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南陽市召開2024年全市職業(ye) 教育工作會(hui) 議,鎮平縣教體(ti) 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郭學忠在會(hui) 上就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工作進行專(zhuan) 題交流。
鎮平作為(wei) 中華玉文化的發源地,有“中華玉都”“中國玉雕之鄉(xiang) ”的美譽。近年來,鎮平縣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南陽重要指示精神,搶抓國家職業(ye) 教育改革發展重大機遇,創新實施“玉+”戰略,大力推進產(chan) 教融合,為(wei) 玉文化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和鎮平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注入文化、技術、人才動能,先後榮獲河南省“職業(ye) 教育強縣”“職教攻堅先進縣”等稱號,連續五年被評為(wei) 南陽市“職業(ye) 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聚焦資源整合,把學校辦到職教園區
錨定構建產(chan) 教融合城市新格局目標,大力推進趙河兩(liang) 岸占地麵積5000畝(mu) 的職教園區建設。在趙河西岸累計投資7.2億(yi) 元,征地322畝(mu) ,打造中職、高職、本科一體(ti) 推進的職業(ye) 教育集團。
中職層麵,鎮平縣工藝美術學校是國家中等職業(ye) 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河南省首批中等職業(ye) 教育管理強校,被譽為(wei) “豫西南職業(ye) 教育一顆璀璨的明珠”。高職層麵,經過3年不懈努力,爭(zheng) 取到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支持,2023年1月正式設立南陽工藝美術職業(ye) 學院,開創了全省在縣級行政區域設立公辦專(zhuan) 科學院的先河。去年秋期首屆招生800名順利結束,2024年春期單招工作圓滿完成,秋季將招收3000餘(yu) 名新生,開創縣域高職教育新篇章。本科層麵,鎮平縣與(yu) 南陽理工學院聯辦的南陽理工學院(鎮平)珠寶玉雕產(chan) 業(ye) 學院已經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首批入校的200名學生正在孵化培育。
在趙河東(dong) 岸,以玉文化博物館為(wei) 中心,玉文化教育研究院及文藝中心為(wei) 主導,建設大師研究工作室、展示中心等相結合的外向型的創新產(chan) 業(ye) 綜合體(ti) ,打造玉文化拓展園,形成橫跨趙河兩(liang) 岸,融教育教學、創意實訓、旅遊商業(ye) 等為(wei) 一體(ti) 的新型產(chan) 教融合文創示範特色職教園區。產(chan) 教融合發展的“鎮平樣板”被《光明日報》、人民網聚焦報道,得到省委書(shu) 記樓陽生的高度肯定,相關(guan) 經驗獲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在全市推廣。
聚焦市場需求,把專(zhuan) 業(ye) 建到產(chan) 業(ye) 鏈上
立足縣域實際,堅持以服務經濟建設為(wei) 宗旨,圍繞“立足產(chan) 業(ye) 、服務就業(ye) 、有利創業(ye) ”專(zhuan) 業(ye) 目標,借助豫西南人力資源服務產(chan) 業(ye) 園,搭建人才供需信息平台,構建專(zhuan) 業(ye) 設置動態調整機製。根植於(yu) 鎮平本土“玉、魚、花、麵”四大特色產(chan) 業(ye) ,形成對接產(chan) 業(ye) 、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的專(zhuan) 業(ye) 體(ti) 係。聚焦本地玉文化產(chan) 業(ye) 鏈,打造出工藝美術和玉雕藝術兩(liang) 大優(you) 勢專(zhuan) 業(ye) ,建強省級職業(ye) 學校重點專(zhuan) 業(ye) 和省級職教品牌專(zhuan) 業(ye) 。
同時,緊跟市場需求,增設珠寶首飾設計、珠寶玉石鑒定、電腦雕刻、電子商務等14個(ge) 新興(xing) 專(zhuan) 業(ye) ,形成集設計、加工製作、營銷、鑒定於(yu) 一體(ti) 的產(chan) 業(ye) 鏈,組建寶玉石加工與(yu) 營銷專(zhuan) 業(ye) 群,並成功申報為(wei) 省級“高水平建設專(zhuan) 業(ye) 群”,吸引了來自湖北、福建、浙江等十餘(yu) 個(ge) 省、市、自治區的學生到此求學進修。目前,已先後培養(yang) 出7名國家級玉雕大師、106名省級玉雕大師、高級工藝師,向全國輸送了6萬(wan) 餘(yu) 名玉雕從(cong) 業(ye) 人員,畢業(ye) 生遍布全國各地2700餘(yu) 家企業(ye) 。榮獲河南省“職業(ye) 教育高水平專(zhuan) 業(ye) 化產(chan) 教融合實訓基地”“玉雕人才培養(yang) 基地”稱號,被譽為(wei) “河南省工藝大師的搖籃”“豫西南職業(ye) 教育一顆璀璨的明珠”。
