需要提供充足的資源和支持,包括資金、人力和物資等,以支持教師的科研和學術活動,為(wei) 教師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hui) 。


五是鼓勵實踐和創新。校長應該為(wei) 教師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hui) 和實驗機會(hui) ,鼓勵教師在教學和科研方麵進行探索和創新。同時,校長也應該積極推動學校的課程改革和創新,為(wei) 教師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支持。

 


《河南教育》(教師教育):不同的學校根據文化背景、教育理念和曆史傳(chuan) 承,對教育家精神有各自的理解和實踐方式。這種多樣性不僅(jin) 使得教育家精神更加豐(feng) 富,也在一定程度上決(jue) 定了實踐成果的差異性。關(guan) 於(yu) 教育家精神,息縣一高做出了什麽(me) 實踐?


王培德:《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高中階段教育發展的主要任務是“在普及基礎上的內(nei) 涵發展”,即推進普通高中的多元辦學、多樣培養(yang) 與(yu) 特色發展。2019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改進科學文化教育,建設書(shu) 香校園。同時把認真履行教育教學職責作為(wei) 評價(jia) 教師的基本要求,引導教師上好每一節課,關(guan) 愛每一個(ge) 學生。2021年12月,教育部印發《普通高中學校辦學質量評價(jia) 指南》,提出要堅持以評促建,促進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建設體(ti) 現學校辦學理念和特色的校園文化,增強學校凝聚力,建設書(shu) 香校園、溫馨校園、文明校園,營造和諧的育人環境。


為(wei) 此,我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走“文化強校”之路,先後提煉出“三顆珍珠”教師發展理念、“三顆珍珠”學生成長思想,采取多種方式促進教師專(zhuan) 業(ye) 發展和學生健康成長。通過實施“三顆珍珠”理念與(yu) 蒲公英係列活動,如蒲公英主題活動、蒲公英論壇、蒲公英讀書(shu) 沙龍、蒲公英班主任技能大賽、蒲公英教學技能大賽、藝術節等,我校教師對專(zhuan) 業(ye) 發展的認識更加深入,自我發展意識明顯增強;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提高,教學質量得到保障;教師之間的交流與(yu) 合作更加頻繁,形成了良好的學術氛圍;學校文化內(nei) 涵更加豐(feng) 富,教師的文化素養(yang) 顯著提升。



並且,在河南教育家書(shu) 院各位專(zhuan) 家理念和思想引領下,在“雙名計劃”華南師範大學名師培育基地的耐心指導和幫助下,我校教師圍繞新時代的教育家精神展開了熱烈討論,全體(ti) 青年骨幹教師踴躍參加了此次活動。青年教師張銘、李醒醒、孫豔老師合力撰寫(xie) 的文章《教育強國時代的教育家精神:何謂與(yu) 何為(wei) 》發表在2023年第9期《中國教師》期刊,教師趙明和孫豔撰寫(xie) 的教育家精神論文發表在2024年第1期《河南教育(教師教育)》期刊,發揮了很好的引領帶動作用。



總之,培育教育家精神和校本下的新時代教師精神不僅(jin) 需要校長的積極引導和支持,也需要全體(ti) 教職員工的努力和參與(yu) ,來共同推動學校的發展和進步。教學發展共同體(ti) 作為(wei) 一個(ge) “生命共同體(ti) ”,有其內(nei) 在規定性,是教師成長的一塊文化棲息地。無數實踐案例告訴我們(men) ,人的生命是需要激發的,人的“深度自然”——生命力需要喚醒;有誌有為(wei) 的青年教師喜歡挑戰,期盼機遇。可以說,召喚力、挑戰性、開發力是青年教師成長的必要因素,是教學發展共同體(ti) 的魅力所在。


《河南教育》(教師教育):感謝王校長對教育家精神的分享和解讀!此次分享不僅(jin) 讓我們(men) 對教育家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們(men) 看到了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我們(men) 期待著更多的教育者能夠像王培德校長一樣,弘揚教育家精神,爭(zheng) 做時代“大先生”,為(wei) 教育事業(ye) 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河南教育》(教師教育)編輯部 二審:韓玉兵 三審:魯娜娜 責任編輯:侯心雨

最新發布

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