聚焦校企合作,把課堂設到生產(chan) 車間
大力推行校企“雙元”育人模式,實現“大師進學校,課堂在車間”,推動現代職業(ye) 教育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一是圍繞玉雕產(chan) 業(ye) ,與(yu) 蘇州一戶侯玉雕工作室等高端玉雕企業(ye) 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編寫(xie) 校本教材,製訂人才培養(yang) 方案,聘請玉雕大師和能工巧匠走進課堂、帶徒授業(ye) ,定期組織學生走入車間,接入市場,讓教學與(yu) 實踐深度融合,有效提高人才培養(yang) 質量。今年與(yu) 南陽得立科技實業(ye) 有限公司共建寶玉石鑒定與(yu) 加工專(zhuan) 業(ye) ,探索“校中廠、廠中校”辦學模式,共投入設備100餘(yu) 萬(wan) 元,建成1條生產(chan) 線,並開展多批次專(zhuan) 業(ye) 技能人員培訓。二是圍繞市場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與(yu) 河南機電職業(ye) 學院、河南巨通電梯公司等高校和企業(ye) 合作,構建“訂單化”人才培養(yang) 模式,設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服務、電梯安裝與(yu) 維護等專(zhuan) 業(ye) ,實現“上學即上班,就學即就業(ye) ”,學生平均薪酬待遇達4000~5000元。三是圍繞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充分發揮技能培訓主陣地作用,結合鎮平特色產(chan) 業(ye) ,開展針對性職業(ye) 技能培訓,年均培訓1萬(wan) 人次,實現“職教一人、就業(ye) 一個(ge) 、致富一家”。通過人才帶動產(chan) 業(ye) ,該縣四產(chan) 年均創收近330億(yi) 元,輻射帶動就業(ye) 人口33.8萬(wan) 人,職業(ye) 教育已成為(wei) 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下一步,鎮平縣將實施“四+”戰略,持續發揮產(chan) 教良性互動、校企優(you) 勢互補的產(chan) 教深度融合優(you) 勢,打造產(chan) 教融合“鎮平樣板”。一是著眼“園區+基地”。堅持實戰、實訓、實用的發展方向,在職教高校新區規劃建設產(chan) 業(ye) 園區,建成集產(chan) 、學、研、創、賽、考於(yu) 一體(ti) 的公共實習(xi) 實訓基地,讓學生在實際勞動中增長才智、提升技能。二是著眼“專(zhuan) 業(ye) +產(chan) 業(ye) ”。緊密圍繞縣域發展戰略規劃、經濟產(chan) 業(ye) 規劃以及市場變化設置並優(you) 化專(zhuan) 業(ye) 結構,逐步培育出“玉產(chan) 業(ye) 類、智能製造類、現代農(nong) 業(ye) 類、民生領域類(學前教育、養(yang) 老服務、特色旅遊)”4個(ge) 高水平專(zhuan) 業(ye) 群,力爭(zheng) 納入省級“150個(ge) 左右高水平專(zhuan) 業(ye) 群”。三是著眼“學校+企業(ye) ”。探索建立發改、教育、財政、人社、科工等相關(guan) 部門密切配合,有關(guan) 行業(ye) 組織積極參與(yu) 的產(chan) 教融合推進機製,遴選一批引領產(chan) 教融合的標杆行業(ye) 、培育一批產(chan) 教融合型標杆企業(ye) 。出台產(chan) 教融合激勵政策,激發企業(ye) 參與(yu) 校企合作的積極性,推動共建專(zhuan) 業(ye) 、共同開發課程,需求導向式培養(yang) 人才。四是著眼“培訓+就業(ye) ”。校內(nei) 層麵落實1+X證書(shu) 製度,通過各種競賽鼓勵學生學習(xi) 技能拿證書(shu) ,讓他們(men) 熱愛鑽研技能、追求提高技能,實現高就業(ye) 率;校外麵向社會(hui) 和企業(ye) ,本著“需要什麽(me) ,培訓什麽(me) ;缺什麽(me) ,補什麽(me) ”的原則開展技能培訓,提高群眾(zhong) 職業(ye) 技能和就業(ye) 能力、幫助企業(ye) 克服技術難題。
郭學忠表示,鎮平縣將迅速貫徹落實本次職教大會(hui) 精神,進一步聚焦重點任務,細化推進措施,強化責任落實,持續發揮產(chan) 教良性互動、校企優(you) 勢互補的產(chan) 教深度融合優(you) 勢,以培養(yang) 高素質技能人才、打造南陽職教高地為(wei) 目標,構建“中職—高職—本科”一體(ti) 化人才培養(yang) 模式,加快推進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建設,為(wei) 縣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文化支撐和人才保障,為(wei) 河南職業(ye) 教育發展貢獻鎮平智慧和力量!